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知識產權保護 - “千古懸棺”是怎麽個懸法?

“千古懸棺”是怎麽個懸法?

破譯千古懸棺之謎 考古學者以為是“上古遺存,天下奇跡”的懸棺,至今尚有四大謎團沒有解開:懸棺時間起訖如何?懸棺主人是誰?為何采用懸棺安葬死者?如何將沈重的棺材安置到懸崖上?近幾年來,這些千古懸棺之謎,成了中外考古界關註的熱門課題。□蕭史懸棺葬是古代壹種比較奇特的葬式,它分布於四川、江西、廣東、廣西、湖南、湖北、貴州、福建和臺灣等13個省區。其懸置方式有木樁式、鑿巖式和自然洞穴式3種。木樁式是在峭壁凹入的避風處,鑿孔打樁,架棺於上;鑿巖式是鑿巖為穴,置棺於內;自然洞穴式是把棺木放置於巖壁天然縫隙或洞穴內。目前,木樁式、鑿巖式懸棺分布最集中的地方,是四川琪縣洛表鄉和曹營鄉;懸崖峭壁上還存放著250多具棺材,長江三峽沿岸的風箱峽和大寧河畔的懸棺遺跡,懸棺地點更是多達300余處。自然洞穴式懸棺則多集中在貴州安順市紫雲的格凸、平壩縣的桃花村等地;有的洞穴內存放的棺木多達 600 余口。懸棺離地面高度多在26米——50 米之間,少數高達100余米,多臨江河。懸棺起訖——上限未知,下限至今壹般認為,懸棺的主人是春秋時期居住在今川南、滇東北壹帶的僰人,故稱“僰人懸棺”。持這壹觀點的代表是周夢雲和美國學者威信長安等。他們認為“此物出自上古,絕非數百年前物。何以言之?史稱:大禹死後,衣衾三領、洞棺三寸,見諸《孟子》矣。孟子又雲:蓋上世常有不葬其親者。其親死,則委之壑。今查置棺處所,河流下陷,足證當時河水必高,又且兩岸多系水造成屋,知為上古大壑,毫無疑問”。著名自然科學家陳壹得又對周夢雲等的判斷提出質疑。他的觀點是:首先,居住在今川南、滇東北壹帶的僰人,自春秋(前770——前476)以來,或向滇西遷徙,或與漢族及其他民族融合,過早地結束了作為壹個單壹民族存在的歷史。也就是說,僰人生活的時代,應在公元前476年以前。其次,如果懸棺所在是因河流下陷而形成數百米高的懸崖,那麽,這個恐怕需要幾千年才能完成的過程雖然具備了條件,但是,經歷二三千年之久,“任何堅硬木質,日射水浸,鮮不化為商粉?”更談不上骨骼完整,棺木紋理清晰。事實上,查考史籍,較僰人晚壹千多年生活在這壹帶的白僚、仡佬等民族也有懸棺葬習俗。“殮死有棺而不葬,置於巖穴間,高者絕地千尺,或臨大河,不施蔽蓋”。元代李京《雲南治略》、明代周汝成《炎檄紀略》,均有諸如此類的記述。專家爭議沒有結果;事實卻與這些專家的認識大相徑庭。在邊遠封閉的紫雲縣格凸河壹帶,多處洞穴都有懸棺,懸棺附近是苗族集居之地。格凸風景區的神靈宮,格凸河中遊的壹個100米多高、40多米寬的巨大出水口洞穴內左邊的巖石上,有不少懸棺。10多年前,這裏的存放數量多達 240 多口。紫雲縣宗地鄉紅巖村鍋槍組懸棺巖腳下的自然村寨內,壹位苗族懸棺主人介紹,在懸棺巖上,那口完好的棺材內裝著的是他們的祖輩,懸棺只有八十多年的歷史。然而,現在他們已經不再懸棺了。現在還在懸棺的是安順市平壩縣桃花村的苗族,采用自然洞穴式懸棺。在該村的壹個洞穴內,存放的棺木多達600多口。由此看來,壹些書上說懸棺時限為“上限未知,下限為明代”顯然不對, 應該是“上限未知,下限至今”。何人何故懸棺 ?——戰敗民族臨時存放2003年6月3日,《信息時報》《三峽千古懸棺被開啟》壹文說懸棺的原因有二:壹是“諸葛亮兵書葬懸棺”;二是出自“恩愛夫妻生同床死同穴”。 傳說三國時,諸葛亮知道自己不久於人世,即招來親信,將他人垂涎己久的兵書和寶劍,裝在兩具棺材裏,藏到香溪的這壹無人可攀的懸崖上。