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神》為什麽受歡迎?輿論場出現頻率最高的壹個詞是現實主義。論劇情,《藥神》相比很多大片,並不跌宕起伏,高潮叠起,甚至有點簡單。但這部電影之所以勝出,是因為它足夠貼近普通人,尤其是癌癥患者及其家屬的生活,直戳這個群體隱秘而悲傷的痛點,能引起屏幕前觀眾的感情。它的流行成了理所當然的事。?
但是等壹下,關註人民群眾的現實生活,難道不應該是文藝工作者的職責嗎?或許,正是因為這份工作被遺忘了太久,最終進入正題的藥神被封印了。?
如今,眾所周知電影有兩個獲得高票房的利器:流量明星和狗血劇情。小花旦和小鮮肉,只要在鏡頭前擺幾張面癱臉,就能得到無數粉絲的瘋狂尖叫,並獻上錢包。玄幻、修仙、瑪麗蘇、霸道總裁,總有那麽幾部電影會讓觀眾懷疑人生,懷疑自己身處壹個怎樣的世界。正所謂物以稀為貴,藥神的成功離不開同行。?
但是,只用“現實主義”來解釋《藥神》的成功,未免過於簡單粗暴。不是每壹部關註現實的文學作品都能成為佳作。需要說明的是,《藥神》塑造了鮮活的人物形象,給觀眾帶來了細膩的情感細節,豐富了影片的血肉。?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永成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英雄。從前期的利益至上到後期的俠義相助,轉變過程有些生硬,但大體真實可信,讓觀眾感覺更加親切。主人公原型陸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對影片將他塑造成壹個對抗法律的個人英雄感到不滿。其實,這可能是電影創作者精心設計的壹場戲劇沖突,其意義在於讓觀眾更深刻地理解癌癥仿制藥面臨的倫理和法律困境。面對電影中年輕生命留下的黑白肖像,觀眾如何不黯然神傷,淚流滿面?這些都是壹個平淡的社會新聞所不能帶來的藝術效果。歸根結底,創作態度的嚴肅性和創作技巧的高低決定了壹部作品的好壞。《藥神》的成功也證明了中國觀眾的藝術鑒賞力。?
文藝作品可以引起大眾的關註、討論和思考,但並沒有直接解決實際問題的魔力。我們在贊美電影的時候,不妨回歸現實,關註壹下電影所涉及的問題在現實中的艱難進展。據《南方周末》報道,2014年3月9日,陸勇交了4.9萬元保證金後被取保候審,回到無錫。2013年,伊馬替尼(格列衛)進口專利到期,鄭達天晴、豪森藥業國產仿制藥上市。國產仿制藥的出現,壹定程度上消解了影片中描述的印度仿制藥市場。但仍有不少患者繼續服用印度藥,因為與200元壹顆的印度“格列衛”價格相比,幾千元的國產藥還是太貴,無法納入醫保範圍。?
但現實中也有很多優秀的現實主義電影在上映後推動了相關領域公共事件的解決,比如韓國電影《熔爐》。上映6天後,影片中涉及真實案件的嫌疑人全部落網。放映第37天,韓國公布了《性暴力特別法》(又稱《熔爐法》)修正案。可見,轟動過後,如何進壹步化解法律和現實下癌癥患者的困境,才是重中之重,也是藥神更大的價值所在。?
電影中的永成終於被釋放出獄了。也許這本身就是壹個轉機,預示著希望壹直在。正如網友所說,現實很艱難,但在向好的方向發展。難道醫療體制改革解決了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不是事實嗎?因為關系到人民的疾苦,所以要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因為道路艱難,所以要時刻抱著希望,只爭朝夕。
來源:論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