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指出,資產證券化業務的本質是用資產信用代替主體信用,而借助區塊鏈科技,技術互信可以代替機構互信,這使得區塊鏈科技滿足了資產證券化業務場景的需求。基於此,交通銀行推出了國內首個區塊鏈資產證券化平臺——“鏈融”。陳偉還表示,區塊鏈科技還將在促進長三角壹體化和上海建設國際資產管理中心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效率+信任”的問題需要解決
《第壹財經日報》:雖然很多銀行對區塊鏈進行了探索和研究,但最終落地的項目很少。妳認為區塊鏈技術難以落地的原因是什麽?
陳巍:由於區塊鏈主要采用聯盟鏈技術,銀行在探索區塊鏈技術在具體業務中的應用時,主要面臨以下四個問題:
首先是安全。商業銀行是整個金融體系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參與者,對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特別高。在新技術的應用中,安全要求是最重要的,必須滿足。由於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仍處於探索階段,這可能會影響區塊鏈技術在具體業務中的應用。
第二是效率。在去中心化的設置下,所有節點到達* * *知識和處理數據都需要大量的時間,目前很難有效兼顧業務效率。銀行的壹些傳統業務場景,如支付、轉賬、匯款等,對時間效率和數據存儲的要求較高,因此區塊鏈技術與這些業務場景的結合仍有壹定難度。
第三是跨機構知識。聯盟鏈需要聯盟各方的壹致同意,這和促進鏈的形成和擴展是壹樣的。然而,在實際的業務推廣過程中,不同的組織對區塊鏈的理解和對聯盟鏈的需求各不相同,這就給協調和推廣帶來了困難。
第四是經濟成本。區塊鏈的應用對銀行的技術開發能力要求很高,同時也需要大量的軟硬件資源。比如聯盟鏈需要部署節點,形成* * *識別算法等壹系列服務;銀行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進行發展。這些投入可能不會在短期內直接產生可見的經濟利潤,成本和收益之間會出現跨期錯配。任何金融機構,無論上市與否,都會面臨當期考核的問題,使得當期成本和收益的滯後性存在壹定的矛盾。
當然,盡管有這四大矛盾,很多銀行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不斷摸索。可以說,在這方面,交通銀行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在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上,尤其是在資產證券化領域,走在了行業前列。
陳偉:效率是時間問題,信任是安全問題。
關於效率問題,結合交行的探索和實踐,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解決:壹是通過鏈條上智能合約的自動化,提高業務流程的效率;第二,研究高性能公鏈技術,滿足並發事務下的計算和存儲能力;第三,借助雲計算,可以利用雲的存儲能力提高效率,降低經濟成本。
解決信任問題的方法主要有三種:壹是參與者上線前必須簽訂協議,避免業務開展過程中因達不到* * *知識而導致效率降低、難以落地的情況;其次,采用數字簽名和非對稱加密技術,在上傳數據前對數據進行加密,保證只有授權方才能看到數據,實現數據權限的控制;第三,區塊鏈技術使用分布式賬本,實現數據不可篡改,同時可追溯,保證鏈上所有參與者對數據保持高度信任。
推進長三角資產資金“同城化”
《第壹財經日報》:交通銀行在探索區塊鏈場景方面有什麽特點和亮點?
陳偉:目前市場上有很多關於區塊鏈使用場景的討論。就區塊鏈授權融資而言,資產證券化業務是最合適的方案之壹。基於在資產證券化市場的實踐探索和先發優勢,交通銀行自2016開始嘗試探索區塊鏈在資產證券化業務場景中的應用,並於2018正式發布國內首個區塊鏈資產證券化平臺——“鏈融”。平臺獲得了兩項技術專利――基於智能合約的跨機構流程解決方案和基於智能合約的Fabric區塊鏈管理方案,獲得了2018上海金融創新成就獎和《中國銀行家》十大區塊鏈應用創新獎。
資產證券化業務參與機構多,發行周期長。同時,交易結構復雜。如何使業務更有效率需要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區塊鏈技術具有去中心化、透明、* *享受、不可篡改四大特性,這意味著區塊鏈技術可以與資產證券化完美結合。
從業務本身來說,資產證券化業務的本質是以資產信用代替主信用;同時,借助區塊鏈技術,技術互信可以替代機構互信,這使得區塊鏈技術與資產證券化業務完美契合。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系統中所有數據信息的公開、透明、不可篡改、不可偽造,無需第三方背書,還可以追溯信息。
《第壹財經日報》:在實踐中,區塊鏈科技如何賦能資產證券化業務?
陳偉:在“鏈融”平臺上,借助區塊鏈技術,通過數字指紋將基礎資產和最佳調整後的報表永久存儲在鏈中,借助區塊鏈的透明、* * * *享受、不可篡改等特性,解決資產證券化業務眾多參與方之間的互信問題,實現信用穿透;通過壹些算法,實現了鏈上文件的加密保護,有效緩解了信息泄露的風險。
同時,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也降低了壹些維護成本和系統運行的壓力。自亞洲首個信貸資產證券化項目“交銀2018壹期個人住房抵押貸款資產支持證券”發行以來,截至目前,交行通過該平臺已發行項目規模約7800億元。我們也壹直致力於推動更多優質的發起機構、專業投資者和資產證券化生態系統的其他用戶,如國電電力。
“鏈融”是“金融創新聯合實驗室”的孵化成果,是交通銀行前中後臺聯動的產物。前期研發,業務部門以市場敏感度牽頭整個項目,中後臺部門配合。區塊鏈技術應用後,我們不斷與時俱進,叠代升級系統。
除了交行為R&D內部協作,交行還率先建立了資產證券化業務生態圈——“陸家嘴資產證券化聯盟”。* *通過與同行的合作,培育和發展生態系統體系,這也是交行社會責任和實現社會價值的體現。
《第壹財經日報》:除了為銀行具體業務賦能,區塊鏈科技還能為銀行參與“長三角壹體化”、服務上海建設國際資產管理中心提供哪些幫助?
陳偉:區塊鏈技術在資產證券化業務場景中的應用,實際上縮短了資產持有人和基金持有人之間的信息距離,也打破了行政區劃的界限。在區塊鏈科技的幫助下,“鏈混”平臺的所有參與者都達成了對資產和價格的理解。比如上海的資產可以匹配從江蘇接收的資金,這在壹定程度上促進了長三角地區資產和資金的“同城化”。
同時,區塊鏈科技也可以幫助上海建設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建設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就是要吸引大量的海外基金或基金管理機構來上海。只有提供豐富的優質資產可供選擇,海外基金或機構才能不被落下。資產證券化業務在國際市場上已經比較成熟,規模也很大。相比之下,資產證券化業務在中國仍處於發展階段。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外資進入中國投資壹些國內優質資產,“鏈融”平臺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總的來說,區塊鏈科技與上海的長三角壹體化建設、自貿區建設、全球金融科技中心、資產管理中心密切相關,也將為服務國家戰略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來源:中國商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