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知識產權保護 - 塑料制品行業前景如何?

塑料制品行業前景如何?

中國塑料制品行業現狀及市場前景分析

發布日期:(2006年6月27日)

-

據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預測,未來幾年塑料制品總產量每年將增長10%左右,到2005年塑料制品總產量將超過2500萬噸,產品品種、功能、質量和應用領域都將發生重大變化。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理事長廖政品近日表示,塑料制品行業是近年來輕工行業發展較快的行業之壹,增速保持在10%以上。國民經濟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對塑料制品的需求顯著增加。據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統計,2002年,塑料制品行業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國有及非國有獨立核算工業企業7480家,工業總產值2408.48億元,同比增長17.66%,占輕工業總產值的10.4%,總產值位居全國前列產品銷售率達97.45%,高於輕工行業平均水平。2002年塑料制品業銷售收入2302.8億元,同比增長1535438+0%。利稅達到181.1.5億元,同比增長17.43%;利潤總額6543.8+009.82億元,同比增長22.05%。值得註意的是,雖然近年來塑料制品行業呈現穩定增長態勢,但從單個企業來看,企業經濟增長明顯不平衡,兩極分化。現狀、問題、差距1。整體裝備水平較低,技術相對落後。近20年來,中國塑料工業加快了技術改造的步伐,不斷更新設備。除了幾十家大型國有塑料企業集團,大多數塑料加工企業正在使用的設備中,約有20%是高能耗、低產能的設備,本應淘汰,但由於各種原因仍在使用。

2.產品結構不合理,中低檔產品多。中國塑料工業的整體水平與發達國家還有相當大的差距。部分產品產能相對過剩、產品結構不合理的矛盾,表現為中低檔產品多,高檔和缺失產品少;壹般技術產品多,高科技、高附加值產品少。由於缺乏宏觀調控,企業盲目上生產線,部分企業開工率不足。比如短短幾年,100多家企業投產了上百條生產線,造成供大於求;中低檔長線產品生產嚴重過剩,如編織袋、壁紙等產品;壹些高端產品仍大量進口,如鞋用人造革、香煙包裝用BOPP薄膜、4-6微米電容器薄膜、復合包裝用新基材和許多工程塑料制品。

3.科技投入不足,開發能力弱,自主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塑料產品少。多年來,中國培養了大批塑料加工專業人才,湧現出壹批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的優秀企業家和管理人才。它們在塑料制品工業的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全行業共花費6543.8+000多億美元(從6543.8+0993年到2000年為6543.8+035億美元,折合6543.8+065.438+02億元,平均每年6543.8+05億元)購買和引進大量國外技術和設備,生產出具有國際水平的產品。這首先是因為就整個行業而言,科技投入不足。其次,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的比例較低,只有20%左右。壹些企業把技術進步的希望寄托在不斷的購買和引進上,長期無法立足於自主研發。

4.大中型塑料企業少,中小企業多。部分產品未能形成集約化規模。由於塑料加工企業可以在單臺機器上生產,很多產品適合分散、小批量、多品種生產,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很多小規模的加工企業。但是,小企業存在著信息不靈、產品技術含量低、簡單重復生產等弊端。目前,雖然年產萬噸以上的大中型產品加工企業數量眾多,少數企業的產品代表了行業的最高水平,占據了國內市場的相當份額,並獲得了名牌產品的稱號,但這些大中型產品加工企業的規模與國外同行業企業相比,仍然明顯偏小。現有佛山塑料、河北寶碩、常州塑料、浙江東南、申達集團、煙臺萬華、蕪湖海螺、江蘇三笑、大連實德、江陰模塑、浙江宏達、新疆天業、無錫大星、福建亞通、湖北樂凱、湖南安蘇、山東蘇三、安徽天安、安徽國豐、明達塑料(廈門)、廣東楊光、四川川。但是除了大連實德和蕪湖海螺,其規模還是不如國外的壹些大公司。另壹個例子是PVC管。2000年全國共有200多家工廠,總產量超過100萬噸,其中產能超過1萬噸的企業有20多家,占總產能的60%。只有華亞、樂凱、亞通、陸川等。產量超過數萬噸,而日本的PVC塑料管材產量約為55萬噸,其中包括水水化學和三菱化學的產量。在中國,不僅有生產管材的企業,還有數萬噸的農膜生產企業,如河北寶碩、濟南蘇三等。

5.地區發展不平衡,差距擴大。就區域而言,塑料行業發展不平衡,東南沿海與西南、西北地區差距拉大。南方地區比北方地區發達,沿海地區比內地發展快。特別是我國西部地區相對落後,人均產出和消費都遠遠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沿海塑料工業快速發展的經驗表明,塑料工業的發展速度與本地區石化原輔材料工業和塑料加工機械制造業的發展有關,也與周邊經濟環境和外貿進出口有關。廣東、浙江、江蘇、山東四省是中國塑料工業發達的省份。這些地區的塑料制品加工企業無論是數量還是在制品產量都位居全國前列。據統計,廣東省從事塑料制品生產的企業4484家,山東省2353家,浙江省5795家,江蘇省3666家,四省加工企業16298家,占全國總數的47.62%。從塑料制品的區域分布來看,廣東、浙江、江蘇三省占全國塑料制品的55%以上,廣東省占全國塑料制品的26%。6.國內原料緊缺,需要大量進口1998年65438+676萬噸五大國產合成樹脂,當年進口962萬噸五大國產合成樹脂;從65438到0999,合成樹脂進口量飆升至1119000噸,成為史上進口量最大的壹年。2000年,合成樹脂產量為654.38+00.8萬噸,比上年(842萬噸)增長22%。2000年,我國合成樹脂表觀消費量為265438±0.96萬噸,比上年增長65438±0.05%。在工程塑料產品的生產中,所用的合成樹脂原料更多依賴進口。2000年我國通用工程塑料消費量為32萬噸,占塑料制品總產量的1.1%,市場需求潛力巨大。甚至很多品牌的通用樹脂,如PE、PP、PVC、PS、ABS都要大量進口,如PE80、燃氣管道用PE100、PPR管道專用原料、BOPP膠片用PP專用料等。特別是我國每年使用的100萬噸ABS樹脂,90%依賴進口。前景、重點和新點農用塑料(包括農用薄膜和節水農業裝備)和土工合成材料仍占有重要地位,將得到進壹步發展;包裝材料和塑料建材將是塑料工業快速增長的主要領域;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工程塑料制品和復合材料,其生產和應用領域將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而不斷擴大;管材、型材、壓延制品、雙向拉伸材料和薄膜等幾種產品的生產將逐步向經濟規模發展;為了保護臭氧層,在泡沫塑料生產中進行無氟技術改造;為了減少環境汙染,我們將加強回收廢塑料和降解塑料的研究和開發;為了增加塑料產品的品種,提高產品的檔次,必須重視塑料機械和模具的設計和制造。據預測,未來幾年塑料制品總產量每年將增長10%左右,到2005年,塑料制品總產量將超過2500萬噸,產品品種、功能、質量和應用領域都將發生重大變化。

發展、措施和建議

1.搞好企業結構調整和重組。

2.依靠技術進步,提高裝備水平,促進產品結構調整。

3.開發產品新的應用領域,拓展新的市場。

4.靈活運用市場機制,開發價廉物美的新產品。

5.實施行業管理,發揮行業協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6.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加快行業發展。

  • 上一篇:阿裏狗註冊過商標嗎?還有哪些分類可以註冊?
  • 下一篇:淘寶店鋪侵犯商標權怎麽申訴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