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政策問題:縱觀世界各大博物館對觀眾拍照的規定,態度有兩種:壹是,嚴禁拍照(NO PHOTO);二是,嚴禁使用閃光燈(NO LIGHTING)。第壹,作出“嚴禁拍照”規定的博物館,不但禁止拍照而且還禁止攝影、錄像。之所以作出這樣的規定,首先考慮的是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因為他們的藏品是以藝術品為主,他們的展品以書法、繪畫、壁畫、唐卡等為主,像美國的弗利爾美術館、國家畫廊以及我國的熱貢藝術館就是這類博物館的代表。第二,作出“嚴禁使用閃光燈”規定的博物館,是允許拍照的,但在拍照時禁止開閃光燈、禁止使用立架,而且他們壹般都不允許攝影、錄像。之所以作出這樣的規定,首先考慮的是保護文物,其次考慮的是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作出這樣規定的博物館都是歷史類、人物紀念類博物館,主要是因為他們的展品豐富多樣,像英國的大英博物館、法國的盧浮宮、俄國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東宮)、我國的故宮博物院、毛澤東同誌紀念館、鄧小平同誌紀念館等都是這類博物館的代表。
那些詆毀中國博物館的人可以歇菜了
2.只要博物館在醒目出告示提醒,再加上人員監督,……
我承認中國多數博物館在幫助觀眾改善攝影技術方面做的很不夠,相當壹部分保安只會勸止不太可能提出更有建設性的意見,因為自己也不知道不開閃光燈其實照片效果更好。但更嚴重的問題還是相當多觀眾並沒有這個意識,故意跟保安玩躲貓貓拍照(本問題的回答中就有人這麽說)或者趁人多時法不責眾,經常逛博物館的人都能見到這種現象
3.大部分展品沒有嬌貴到微量閃光燈就會造成傷害,?……
大部分展品都是很嬌貴的。還是復制粘貼現成答案:
為了保護展品,博物館學界針對展品的不同材質制定了照度標準,當照度超出展品材質所能承受的範圍時,展品就會受到損害。
我國《博物館建築設計規範》中提出的展品照度推薦值:
展品類別 照度推薦值(lx)
對光不敏感:金屬、石材、玻璃、陶瓷、珠寶、搪瓷、琺瑯等 ≤300(lx)
對光較敏感:竹器、木器、藤器、漆器、骨器、油畫、壁畫、角制品、天然皮革、動物標本等 ≤180 (lx)
對光特別敏感:字紙書畫、紡織品、印刷品、樹膠彩畫、染色皮革、植物標本等 ≤50(lx)
為了保護文物國內博物館都嚴格嚴格按照標準對展廳內文物收到的光線進行控制,尤其是在有由機質材料的文物展出的展廳裏,照度都控制在比較低的範圍內,這都是為了保護文物。而且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看出,無論何種材質的文物對它的照度最不要超過300勒克斯,否則將會對文物造成損害。而我們常用的數碼相機在開閃光燈離物體壹米遠對物體拍照時,它物體的瞬間照度會達在200~250勒克斯左右,而且它會隨著對物體距離的推進照度還會增高。開閃光燈拍照時的照度大大超過了部分材質文物的承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