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壹般來說,小肽的抗原性低於大多肽或原型蛋白。
2.與運輸遊離氨基酸相比,機體運輸小肽通過小腸壁的速度更快。
3.肽的滲透壓低於遊離氨基酸,因此可以提高小肽的吸收效率,減少滲透問題。
4.小肽還具有良好的感官/味覺效果。
目前,生物活性肽的研究領域發展迅速,受到了世界各國科學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視。短短幾年間,已經鑒定出許多生物活性肽。壹些活性肽已經作為功能性食品工業化。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和開發,作為世界高新技術領域,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此外,活性肽也可用作藥物。目前已生產出數百種多肽藥物,涉及大多數疾病的臨床治療。例如,合成胰島素挽救了無數糖尿病患者的生命。2003年,中國爆發了非典型肺炎。在抗SARS藥物的研究中,第四軍醫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三種對SARS病毒有明確抑制作用的多肽。這項抑制冠狀病毒的研究為壹系列多肽藥物的合成和抗SARS藥物的開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三種多肽已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和病毒資源中心正式鑒定。研究人員認為,SARS冠狀病毒是壹種單鏈RNA病毒。在SARS的病原體被鑒定後,研究人員發現SARS冠狀病毒的外圍有壹個類似“電暈”的環,其四種結構蛋白,尤其是S蛋白,在SARS病毒的自我復制和對人體細胞的侵蝕中起著關鍵作用,而多肽可以阻止冠狀病毒入侵人體細胞,從而抑制冠狀病毒入侵人體細胞。專家表示,目前世界上還沒有治療SARS的特效藥,因此這類多肽對SARS冠狀病毒有明確的抑制作用。2003年5月65438+5月,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了該項研究成果在中國的專利申請。
現代營養學研究發現,蛋白質多以低肽形式被人體消化吸收,以遊離氨基酸形式吸收的比例很小。進壹步的實驗發現,肽比遊離氨基酸消化更快,吸收更多,表明肽的生物效價和營養價值高於遊離氨基酸。這也是活性肽的無窮魅力。
生物活性肽是蛋白質中20種天然氨基酸的總稱,具有不同的組成和排列,從二肽到復雜的線性和環狀結構。它是壹種源於蛋白質的多功能化合物。活性肽具有多種人體代謝和生理調節功能,易於消化吸收,具有促進免疫、調節激素、抗菌、抗病毒、降血壓、降血脂等功能,食用極其安全。它們是國際食品工業中最熱門的研究課題和極具發展前景的功能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