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電動汽車、智能手環………這些名字妳可能並不陌生。隨著科技的進步和自動化水平的不斷提高,鋰電池越來越廣泛地應用於生產和生活的各個領域。
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統計,中國已成為全球鋰電池發展最活躍的地區。2016年,中國鋰電池市場規模約為1115億元,動力鋰電池需求605億元,同比增長65.8%。2020年動力電池需求量將達到2015年的5倍。
雖然我國電池產量世界第壹,但是單位產能利潤卻低於日本。針對電池行業高產量低收益現象,原因在於我國缺乏自主知識產權。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鋰電池的核心原材料及部件水平、制作工藝上都仍有壹定差距。
數據表明,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為153萬輛,預計2020年將突破500萬大關。可我國現在的電動汽車,電池續航能力可能從上海都跑不到蘇州。
未來新能源鋰電池市場廣闊這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對我國來說,高端電池還是占據少數,幾乎被日本和韓國所壟斷。首先,原因在於我國的裝備設備比較落後,無法制造出精細的芯片,所以在精密度上有所欠缺。其次就是核心技術的缺失,多數知識產權都掌握在日本手中,我們單位盈利較少。
不過由於鋰電池的特殊性,即使容量消耗殆盡最後也能變廢為寶。鋰電池的使用壽命有限,梯次利用廢舊電池可促進循環經濟。對於使用過的低容量鋰電池,可應用於低速車與儲能,待容量耗盡後可進行破碎分解,提取出有效物質,如錳、鋰等。而這些都是不可再生資源,可以起到循環經濟的作用。
作者簡介:貍小貓。意大利傳媒碩士。微博讀書簽約作者、簡書簽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