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轉碼技術的發展及不斷增加的需求與廣播電視數字化進程密切相關,目前轉碼技術的主要應用領域是數字電視廣播和數字媒體前端處理。 “其實,多解碼芯片的應用只是在‘看’節目上應用,它讓設備可以支持多種類型的信號源。”富士通市場經理黃自力指出:“但有時有些場合只需要壹種信號源,比如有線電視的前端,最好采用同壹格式播出節目,這時候就需要將壹部分節目的格式進行轉換。”
當前大量數字視頻節目為MPEG-2格式,而許多新的播放設備為提高傳輸和存儲效率而采用諸如MPEG-4\H.264 \Real\VC-1\AVS等高級數字編解碼格式,因此源於MPEG-2的轉碼技術已大量采用,而對與此相關的高清晰度轉碼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是實時轉碼技術及其實現手段的提高。
另外,在硬盤錄像機裏,在MPEG-2格式時候占用硬盤空間太多,壹部高清電影要占8G左右的硬盤空間,這就需要轉成更高壓縮比的H.264格式,從而擴大容量,節省硬盤的投入成本,同時也可以降低整機的重量和體積。像富士通的MB86H52就可以在保證節目質量不變的情況下,最大達到5倍的容量擴展。
還有壹些場合下,比如利用網絡來傳輸節目,MPEG-2就需要占用較大的帶寬,如果帶寬有限,就可以將MPEG-2的信號轉成H.264的信號,用較小的帶寬來進行傳輸,並且還可以進壹步利用視頻轉碼處理器降低H.264信號的碼率,使之能夠適應網絡的傳輸。
轉碼技術將用來滿足更廣泛領域的數字視頻多制式轉換需求,不僅應用於包括視頻廣播轉碼、媒體網管、多會議單元 、醫療影響和視頻監控等商用產品中,而且也將用於包括數字媒體適配器、高清視頻會議終端、高級數字機頂盒、IP視頻電話和高清網絡攝像機等消費類產品。在商用產品中轉碼技術支持更高密度非常必要,而在消費類產品中轉碼技術的單片高性價比則必需。
黃自力也指出:“轉碼設備的應用市場還是很大的,新的應用還將被不斷開發出來。”
當今視頻娛樂市場以內容為王,能夠實時轉換任意格式的視頻內容是未來市場發展的壹個核心趨勢。即使不被眾人所了解,但是視頻轉碼技術必將得到廣泛的使用。視頻轉碼是指將某壹視頻格式轉換為另壹視頻格式的過程,通常都是先將視頻暫時解碼,然後重新編碼成需要的格式和數據編碼速度。
IDC分析指出了三種主要的轉碼需求:不同視頻格式間的轉換,例如從MPEG-2或者MPEG-4轉到H.264;內容傳輸,改變比特率滿足不同網絡帶寬或者設備播放速度的需求;清晰度,將高清視頻轉為標清甚至更低的清晰度,後者反向處理。典型的例子是,為了進行編輯並將信息上載到網站(例如 YouTube)而將視頻從攝像機傳輸至 PC 的應用。視頻數據傳輸時,代碼轉換也正在進行;例如從攝像機(AVI 格式)到 PC(用於編輯的 MPEG-2;用於存儲的 MPEG-4)再到網站(H.263/H.264/Flash/等)。如果要在 PC 上觀看網站上的文件,則需再次執行代碼轉換使其能在 RealPlayer 或 Windows Media Player 上播放。
數字視頻壓縮已成為壹種幾乎在各種類型的視頻應用中都非常重要的技術。隨著媒體融合的趨勢不斷發展,壓縮和互操作性能將變得越來越重要。 DVD、HDTV、視頻電話/電信會議和最近出現的視頻監視系統是最著名的幾個數字視頻應用。不過,這些產品的系統級技術各有不同的歷史背景,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的壓縮算法。數字視頻市場中的標準數目大幅增長,特別是在該市場引入了H.264(MPEG-4 Part 10)AVC(高級視頻編碼)和WMV9等新型編解碼器後。同時,負責視頻系統設計的工程師們仍必須與僅支持幾種舊標準(如H.261、H.263、MPEG-2或MPEG-4 part 2)的傳統設備打交道。但在某些應用中,該設備必須具備與集成了最新算法的新型設備進行互操作的能力。 算法的開發也是壹個富於挑戰性的難題。當功能更強大的新算法被開發出來並被標準化之後,還必須保證它們與原有算法兼容,這是壹個令人生畏的任務,因而,必須開發出壹些強大的通用轉碼(transcoding)方案。 知識產權方面的問題甚至更加復雜。盡管許多視頻編碼算法(如MPEG-2、MPEG-4、H.263和H.264)是公開的標準,但其它壹些算法(如On2和Real Video)卻是專有的。專有算法有時也可以成為標準算法。例如,起初為專有算法的WMV9最終因被SMPTE協會采納而成為公***的VC1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