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知識產權保護 - 離職後是否支付競業限制補償金?

離職後是否支付競業限制補償金?

法律主觀性:

用人單位與員工簽訂保密合同,如有競業限制條款,且約定員工離職後1年內不得從事同行業工作的,員工應當遵守。但用人單位應當在勞動者離職後1年內按月向勞動者支付競業限制補償金,補償標準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或者本人工資的30%。《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有關的保密事項。對於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約定競業限制條款,約定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後,在競業限制期內按月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第二十四條競業限制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範圍、區域和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生產、經營同類產品或者從事同類業務,或者自主創業生產、經營同類產品或者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不得超過兩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四)第六條當事人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約定競業限制,但未約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且勞動者已履行競業限制義務,要求用人單位按勞動者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前十二個月平均工資的30%按月支付經濟補償金。 前款規定的月平均工資的30%低於勞動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勞動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

法律客觀性: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有關的保密事項。對於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約定競業限制條款,約定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後,在競業限制期內按月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 上一篇:收到律師來信怎麽辦?
  • 下一篇:科技行政管理制度的主體與核心內容是什麽 和仁網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