另壹說法是壹對恩愛夫妻死後,為了達到生同床死同穴的目的,要求兒女將他們先後葬在懸崖洞穴中。華西網——華西都市報2001年9月3 日《破解懸棺升天之謎》說懸棺是為了“趨吉”和“盡孝”:“考證,懸棺大多是春秋戰國時代的遺跡。那時由於戰爭頻繁,民不聊生,古人就選擇了高不可攀的懸崖絕壁作為葬身之所,以示‘趨吉’和‘盡孝’之意”。《雲南誌略》載:“人死則棺木盛之,置之千仞巔崖,以先墮者為吉”。“諸葛亮兵書葬懸棺”與“恩愛夫妻生同床死同穴”只系傳說,不足為信。“趨吉”和“盡孝”的方式有很多種,以懸棺來“趨吉”和“盡孝”,似乎也有些差強人意。不遺余力地將棺材“懸”上去,卻只為了盡快墜下來,也有些令人費解:鑿巖式、自然洞穴式懸棺怎麽也墜不下來。貴州紫雲縣格凸河水塘鎮格#村腳桿寨,壹個苗族村民透露了懸棺之謎。腳桿寨只有兩戶苗族人家。這裏的主人說,用苗語說腳桿寨叫“不這屋”,意思是“我要回家”。在腳桿寨,代代相傳著這樣壹個故事:很早以前,他們的祖先因為戰爭,壹路敗退,幾經輾轉才來到這裏,安居下來。祖輩為了告誡後人,葉落歸根,發誓“只要腳桿在(寨),就壹定要打回老家去”,收復失地。因此,祖輩“歸西”,後人沒有將其掩埋入土,而是將屍骨高懸於陰涼的、淩空的、鳥獸也無能為力的巖洞、絕壁之處,壹防追兵破壞,二防畜獸侵襲,三則利於長久保存,四是有朝壹日打回老家之時,能帶上先輩,壹同回家,就裏歸根。“回老家”之意還體現在棺木上:因祖先是從東方而來,棺木壹律是大的壹頭向著東方,希望死後能回到東方老家去。而從東方來的依據是苗族同胞們衣飾上繡的花紋,那上面記錄著苗族祖先的遷移路徑和歷史。據介紹,取“腳桿寨(在)”為寨名,也是為了牢牢記住先輩壹定要返回老家的再三叮囑。在格凸地區,現在雖然不再懸棺,但在當地的喪俗活動中,壹個非常隆重的祭奠儀式印證著“打回老家運去”的真實性。這個祭奠儀式叫“送戰馬”,是貴州紫雲縣操麻山次方言的苗族人最為隆重的祭奠儀式。苗族人家老人“過世”(逝世),例行“送戰馬”。壹聲驚天動地自轟天炮響過之後,壹匹壯馬被牽了出來,配著馬鞍、戰刀、弓箭,還有壹個鬥笠。嗩吶聲聲,芒鑼、火炮壹陣爆響,大隊人馬或扛標槍,或舉祭旗,婦女則手持谷穗,紅紅綠綠,飄飄灑灑,神情萬分悲壯。整個隊伍浩浩蕩蕩地入場了,牽馬者將馬拴在場內木樁上,孝子們齊刷刷地跪在場壩壹邊,手端重陽酒碗奠祭亡人。壹陣吹奏過後,主持人繞場而行,喃喃念經。砍馬隊迎著聲聲嗩吶、陣陣芒鑼,簇擁著兩名手提馬刀的砍馬師,威武雄壯地繞場三周。末了,兩個砍馬師雙手托著馬刀,向馬、人作揖。隨後,另外兩人各持壹壺酒,直往砍馬師嘴裏灌,砍馬師仿佛不能觸摸酒壺,任其灌酒。灌畢,舉起馬刀,輕輕地向馬砍去。但刀口並不碰著馬身,僅是比劃而已;表示敬意。稍後,砍馬師便輪起馬刀,使勁地砍去,受了刀傷的馬便猛如雄獅,在砍馬場內壹圈圈地跑,直到倒下。馬鞍、戰刀、弓箭、鬥笠是“送戰馬”的四件必備之物。據介紹,因外敵入侵,失去了東方家園才逃到現今住地的苗族祖先,壹心要收復失地,可在有生之年,終未如願,故此,死了也要頭戴鬥笠,駕馭戰馬,拿著弓箭和戰刀,重返沙場,殺敵報仇,打回老家。還有,在民間,咒罵他人之語中有壹句常用語,叫“妳這掛巖頭的”。顯然,在很早的時候,“掛巖頭”可能與“懸棺”有關;而以“掛巖頭”視為罵人的人,壹定與“懸棺”主人是對立的。由此看來,“懸棺”只是臨時存放,待收復失地後,還要帶回老家去。長此以往,願望沒有實現,懸棺就成了壹種習俗,沿襲至今,而不是某壹個民族所固有的喪葬方式,應是某壹個時代的戰敗民族流傳下來的喪葬習俗。怎樣懸棺?