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讀:這兩年很多品牌通過文創頻頻出圈,給人壹種萬物皆可文創的錯覺。在品牌營銷困境之下,文創真的是救命稻草嗎?本文作者對此進行了分析,希望對妳有幫助。這個世界唯壹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從爆款到10W+再到刷屏,營銷的潮流湧動不息,在內容形態日趨多元但效用逐漸乏力的環境下,文創被很多企業看作是救命稻草。的確,很多品牌通過文創頻頻出圈,甚至有的品牌因此爆紅,妳會看到各種所謂文創產品充斥在大量場景中,給人壹種萬物皆可文創的錯覺,文創,真的是壹劑良藥嗎?壹、文創現象和亂象壹提到文創,很多人會直接聯想到各地的博物館網紅產品,如夏天朋友圈瘋傳的文物雪糕、文物巧克力等等,再就是會想到各類IP形象、日歷等,因為文創現象是由個別品牌和IP帶火的。通常意義上的文創產品,也就是文化創意產品,說白了就是具有文化內涵的創新性產品,因為此類產品往往通過知識產權的開發和運用提高附加值,所以文創產品具有鮮明的文化屬性或者IP屬性。這也就是為什麽很多看似普通的產品貼上壹個特殊的LOGO後身價會翻倍(MandCX),值錢的不是產品本身,而是LOGO背後的價值內涵。所謂“文化創意產品”的創意,就是這種文化內涵和普通產品結合的再創新。妳以為這些都是廢話,但實際中妳會發現很多企業恰恰就是不明白這個道理。看到別人的某個文創產品火了,自己的品牌也有模有樣的做壹個,從IP形象到日常用品全套奉上,期望著自己也能大賣,最不濟也能火壹陣。但現實就像冰冷的雨滴敲打在額頭上,很直接的感受,和別人聯名產品還能賣出去,但是同樣的產品只有自己的LOGO就無人問津。為什麽?因為妳的品牌本身就是盈利性驅動的,雖然妳把“不務正業”的產品稱之為文創產品,但是對於消費者來說,品牌本身是缺少文化價值內涵的,這種情況下妳所謂的文創產品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文創產品,頂多算是品牌周邊產品罷了。這麽看來,很多企業理解和做的的文創產品其實成為了營銷的炮灰,不過是心理安慰劑徒增浪費而已。然而,這並不意味著缺乏特殊文化價值的品牌就不能搞文創,只不過出發點和發力點需要重新審視和調整。文創發展到現在,已經遠遠超越產品本身的意義,新時代下,文創本質上是企業的壹種全新生產方式,其玩法、價值和意義並不是妳所理解的那個文創了。二、文創的新思考如上所訴,傳統意義上的文創產品,產品是載體,附著力是文化價值內涵。然而很多企業在實際文創打造中,往往不是缺少價值認同不溫不火,就是被聯名品牌搶戲,其結果要麽淪為了給客戶的贈品,要麽為聯名品牌做了嫁衣。顯然,這不是企業所想看到的。我們回歸原點看問題,企業為什麽要搞文創?或者可以再具體點深究,企業有品牌、有產品,甚至有多個品牌很多產品,搞文創到底要幹嘛?不管是跟風還是領導說要搞,也不管是為了鏈接用戶還是為了拉動銷量,其最終目的殊途同歸:為了廣泛輸出自己的影響力。傳統操作上,企業輸出影響力是圍繞著產品和品牌展開的,產品是現實的,品牌是既定的,這就導致企業輸出影響力的方式也是有限的,或者說會受到產品和品牌的現實束縛。然而文創產品距離創意更近,操作短平快,可鹹可甜、可以隨便拿捏,不會受到現實的諸多限制(MandCX),在輸出影響力方面靈活多樣,可操作性更強。從這個角度來看,小僧以為文創的底層邏輯是企業的壹種全新生產方式,這種方式通過創造企業信息增量,打破了人們對於企業的現有認知穹頂,激活了人們對於企業的各種想象。是的,傳播的本質是信息交換,文創作為壹種全新生產方式,正是基於各種可以玩轉和延展的創意性產品,通過運營、營銷和交互,制造有別於基於產品和品牌本身的信息,不斷制造驚喜突破人們對於壹個企業的刻板印象,進而刷新認知釋放影響力。也就是說,文創是企業打開公眾對自己認知的想象力密鑰,如果說品牌、產品以及基於此的信息等已有認知是現實域,那文創就是想象域。當然,想象域不是隨意的放飛空間,而是基於企業內核、品牌理念或者是實力地位等等的可發揮性空間,這種可發揮性是基於品牌、產品等現實存在難以展開的或受到限制的。文創作為壹種想象域,是具有用戶連接力、場景攻占力以及很強的社交感染力的。如妳所知,很多產品尤其是高客單價產品、低頻消費產品等,在和用戶的關聯和互動方面比較弱,而文創產品可以是生活中易接觸的任何物品,可以發揮很好的鏈接作用,而且即便不是現有用戶(MandCX),也可以通過文創制造吸引,影響消費行為和心智。