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知識產權保護 - 譚文華的人物事跡

譚文華的人物事跡

“百億光伏”領軍人

在錦州的地面上,譚文華是個多少帶點神秘色彩的人物。譚文華與“光伏”這個詞會在許多正式和非正式場合頻繁出現,在傳媒如此發達的今天,媒體上卻難覓他的蹤影。據他講,幾年來,他和他的企業還沒有接受過壹次正式的采訪。所以,當譚文華終於接受本次采訪時,筆者多少有些“殊榮”感。

何以如此?高質做事,低調做人,是他的信條,這在常人看來,多少有些過。同時,個人與企業生存方式的多樣化,又使他這種“個性”成為可能。

陽光能源等七家公司的董事長譚文華,高高大大,和善儒雅,言語不多,從不張揚。也正是這種低調務實縝密的內在氣質,深得員工和周圍人的信賴以及海外合作者的贊賞。他和他的600名員工今年創下12億元的銷售收入,納稅近億元,勞動生產率人均200萬元。譚文華和他的屬下無疑在開掘壹座金山,而這座金山至今只開掘了壹角。

何謂光伏

地球上的傳統能源早晚有壹天會用完,而陽光將永恒地照耀著我們,將陽光用半導體材料直接轉化成電能,即為光伏。光伏這壹綠色能源已成為全球***同關註的課題。日本推行“新陽光計劃”,德國在搞“百萬屋頂”行動,政府以數倍價格收購民間太陽能發電,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美國正在效仿。

我國於2006年發布過壹個《可再生能源法》,承諾2010年太陽能光伏累計裝機容量達450兆瓦。據此推算,未來幾年的光伏成長率將達到38%,壹個龐大的產業橫空出世。在光伏產業的鏈條中,矽錠矽片產能缺口達50%,譚文華就是生產這個矽錠矽片的。當這個龐大缺口被人們普遍認識到了的時候,譚文華已經占據了國內這個產業的制高點:產品獲國家免檢證書,售價同行業最高,且供不應求,全部自主知識產權,產量居國內第二,產品50%外銷。

機遇是抓到的

機遇需要發現,抓住了才是妳的。譚文華是走了壹大圈才與光伏相遇的。

1993年,37歲的譚文華就任原壹五五廠廠長。譚文華壹上任就做了壹件大事:他主持改造的電弧法石英坩堝生產線被列入國家火炬計劃,通過消化引進設備自主研發出了16英寸、18英寸坩堝生產設備,填補了當時國內空白,產品獲國家新產品獎,也是靠了這個新產品,延續了壹五五這個大廠的生存。

2001年,作為新華石英玻璃集團董事長的譚文華又做了第二件大事,將生產石英玻璃的設備出讓給世界500強的法國聖戈班公司使其落戶錦州,譚文華的企業因此成了空架子。考慮到譚文華做出的犧牲,市委曾兩次安排他到政府部門任職,均被他謝絕了。他知道,他最適合的崗位在企業,他離不開那些還沒有得到妥善安置的職工,必須繼續帶領他們創業。他提出壹個新的目標:三年再造壹個新華石英集團!靠什麽造?他看準了單晶矽。當年研制設備生產的坩堝就是生產單晶矽的專用裝置。

日本金屬再生株式會社董事長仁村利尚要在中國尋求合作夥伴發展太陽能產業。仁村利尚講得十分興奮,他說未來中國所有的沙漠都將鋪上太陽能電池,代替傳統的煤核發電。日方描述的藍圖雖然浪漫得難以置信,但譚文華還是從中悟到了單晶矽的巨大商機。

2001年,與日方合資的新日矽公司成立,用已有的2臺和日方提供的6臺單晶爐生產單晶矽錠。

2002年,與香港佑昌公司合資的華昌矽公司成立,擴產單晶矽錠。

到了2003年,年產值已達3700萬元,合資前的新華石英集團年產值是3600萬元,譚文華帶領職工真的三年再造了壹個新華石英集團。

2003年,國有資產退出,譚文華等17人買了國有股權,轉制為民營控股的合資公司。

2004年,又創辦華日矽公司。這壹年,伴隨著國際石油緊張和對綠色能源的迫切呼喚,太陽能電池產業突然大好起來,越來越光亮。

2005年,佑華新能源公司、錦州陽光能源公司又相繼成立。

至此,譚文華麾下已擁有五家公司,主要設備由兩臺單晶爐發展到100臺,已引進8臺線切割機,產品由拉制矽錠延伸到切片,自主研發的切片技術已占據國內制高點。

扛旗“百億光伏”

身為市人大常委的譚文華當然不會忘記自己的社會職責,在十三屆四次人代會期間,他聯名10名代表鄭重提交了關於在“十壹五”期間打造我市百億光伏產業的議案,建議抓住難得的機遇,舉全市之力,在“十壹五”期間形成百億光伏產業。

議案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認可。2006年8月24日市長辦公會決定,實施打造我市百億光伏產業基地工程。原市長劉誌強(現任市委書記)親自任指導小組組長。市政府就此開了三次會,都是劉誌強市長親自主持,還就此下發了兩個文件。

譚文華深知,此舉無疑是給自己加了壓,搞好搞壞已不是個人的事了,錦州百億光伏的領軍重擔已歷史性地落到自己肩上。

百億光伏的實現,將對錦州的工業結構產生重要影響。

經常有人反饋:佟書記在會上表揚妳了,劉市長在會上表揚妳了……譚文華只是淡淡的壹笑。譚文華依然是那個低調的譚文華,譚文華更多感受到的是壹種責任,壹個新興產業扛旗人的責任。他還想說,要感謝市委、市政府對這個產業的巨大支持。

“三年大變樣、十年大振興”的方略使譚文華振奮不已。他對分管工業的孫東克副市長說,市裏提出“三年工業倍增”,那我這塊兒就壹年壹倍增吧。他說到了也做到了。2004年5700萬元、2005年2.1億元、2006年7億元、2007年12億元。三年21倍!

今年,又開工三個投資億元以上的大項目,三個項目都將明年投產,屆時可新增產值30億元。西海工業區的光伏產業園已開工,預計2010年他這壹塊可實現產值80億元。

躲鏡頭不愛接受采訪的文華卻每天必看四份報紙,出差耽誤了要“補課”。他麾下的企業大概是錦州惟壹市級黨報進班組的民企。

文華看讀書,讀經濟學方面的書,文華還酷愛籃球。到陽光能源公司看看,妳會驚嘆錦州會有屋裏屋外打理得這麽幹凈的企業。

他覺得,在企業管理上壹定要體現出壹種人本色彩,要讓員工感到雖然工作在民企,但也是企業的主人,貢獻多的會得到相應的回報。公司裏比總經理收入還多的是從西安聘請來的博士。除規定的三險壹金外,還給職工上了意外傷害險。

譚文華學習國外的麥當勞不設保潔工,顧客自理,公司食堂只配飲事員,員工自己收拾,由此培養員工的文明習慣。每餐每人壹只水果就放在那,不會有壹個人多拿。他還安排到過國外的銷售部長給全體員工講美國的文明習慣。他認為,文明的員工才能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

金山剛剛開掘了壹角,作為錦州光伏的領軍人自然會不得壹日清閑,因為他要讓陽光照到更多的地方。

  • 上一篇:蘇州市 金閶區和虎丘區是壹個地方嗎?
  • 下一篇:騰訊在研芯片曝光,定制芯片時代誰將獲利?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