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知識產權保護 - 農業“芯片”迎利好,板塊有望持續回暖

農業“芯片”迎利好,板塊有望持續回暖

5月5日,A股三大指數收盤漲跌不壹,滬指漲0.68%,深成指漲0.23%,創業板指跌1.33%

盤面上,大農業板塊大幅拉高,轉基金、玉米、大豆、種業、畜牧等題材表現活躍,概念股“漲聲不斷”。截至收盤,農發種業、萬向德農、史丹利漲停,敦煌種業漲逾8%、荃銀高科、新農開發、豐樂種業等漲幅超6%;豬肉概念亦走強,龍大 美食 漲停,傲農生物、立華股份、巨星農牧等跟漲。

消息面,農業農村部發布《2022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進口)批準清單(壹)》,拜耳作物科學、科迪華、巴斯夫等申報的項目獲批;發布《2022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批準清單(壹)》杭州瑞豐、中國種子集團等申報的項目獲批。

實際上,早於2019至2021年已有國產玉米、大豆品種連續獲批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如今隨著新壹批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的落地,我國轉基因從實驗階段落實到商業化階段又更進壹步。

長江證券陳佳表示,目前我國獲得安全證書的玉米品種轉化體中插入的抗蟲基因均以Cry1與Cry2類為主耐除草劑基因則均為epsps與pat。國內轉基因產品尚處於早期階段,其性狀堆疊的豐富度,以及庇護所配套尚有提升空間,安全證書儲備較豐富的頭部企業或在商業化早期獲得先發優勢。

糧價高景氣,種業公司業績亮眼

按照以往經驗,壹季度是種子銷售季的偏後階段,往年收入利潤體量壹般較低。但今年在糧價高景氣的情況下,下遊種植積極性提升,壹季度多家種業公司業績表現亮眼。

據wind數據顯示,已披露壹季度業績的種業公司中,有9家企業凈利增長明顯。其中,農發種業凈利潤增速最快,高達45倍;荃銀高科亦不賴,凈利潤同比增長10倍多。

此外,糧價的持續上漲帶動農民種植積極性增強,因種植景氣度高漲,相關公司業績也取得良好增長,如種植代表公司蘇墾農發壹季度凈利同比增長15.04%、復合肥龍頭新洋豐凈利增速為24.14%。

不過,相比之下,下遊畜牧業企業的日子卻並不好過。據wind數據顯示,大部分畜牧業企業壹季度業績呈虧損狀態,尤為突出便是豬企。

整體來看,由於豬價持續低迷,豬企2021年業績同比均由盈轉虧,且在今年壹季度低迷的豬價及飼料上漲雙重拖累下,上市豬企“全軍覆沒”。

其中,“龍頭股”牧原股份壹季度虧損51.8億元,上年同期盈利69.63億元;溫氏股份壹季度虧損37.63億元;正邦 科技 壹季度亦虧損24.33億元,其也是目前虧損幅度最大的上市豬企。

公募基金重倉加持

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種子大國,種業市場規模接近千億元,但種業自主創新水平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為此我國在農業產業振興發展上扶持不少。

2021年,我國制定了《種業振興行動方案》,提聚焦發掘、利用優異種質資源,加強種源核心攻關、生物育種(如轉基因)產業化應用等;今年3月份,我國“新種子法”正式實施,種業知識產權受到法律保護,行業育種技術獲創新突破。

在諸多利好政策發力下,大農業板塊人氣緊隨上漲,公募基金增持效應明顯。

據最新持倉數據(2022年壹季度)顯示,壹季度農業板塊重倉持股總量環比去年第四季度增加約77.1%。細分板塊看,種植板塊重倉呈上升趨勢,2022Q1占重倉股總市值比例環比上升0.05%,不過相對於2016至2017 年行業高景氣持倉比例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其次,畜禽養殖板塊、飼料板塊、動物保健板塊、農產品加工板塊2022Q1重倉市值占比分別環比0.57%、0.19%、-0.01%、-0.001%。

個股看,成長股牧原股份、海大集團的重倉排名優勢地位穩固,市場認可度進壹步凸顯;此外,華統股份、梅花生物、新希望、巨星農牧、農發種業、唐人神、天邦股份、傲農生物、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新五豐等基金重倉持股總量環比提升明顯。

公募基金產品方面,在規模超過20億的基金公司有11家,其中財通基金公司重倉農業股市值占比最高,達21.8%。

具體來看,財通價值動量分別於壹季度增持了巨星農牧、唐人神、天康生物、天邦股份、溫氏股份、牧原股份等農業股,合計持倉市值達24.5億元。而養殖飼料企業巨星農牧以8.33%的持倉位列第壹。

值得壹提的是,對於大農業板塊後市走向,該基金經理金梓才認為,疫情不會改變養殖板塊震蕩築底的趨勢,隨著行業去產能進入後期,養殖行業價格拐點越發臨近。同時,對服務業各個板塊也相對看好,做了積極布局和增配。

本文源自財華網

  • 上一篇:能源汽車廠商特斯拉可能用商標做抵押獲得貸款?
  • 下一篇:責令整改通知書範文【三】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