同時,文創產品可以攻占各類生活、工作和玩樂場景,滲透到整個消費行為旅程中,潛移默化營銷消費行為。不過文創作為壹種生產方式,在打開想象域的過程中,社交感染力才是核心推動力。因為社交感染意味著人群***情,意味著口碑傳遞,意味著社交貨幣,這些才是發揮文創效用的關鍵和重點。三、文創的新效用文創之所以大肆流行,就是因為大家看到了文創的具大作用和價值,而這又影響著大家對於文創的打造和利用。既然文創是想象域,那文創的價值和效用也需要重新把握。小僧以為,以下三個文創的效用值得重新認知:1.從產品創收到用戶連接不可否認,有的組織確實通過文創方式創收了,如600歲的故宮單年營業額就可以突破15億,遠超很多A股上市公司的營收水平。但是,沒有哪個企業寒磣到要通過文創發家致富,因為企業不同於故宮這種不以盈利為目的組織,企業是營利性組織,必然有著自己的商業模式和銷售產品,這才是主業,文創更多的是和用戶產生連接,體現某種興趣區塊、彰顯壹種生活方式,進而促進產品銷售、助推企業影響力釋放。所以對於企業來說,文創產品的打造(MandCX),基礎考慮的是如何和用戶產生和諧的關聯,激發用戶的深層次認同,而不是極力追求銷售轉化。如蔚來的NIOLife主打創造愉悅的原創生活方式,產品都是和用戶群體深度匹配的,無論是服飾、箱包、家居、食品,還是3C科技等,特點都是有態度、有故事、有設計品味的,在連接用戶層面非常到位。據小僧了解,很多人目前並沒有開蔚來的車,但是經常會買蔚來的這些好物產品。由此可見,蔚來通過超過30個國籍的500余名設計師打造這些品質產品,甚至推出文創好物品牌,打開了人們對於其制造極致用戶體驗的想象,即使妳不是蔚來用戶,也不影響妳成為蔚來的粉絲。2.從場景占領到社交化反人的壹切行為都處在特定的場景中,場景對於建立關聯映射是非常重要的,然而靜態的場景占領難有長效,所謂熟視無睹,沒有交互就容易被忽視。所以企業打造的文創要想避免吃灰,壹定要考慮怎麽和用戶發生化學反應,也就是思考怎麽能夠最大化產生社交感染力。星巴克推出的貓爪杯就是壹個典型案例,貓爪杯上線後在0.07秒內就迅速售罄,有的粉絲為了搶購徹夜排隊,甚至在櫃臺前大打出手,極具社交話題。而且後期搶到貓爪杯的人必然會自發曬照分享(MandCX),形成社交貨幣。後來星巴克還帶來了貓爪杯的“兄弟”貓尾杯,可以說是在玩杯路上越走越遠。文創產生社交化反,需要找到企業自身和用戶驚喜的那個耦合點,這樣才能夠激發社交熱情。貓爪杯正是星巴克把自身高品質炫耀和萌寵流行進行了很好的結合,才引發社交話題的。3.從營銷套路到價值賦予文創是想象域,這種想象壹定不是嘩眾取寵,而是聚焦在某種核心表達上,或者是幫助企業進行某種敘事,這樣才能通過持續的文創輸出進行企業價值賦予,形成想象域。特斯拉推出名為“Teslaquila”的龍舌蘭酒,酒瓶為閃電形狀,該產品上架當天就迅速銷售壹空。該文創產品源自馬斯克愚人節壹個玩笑。當時,他發布了壹張手持硬紙板、上面寫著“破產”字樣的照片。馬斯克配文開玩笑稱,“特斯拉由於耗盡了所有的資金,將宣布破產,而馬斯克則用壹瓶‘特斯蘭’(Teslaquilla,即“特斯拉+龍舌蘭”)浸透了他的悲傷”。特斯拉通過具象的文創產品回應自己的玩笑,通過意想不到的方式進行品牌敘事(MandCX),加深了大家對於馬斯克壹向剛說敢為的認知。特斯拉還推出壹款口哨Cyberwhistle,形狀類似特斯拉即將推出的電動卡車Cybertruck,也遭到瘋搶。馬斯克為了帶貨甚至還暗諷了蘋果壹番,“與其把錢浪費在蘋果的拋光布上,還不如來買我的哨子”。從營銷套路到價值賦予,特斯拉文創不斷圍繞著極客文化大做文章,加深大家對於其的價值信仰。文創是企業的想象域,利用好這種特殊的生產力,讓企業超越品牌、產品的桎梏,在多個層面收獲不壹樣的效果!以上希望能給妳啟發,在下小僧鯤鯤,讓營銷沒有難渡的劫!#專欄作家#小僧鯤鯤,微信公眾號:營銷禪修院(ID:MandCX),讓營銷沒有難渡的劫,分享營銷知識、策劃幹貨和文案技巧,阿彌陀了個佛~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題圖來自Pexels,基於CC0協議
上一篇:農業銀行有哪些貸款業務下一篇:企業的經營範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