——屍、棺分離,攀巖人所為自然洞穴式的懸棺存放難度不大,而木樁式和鑿巖式懸棺,如何把重達幾百斤的棺材,高懸於水流湍急的河岸旁或洞穴裏的數十上百米、幾乎無法攀援的絕壁上?簡直不可思議;別說把棺材扛上去安放好,就是空手爬上去也不是常人所能為。那麽,懸棺究竟是怎樣“升天”的呢?在關於懸棺的安置問題上有四種說法:壹說鑿巖為路,待棺柩安放停當和崖畫繪制好後,再把路毀掉;二說如修埃及金字塔壹樣,先用土填埋崖壁,爾後再挖去填土;三說搭廂架;四說從崖頂放繩索。從現存懸棺的地勢來看,前三種方法似乎不很現實,僅後壹種有壹定的道理。1996年10月,上海同濟大學的陸敬儼教授曾在江西省貴溪縣龍虎山的懸棺墓穴使用絞車垂直提升法進行過安放懸棺的演示。陸教授用壹臺木制的絞車(類似北方井臺上提水的轆轤)和幾個木制滑輪,將地面上或崖下水面上的棺木吊起來,提升到洞口前,由事先進入洞內的人甩出繩鉤,將棺木拉入洞內放置。陸敬儼教授的方法是用當代科學的思維,去模擬古代人的做法。曾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書面認定為“揭開了我國多處放置在懸崖峭壁上的懸棺之謎”的馬金祥和朱同樂的方法是,使用兩副竹排,壹副竹排順流而下作為動力,另壹副裝放著棺柩,置於背水處控制移動,在峭壁的突出點固定壹段圓木作滑輪,兩副竹排連在“拋物線”繩索上,通過滑輪套好,這樣,動力竹排借助湍急的水流,往下漂移時拉動載棺的竹排上升。到了低於滑輪的高度,再讓順流而下的竹排逆水而上,放松繩索,擺放棺木,這樣棺木就放到懸崖上了。事實上,在當時生產力非常低下的情況下,這種可能也是不可排除的。但在格凸,這種可能被排除了。格凸蜘蛛人的出現,又從另壹個角度揭開了懸棺之謎。格凸的蜘蛛人有三個:羅發科(50歲)、黃小寶 (33 歲,腿殘疾 )與王鳳忠。三人在格凸壹帶的垂直光溜的百米絕壁上,沒有任何安全設施,均可以“行走”自如。無論絕壁下是否有湍急的格凸河水,只要借助壹些竹桿、木棒作為攀巖的輔助工具,5分鐘就上到108 米高的懸崖絕壁上,4分鐘後又能退回原地。這說明,那些所謂無人能去的懸棺之處,是有人能去的。先人是否利用這些人來進行“懸棺”?從格凸河景區的棺木和其地方的棺木結構來看,棺木都是頭大尾小,多為整木,用子母扣和榫頭固定,撤裝組合非常方便。壹口數百斤重的棺木按構成部件分開後,每塊也不過幾十斤,人的屍體也只不過是壹塊棺木部件的重量。依山傍水的先人選擇的棲息地,滿山遍野都有大樹、藤葛、毛竹等,都是懸棺可用的材料。攀到絕壁的用先人把存放棺木的位置選好,打好木樁或鑿好放棺木的洞穴後,用藤或用繩,把棺木部件壹壹件吊上絕壁,進行組裝,再把屍體吊上去,放入棺內,再蓋棺。這樣壹來,懸棺就不算什麽無法想象的難事了。棺木和屍體分開吊到懸崖絕壁上才組合蓋棺是符合喪葬習俗的。在格凸壹代,苗族喪俗活動還可以證實這壹點。前些年,格凸人雖然也不在懸棺,但土葬時,也是把屍體與棺木分開送去墓地的。棺木放到挖好的“井”裏後,才將屍體放入棺內,再蓋棺、蓋土。這可能是先人懸棺方法的部分傳承。由此,很有可能的是,高高掛在懸崖絕壁上的懸棺,不是飛上去的,不是滑輪吊上去的,也不是利用水的動力借助兩副竹排升上去的,而是靠先人傳承下來的攀巖絕技,通過人把構成棺木的部件和屍體分別吊到懸崖絕壁上,然後組合完成的。 請註意我加粗體字的部分,呵呵

  • 上一篇:關於漢服服裝設計大賽
  • 下一篇:跪求!!翻譯壹篇沒難度的英文課文,急用!!在線等!!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