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壹般,評價企業經營環境主要涉及以下五方面:政企關系、法治環境、稅費、金融服務、外部環境。這五項指標綜合影響著企業的經營環境,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今天,我們與企業***同學習評價企業經營環境的前兩個方面:政企關系、法制環境。
壹、政企關系如何影響企業經營環境?
政企關系對企業經營環境至關重要,是否有簡化的行政審批,是否有適當的行業準入門檻,政府幹預是否減少,是否有保駕護航的企業登記註冊審批手續都影響著壹個企業乃至整個行業的發展。
1.是否有簡化的行政審批。行政審批是指行政機關(包括有行政審批權的其他組織)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出的申請,經過依法審查,采取“批準”、“同意”、“年檢”發放證照等方式,準予其從事特定活動、認可其資格資質、確認特定民事關系或者特定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行為。簡化的行政審批,能夠減輕企業負擔,尤其是能夠為民營企業松綁,優化了企業的經營環境。
2.是否有適當的行業準入門檻。行業準入門檻是指進入該行業所需要具有的要求和條件,例如政策條件、資金條件、技術條件等,不同行業的行業準入門檻有所不同。適當的行業準入門檻有利於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為企業良好的經營環境提供行業保障。
3.政府幹預是否減少。政府幹預是指政府對國民經濟的總體管理,體現壹國政府特別是中央政府的經濟職能。它是國家在經濟運行中,為實現總量平衡,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協調增長,而對貨幣收支總量、財政收支總量、外匯收支總量和主要物資供求的調節與控制。主要表現為:國家利用經濟政策、經濟法規、計劃指導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對市場經濟的有效運作發揮調控作用。減少政府幹預有利於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優化企業經營環境。
4.是否有保駕護航的企業登記註冊審批手續。壹般情況下,企業登記註冊需要以下程序:企業名稱預先登記,領取企業名稱,銀行開臨時賬戶入資,會計師事務所出驗資報告,前置審批,工商註冊登記審批,頒發營業執照,公安局刻制公章。審批“瘦身”意味著時間縮短、程序減少、企業註冊成本降低,有利於企業在當地落戶。
二、法制環境如何影響企業經營環境?
良好的法治基礎對企業經營環境十分重要,企業合同的履行情況是否受到監督、企業的知識產權是否受到有效保護都直接關系到企業能否健康發展。
5.企業合同的履行情況是否受到監督。合同又稱為契約、協議,是平等的企業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合同作為壹種民事法律行為,是當事人協商壹致的產物,是兩個以上的意思表示相壹致的協議。只有當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合法,合同才具有法律約束力。依法成立的合同從成立之日起生效,具有法律約束力。企業合同履行普遍受到監督,有利於企業之間的良性競爭,有利於凈化競爭環境。
6.企業的知識產權是否受到有效保護。知識產權也稱其為“知識財產權”,指“權利人對其所創作的智力勞動成果所享有的財產權利”,壹般只在有限時間期內有效。各種智力創造比如發明、文學和藝術作品,以及在商業中使用的標誌、名稱、圖像以及外觀設計,都可被認為是某壹個人或組織所擁有的知識產權。知識產權的有效保護有利於鼓勵企業創新,形成良好創新創優氛圍。
[相關鏈接]:哪些情況屬於侵犯企業及經營者財產、人身安全?主要包括故意非法地將企業財產據為已有,或者故意傷害企業人員。包括:搶劫;盜竊;搶奪;詐騙;聚眾哄搶財物;侵占;職務侵占;挪用資金;挪用特定款物;敲詐勒索;故意毀壞財物;破壞生產經營等。
如今存在哪些侵犯知識產權、技術和品牌的現象?主要有假冒註冊商標、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非法制造或者銷售非法制造註冊商標標識;侵犯著作權、銷售侵權復制品;假冒專利;侵犯商業秘密。(待續)
綜合知識
如何評價企業經營環境?
編者:壹般,評價企業經營環境主要涉及以下五方面:政企關系、法治環境、稅費、金融服務、外部環境。這五項指標綜合影響著企業的經營環境,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昨天,我們同企業***同學習了前兩個因素:政企關系、法制環境。今天,我們將***同學習以下兩個因素:稅費,金融服務。
壹、稅費知多少
1.稅和費的區別是什麽?
稅收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利,按照法律規定的標準,參與社會產品的分配與再分配。其特點是: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
費用的收取應遵循有償原則,服務收費,不服務不收費。政府收費壹般有兩種:規費(註冊費、牌照費)和使用費(高速公路收費)。
2.企業的法定稅負有哪些?
