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密度:418人/km2
澧縣古為澧州,位於湖南省西北部,澧水中下遊,洞庭湖西岸,是湘西北通往鄂、川、黔的重鎮,素稱“九澧門戶”,因澧水貫穿全境而得名。全縣轄32個鄉鎮,據-門統計,2004年末全縣人口總戶數308289戶,總人口880002人,總面積2107.3平方公裏。
地理位置
澧縣位於湖南省北部,澧水下遊。屬常德市所轄,位於常德市北部。縣域面積2074.8km2,轄14個鎮、18個鄉、10個農林漁場。2004年末全縣人口總戶數308289戶,總人口880002人。縣境東南西三面分別與津市、安鄉、臨澧、石門接壤,北與湖北省毗鄰。地理坐標為:東經111°12′19〃~112°04′15〃,北緯29°16′30〃~29°57′30〃。
行政區劃
治所亦因建置變異和戰禍水患遷徙無常,至明洪武五年(1372),定治今城關鎮未變。境內區劃,也隨建置不斷演變。民國以前,州轄數縣不等。民國初置縣後,全縣設20個區,區轄團;民國23年(1934),實行區、鄉(鎮)體制,編制保、甲。至民國38年(1949),全縣設22個鄉鎮。新中國成立初,承襲民國建制,設區、鄉(鎮)保、甲,1950年5月設小鄉、村,廢保、甲)。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84年,改社建鄉,實行區、鄉(鎮)、村、組體制。至1989年,全縣設6區、28鄉、9鎮、637村(居委會)。澧縣現轄14個鎮、18個鄉:澧陽鎮、張公廟鎮、小渡口鎮、夢溪鎮、復興廠鎮、鹽井鎮、雷公塔鎮、大堰_鎮、王家廠鎮、金羅鎮、碼頭鋪鎮、方石坪鎮、甘溪灘鎮、火連坡鎮、九垸鄉、官垸鄉、永豐鄉、如東鄉、澧淡鄉、澧南鄉、澧東鄉、涔南鄉、大坪鄉、道河鄉、雙龍鄉、宜萬鄉、車溪鄉、中武鄉、閘口鄉、洞市鄉、楊家坊鄉、太青鄉。縣人民政府駐澧陽鎮。
歷史沿革
澧縣因澧水貫穿全境而得名,始見於《尚書·禹貢》:“岷山導江,東別為沱,又東至於澧。”春秋屬楚,秦屬黔中郡,漢屬武陵郡零陽縣,三國、西晉、東晉、南朝屬天門郡,梁敬帝芍泰元年(555)始置澧州。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罷天門郡,置澧州,新置澧陽縣。煬帝大業三年(607)廢澧州置澧陽郡。澧陽郡治澧陽(今石門),轄崇義、慈利、澧陽、石門、孱陵、安鄉6縣。唐高祖武德四年(621)改澧陽郡為澧州,隸屬江南西道。玄宗天寶元年(742)復改澧陽郡。肅宗乾元元年(758)又改為澧州,受武貞軍節度。澧州治澧陽,唐初轄6縣,同隋。高宗麟德後轄4縣:澧陽、安鄉(廢孱陵縣並入,今安鄉、南縣地)、石門、慈利(崇義縣並入,今慈利、永定區、桑植、臨澧縣地)。宋代澧州治澧陽,隸屬荊湖北路。轄澧陽、安鄉、石門、慈利4縣。元代在澧水流域置澧州路,隸屬湖廣行省江南北道,澧州路治澧陽。元至元十二年(1275)置澧州安撫司,十四年改為澧州總管府。轄澧陽縣、石門縣、安鄉縣、慈利州(宋慈利縣升,今慈利縣、永定區、臨澧縣地)、柿溪州(析宋慈利縣置,今桑植縣地)。1364年,朱元璋改澧州路為澧州府。太祖洪武九年(1376),澧州府降為澧州,並裁澧陽縣入州治,屬常德府。三十年,澧州改屬嶽州府。轄安鄉、石門、慈利。常德府、嶽州府隸屬湖廣布政使司上荊南道(駐澧州)。清康熙九年(1670年),澧州隸嶽常道(上荊南道改為嶽常道,駐澧州)。雍正七年(1729年)升澧州為直隸州,與常德府同級,隸屬嶽常澧道(嶽常道更名為嶽常澧道,駐澧州)。轄安鄉、石門、慈利、安福4縣。雍正十三年(1735年)增轄永定縣(今張家界永定區)。民國元年(1912年),改直隸澧州為澧州行政廳。民國二年9月,廢州為縣,始稱澧縣,隸嶽常澧道。民國3年(1914),嶽常澧道改稱武陵道,治常德(武陵縣),原常德府、直隸澧州各縣由武陵道直轄。民國5年,湖南省將武陵道裁撤,澧縣劃歸湘江道管轄;民國11年,湖南省撤銷“道”制,僅存省與縣兩級。民國24年,隸屬湘西行政督察區。民國26年12月,隸屬第二行政督察區(轄常德、華容、南縣、安鄉、沅江、漢壽、澧縣、臨澧、石門、慈利、桃源等11縣,專員公署設常德縣城)。民國29年4月,原第二區劃出沅江、漢壽縣改稱第四區。民國37年11月,第四專署由常德遷往澧縣(此時亦稱常澧區專員公署)。1949年7月27日澧縣解放。1949年8月4日隸屬常澧區行政專員公署,8月28日,隸屬常德區行政專員公署。1952年,隸屬常德區專員公署。1955年2月,隸屬常德專員公署。1988年4月隸屬省轄常德市。
