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知識產權保護 - 求2006中國的十大荒唐事

求2006中國的十大荒唐事

2006中國高校十大荒唐事

1. “**壹號”造假奇聞

2003年2月,在摩托羅拉公司做測試的工程師陳進,將壹片從美國買來的MOTO-freescale56800芯片,雇人磨掉原有標誌再加上自己LOGO,“研制”成了“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壹號”,並借此當上了上海交大教授、博導、微電子學院院長。借助“**壹號”,陳進申請了數十項重量級的科研項目,進而騙取了高達11億元的科研基金。2006年1月,造假事件東窗事發,震撼全國。

2. 復旦經濟學院院長嫖娼

2004年10月28日,復旦大學宣布,經濟學院院長陸德明因8月份嫖娼被抓,學校黨委決定開除其黨籍,學校也給予行政開除處分。之後陸德明發表聲明承認嫖娼的事實並向公眾道歉。

3. 大學女生停課陪舞領導

2006年9月27日,南京師範大學音樂學院2003級舞蹈編導專業全體10名女生,被學校“強行組織”提前下課去參加了壹次前所未有的任務——陪來校察看的領導跳舞。當教育與官場同流合汙後,產生這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性賄賂也不足為奇。

4. 最受美國高校尊敬的中國民辦大學校長

2004年10月,時任西安翻譯學院院長的丁祖詒在《洛杉磯時報》自費發布“西安翻譯學院丁祖詒校長當選為最受美國高校尊敬的中國民辦大學校長”的虛假新聞,後為方舟子調查撰文揭穿。丁祖詒給我們開了壹個“國際玩笑”,面對如此高校,我們卻無法言笑。

5. 畢業論文集體被“槍斃”

2006年6月,上海師範大學2002級油畫本科班12名學生論文被集體“槍斃”。事件背後真正的原因涉及院長徐芒耀與該班指導老師劉大鴻之間的學術分歧。12篇論文成了學術分歧的陪葬品,冤啊!

6. 女博士無端被開除

2006年4月18日,北京外國語大學認定該校2002級女博士生衛英(化名)以小廣告、電子郵件等方式對導師進行騷擾、辱罵和人身攻擊,並對另外兩名老師進行騷擾,決定開除該學生學籍,並表示這是壹個證據充分的“鐵案”。隨後衛英在申訴無效情況下,向北京教委提起行政復議,最終北京教委撤銷了北外的開除決定。究竟是衛英如北外所說的荒唐,還是北外如外界所論的荒唐?

7. 引進人才也造假?

2006年7月末,著名美籍華裔教授丘成桐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北京大學從海外引進的人才,大部分是假人才。”其後北大發表聲明指責丘成桐歪曲事實。壹時間丘成桐、北大、諸專家學者、教育部均卷入這場廣受關註的紛爭。丘成桐向左,北大向右,卻無人知曉我們的高等教育路在何方。

8. 豪華面子工程

2006年8月初,媒體報道了中國人民大學耗資百萬給三層食堂修建了豪華觀光電梯;10月初,有網友披露山東聊城大學校門為“高校最大、造價最高的大門,造價居然達8000萬元”(後校方聲明為300萬元),甚至有人編撰了“天價校門排行榜”,引起輿論的嘩然以致罵聲四起。看來愛面子的不只官員們,還有高校老爺們。

9. 教授公布工資單哭窮

2006年9月,北大副教授阿憶在其博客上公布他在北大的工資單,以作為他對“教師和走穴”看法的證據,在外界看來這卻是阿憶“哭窮”的證據。

10. 高爾夫成了必修課

2006年10月14日,廈門大學校長朱崇實在壹次會議上有關高爾夫與精英教育的發言,使得在8月份就因北大建高爾夫練習場而熱鬧起來的高爾夫進高校新聞更加引人非議。10月14日,在山東大學的壹次會議上,廈門大學校長朱崇實向外界宣布:“兩個月後,目前國內最漂亮的高爾夫球練習場將在廈門大學建成投入使用。06級廈大學生都要上高爾夫球課,其中對管理、法學、經濟、軟件學院的學生還是必修課,每個學生都要學會打高爾夫球。”

消息迅速在各媒體傳播開來,甚至吸引了BBC、法新社等境外媒體,並理所當然成為了口水戰舞臺的“新寵”。贊成者說廈大利用自身優勢,為學生創造學習新運動技能的條件,也是為學生日後就業打基礎、增加含金量;反對者說學校如此是利用公家的錢,讓日後少數“精英”提前享受貴族生活,浪費資源。

作為眾矢之的,朱崇實18日首次就“高爾夫事件”接受媒體采訪。朱崇實表示,國內的高等教育缺少精英教育,廈大開設高爾夫課程“也許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認識壹種文化,掌握社會交往技能,對他今後邁出校門可能是有好處的,說白點,開設這門課的初衷在於我們想盡所能為學生創造全面發展的條件”。

這壹說更激起眾人的情緒,更多聲音討伐朱崇實的“精英教育論”。有人批評朱崇實是偽精英意識在作怪,是沒有文化的虛偽包裝;更有人將廈大開高爾夫課程事件指責為“中國教育界本年度最大醜聞之壹”。

專家觀點

趨附社會現實是糟蹋大學

王曉明(上海大學教授)

我並不相信,這些大學的校長就這麽無知。他們所以批準開設這樣的課程,大概還是出於對社會現實的理解:今日中國,壹個人能否成為精英,常常並不取決於他在知識、胸襟、理解力、想象力、創造力、溝通和組織能力等方面的表現,而是取決於他的社會關系,用壹個流行詞來說,就是他的“人脈”。人脈者,認識許多有權、有勢、有錢之人也。這裏,就用得著高爾夫球了,壹邊打球,壹邊東張西望,看到真像有錢有權之人的,就湊上前去,由搭訕而熟悉,由熟悉而生友情,由友情而……高爾夫球課程的吸引力,其實是在這裏。

應該說這樣的對現實的理解,並非十分荒唐,別的不說,那些被揭露出來的官商勾結的醜聞,就說明了“人脈”與“精英”的緊密聯系。但是,這畢竟是壹種醜惡的現象,堂堂大學,不在課堂上培養對於這種醜惡的蔑視和批判意識,反而開設課程來迎合和鼓勵年輕人對這現實的趨附之心,未免太自賤了。這裏所反映的,其實是壹種面對現實的不自覺的麻木,壹種魯迅所說的“奴才”意識。“精英”雲雲,扯淡而已

  • 上一篇:清末新政的改革內容
  • 下一篇:去香港購買化妝品要註意些什麽?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