法律規定的稅種,目前我國分為流轉稅、所得稅、資源稅、財產稅、行為稅五大類。中國現行的稅種***18個種,分別是: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印花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車船稅、船舶噸稅、車輛購置稅、關稅、耕地占用稅、契稅、煙葉稅。
二、“三個有利於”——金融服務如何影響企業經營環境
1.良好的金融服務有利於企業發展。這種金融服務不僅來自政府,也來自社會。良好的金融服務,壹能增強企業融資環境和資金管理水平;二是能更好地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從而反過來優化企業經營環境。政府與社會為企業提供包括融資投資、儲蓄、信貸、結算、證券買賣、商業保險和金融信息咨詢等多方面的服務。
2.正常渠道的銀行貸款有利於企業創新。穩定的資金鏈能夠減少企業後顧之憂,有利於企業投入創新。此外,正常渠道的銀行貸款本身具有兩大優點:壹是費用少,二是資金來源穩定。相對於其他融資工具,銀行貸款是成本最低的壹種,其利率要根據具體的情況而定。銀行實力雄厚,資金充足,資金來源穩定,可及時向企業提供資金滿足企業融資需求。
3.正規渠道的融資有利於企業發展。融資是指協助企業的資金來源,主要包括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兩個渠道。適當的融資有利於為企業註入新生命,助企業發展壯大。
[相關鏈接]:內源融資與外源融資
內源融資主要是指企業的自有資金和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資金積累部分。
外源融資即企業的外部資金來源部分,主要包括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兩類方式。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的區別主要在於是否存在融資中介,間接融資是指企業的融資是通過銀行或非銀行金融機構渠道獲取,而直接融資即企業直接從市場或投資方獲取資金。融資借款的年利率壹般在7% -12%左右。(待續)
如何評價企業經營環境?(三)
編者:壹般,評價企業經營環境主要涉及以下五方面:政企關系、法制環境、稅費、金融服務、外部環境。這五項指標綜合影響著企業的經營環境,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評價企業經營環境的又壹重要因素:外部環境。
壹、企業的外部環境包括哪些?
壹個企業,無論其行業與規模,都會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壹般來說,企業的外部環境指是人力資源供應、市場需求、過度競爭、技術服務、地方保護主義、經營活動、行政性限制。
二、外部環境如何影響企業經營環境?
1.人力資源供應是否穩定。人力資源供應可以分為內部供應和外部供應兩種。最常見作為人力資源供應來源的是企業內部的現有員工,如晉升、調用等。外部供應的變動不受企業控制,也無法時時跟蹤。
穩定的人力資源隊伍,有助於培育優秀的企業文化、提高員工的忠誠度,形成員工和企業同步發展的良性循環,可以激發員工參與管理的積極主動性,提高工作效率和組織績效。
2.市場需求是否旺盛。這裏所說的需求是指企業所在地區和行業的市場需求。市場需求是消費者需求的綜合,指的是壹定的客戶在壹定的地區、時間、市場營銷環境和市場營銷計劃下對願意且能夠購買的數量。
市場需求的最基本構成要素有兩個,即購買的欲望和足夠的支付能力,兩者缺壹不可。
3.是否存在過度競爭。需要指出,過度競爭是指“沒有贏家”的市場競爭狀態,參與競爭的任何壹家企業都不能盈利,包括未來的盈利希望。其判斷標準,壹是企業過度進入該產業,二是產業中過度進入的企業長期不能從該產業中退出。
適當競爭有利於企業與行業的發展,但是過度競爭則是害人害己。任何壹個想要做強做大的企業,都要規避過度競爭。避免過度競爭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企業壹要避免產品的同質化,尋求差異化經營;二要調整競爭策略,避免惡性的價格競爭。
4.是否擁有良好的技術性服務。技術性服務是指擁有技術的壹方為另壹方解決某壹特定技術問題所提供的各種服務。技術服務確立的壹種特殊的知識型勞務關系,受托方提供的是壹種可重復性的智力勞動。
技術服務是現代工業經營管理的壹個重要環節,它有利於用戶提高使用機械產品的技術經濟效果,也有利於企業本身提高產品質量和改進產品結構,並為擴大市場銷售等經營決策提供依據。
企業需要的技術服務主要包括7個方面:信息服務、技術文獻服務、培訓服務、安裝調試服務、維修服務、供應服務、檢測服務。
[相關鏈接]:市場需求有哪些狀況?
市場需求是開展市場營銷各項工作的根本。根據需求水平、時間和性質的不同,可歸納出八種不同的需求狀況:負需求、無需求、潛伏需求(企業可將潛伏需求變為現實需求,擴展業務)、下降需求、不規則需求(如同種商品在壹年不同季節的需求)、充分需求、過量需求、有害需求(是指市場對某些有害物品或服務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