2000年,澧縣轄14個鎮、18個鄉:澧陽鎮、張公廟鎮、碼頭鋪鎮、小渡口鎮、大堰_鎮、方石坪鎮、火連坡鎮、王家廠鎮、甘溪灘鎮、金羅鎮、復興廠鎮、鹽井鎮、夢溪鎮、雷公塔鎮、九垸鄉、大坪鄉、雙龍鄉、太青鄉、中武鄉、車溪鄉、永豐鄉、如東鄉、楊家坊鄉、閘口鄉、宜萬鄉、官垸鄉、洞市鄉、涔南鄉、道河鄉、澧東鄉、澧南鄉、澧淡鄉。總人口824902人,各鄉鎮人口: 澧陽鎮 130344 張公廟鎮 27716 小渡口鎮 33753 夢溪鎮 28801 復興廠鎮 18540 鹽井鎮 16667 雷公塔鎮 21484 大堰當鎮 35391 王家廠鎮 23983 金羅鎮 27932 碼頭鋪鎮 14439 方石坪鎮 13478 甘溪灘鎮 20312 火連坡鎮 16499 九垸鄉 21903 官垸鄉 26490 永豐鄉 24538 如東鄉 21910 澧淡鄉 35210 澧南鄉 25432 澧東鄉 29618 涔南鄉 23671 大坪鄉 18344 道河鄉 15767 雙龍鄉 15544 宜萬鄉 18598 車溪鄉 25269 中武鄉 20618 閘口鄉 23278 洞市鄉 12685 楊家坊鄉 11158 太青鄉 18428 嘉山原種場虛擬鄉 2862 七裏湖虛擬鄉 4240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2年,澧縣轄14個鎮、18個鄉;50個居委會、583個村委會。
2004年,澧縣轄14個鎮、18個鄉:澧陽鎮、澧淡鄉、澧東鄉、澧南鄉、涔南鄉、大坪鄉、道河鄉、張公廟鎮、小渡口鎮、九垸鄉、官垸鄉、永豐鄉、如東鄉、夢溪鎮、雙龍鄉、復興廠鎮、鹽井鎮、宜萬鄉、雷公塔鎮、大堰當鎮、車溪鄉、中武鄉、金羅鎮、王家廠鎮、閘口鎮、甘溪鎮、火連坡鎮、太青鄉、碼頭鋪鎮、方石坪鎮、楊家坊鄉、洞市鄉。
氣候特征
澧縣屬於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向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過渡的地帶。氣候溫暖,四季分明,熱量豐富,雨量豐沛,春溫多變,夏季酷熱,秋雨寒秋,冬季嚴寒。澧縣年平均氣溫16.7℃,年降水量1200-1900毫米,無霜期272天,適宜水稻、棉花、油料作物生長。由於受地形影響,全縣氣候呈現非地帶規律。西部山區,太青年平均氣溫9.2℃,而澧水河谷地帶年平均氣溫16.8℃。平原區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
2021年4月,澧縣入選2021第二屆中國文化百強縣。
2021年1月,2020年湖南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出爐,澧縣上榜。
2020年12月,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認定澧縣為全國第五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
2020年6月,澧縣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長征片區(紅二方面軍))。
2020年5月,國家發改委公布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名單,澧縣榜上有名。
2020年3月,賽迪顧問發布了2019中部地區縣域經濟百強榜,澧縣位列第52名。
2019年12月,農業農村部推介澧縣為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
2019年,農業農村部推介澧縣為第二批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
2018年2月,澧縣上榜2017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
2005年,澧縣位列2005年度全國油料生產百強縣第51名。
2005年,澧縣位列2005年度全國棉花生產百強縣第62名。
2004年,澧縣位列2004年度全國棉花生產百強縣第7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