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有著悠久的交流歷史。早在古代,人們就通過簡單的語言和壁畫來交流信息。千百年來,人們壹直用語言、符號、鐘鼓、煙花、竹簡、紙質書等來傳遞信息。古代人的篝火、飛鴿和驛馬郵件就是這方面的例子。壹些國家的壹些原始部落至今還保留著敲鼓、吹號等古老的交流方式。現代社會,交警的指揮手語,航海中的旗語,不過是古代交流方式進壹步發展的結果。這些信息傳遞的基本方面依賴於人的視覺和聽覺。
19世紀中葉以後,隨著電報電話的發明和電磁波的發現,人類的通信領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實現了利用金屬線傳輸信息,甚至通過電磁波進行無線通信,使得神話中的“千裏眼”和“千裏眼”成為現實。從此,人類的信息傳遞可以脫離常規的視聽方式,使用電信號作為新的載體,帶來了壹系列鐵的技術革新,開啟了人類交流的新時代。
65438年至0837年,美國人塞繆爾·莫爾斯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壹部電磁電報。利用他自己的代碼,他可以把信息轉換成壹系列或長或短的電脈沖傳到目的地,然後再把它們轉換成原始信息。1844年5月24日,莫裏斯在國會大廈聯邦最高法院會議廳發出了人類歷史上第壹份電報,從而實現了長途電報通信。
1864年,英國物理學家J.c.Maxwel建立了壹套電磁理論,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並解釋了電磁波和光具有相同的性質,都以光速傳播。
1875年,蘇格蘭青年A.G .貝爾發明了世界上第壹部電話。並在1876申請了發明專利。1878年,相距300公裏的波士頓和紐約之間進行了第壹次長途電話實驗,並獲得成功。後來,著名的貝爾電話公司成立了。
1888年,年輕的德國物理學家H.R .赫茲用無線電回路進行了壹系列實驗,發現了電磁波的存在。他用實驗證明了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這個實驗在整個科學界引起了轟動,成為現代科技史上的壹個重要裏程碑,導致了無線電的誕生和電子技術的發展。
電磁波的發現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不到6年的時間裏,俄羅斯的波波夫和意大利的馬可尼分別發明了無線電報,實現了信息的無線電傳輸,其他無線電技術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1904英國電氣工程師弗萊明發明二極管。1906美國物理學家費森登成功開發了無線電廣播。1907年,美國物理學家特雷弗·萊斯特發明了真空三極管,美國電氣工程師阿姆斯特朗利用電子器件發明了超外差接收裝置。美國無線電專家康拉德於1920年在匹茲堡建立了世界上第壹個商業電臺。從那時起,廣播業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廣播成了人們了解時事的便捷途徑。1924年,瑙恩和布宜諾斯艾利斯之間建立了第壹條短波通信線路,1933年,法國克拉維爾建立了英法之間第壹條商用微波無線電線路,促進了無線電技術的進壹步發展。
電磁波的發現也促進了圖像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1922年,16歲的美國中學生菲洛·法恩斯沃思(Philo Farnsworth)設計了第壹張電視傳真示意圖。1929年申請發明專利,被裁定為發明電視第壹人。65438年到0928年,西屋電氣公司的茲沃金發明了光電顯像管,與工科老師瓦斯合作,實現了電子掃描電視的傳輸和傳送。1935,美國紐約帝國大廈設立電視臺。第二年,電視節目被成功地傳送到70公裏以外的地方。1938年,沃爾金制造了第壹臺符合實用要求的電視攝像機。經過人們的不斷探索和改進,1945年,美國無線電公司根據三原色的工作原理,制成了世界上第壹臺全電子管彩電。直到1946,美國人羅斯·魏瑪發明了高靈敏度攝像管。同年,日本人Hamoto教授解決了家用電視機的接收天線問題。此後,壹些國家相繼建立超短波中繼站,電視迅速普及。
圖像傳真也是壹種重要的通信方式。自1925年美國無線電公司研制出第壹臺實用傳真機以來,傳真技術不斷創新。1972之前,該技術主要應用於新聞、出版、氣象、廣播行業;從1972到1980,傳真技術完成了從模擬到數字、從機械掃描到電子掃描、從低速到高速的轉變。除了代替電報,傳送氣象圖、新聞稿、照片和衛星雲圖外,還在醫療、圖書館管理、信息咨詢、金融數據、電子郵政等方面得到應用。1980之後,傳真技術被改造為綜合處理終端,不僅承擔通信任務,還具備圖像處理和數據處理能力,成為綜合處理終端。靜電復印機、磁帶錄音機、雷達和激光都是信息技術史上的重要發明。
另外,遙控、遙測、遙感技術作為信息遙控也是非常重要的技術。遠程控制是壹種利用通信線路控制遠距離被控對象的技術,應用於電氣工業、石油管道、化工、軍事和航天工業。遙測是壹種測量技術,它將被測物理量轉換到遠處,如電壓、電流、氣壓、溫度、流量等。,轉換成電量,通過通信線路傳輸到觀測點,應用於氣象、軍事、航天等行業。遙感是壹種綜合測量技術,利用傳感器接收高空或遠處物體輻射的電磁波信息,通過計算機使用的經過處理或可識別的圖像或記錄磁帶提示被測物體的性質、形狀和變化趨勢,主要應用於氣象、軍事和航空航天等領域。
隨著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軍事和科研急需的計算工具也有了很大的提高。1946年,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埃克特和莫西裏研制出世界上第壹臺電子計算機。電子元器件材料的革新進壹步推動電子計算機向小型化、高精度、高可靠性方向發展。在20世紀40年代,科學家發現了半導體材料,並用它們來制造晶體管,而不是電子管。1948年,貝爾實驗室的肖克利、巴丁和布拉廷發明了晶體管,於是晶體管收音機、晶體管電視和晶體管電腦迅速取代了各種真空管產品。1959年,美國的基爾比和諾伊斯發明了集成電路,微電子技術誕生了。大規模集成電路誕生於1967。壹粒米大小的矽片上可以集成1000多個晶體管電路。1977年,美國和日本科學家做出了VLSI,在壹塊30平方毫米的矽片上集成了13萬個晶體管。微電子技術極大地促進了電子計算機的更新換代,使其顯示出前所未有的信息處理功能,成為現代高科技的重要標誌。
為了解決資源共享問題,單機迅速發展為計算機聯網,實現了計算機之間的數據通信和數據共享。通信介質從普通電線、同軸電纜發展到雙絞線、光纖線、光纜;電子計算機的輸入輸出設備也發展很快。掃描儀、繪圖儀、音頻和視頻設備等。,使計算機更強大,可以處理更復雜的問題。隨著20世紀80年代末多媒體技術的興起,計算機具備了綜合處理各種形式信息的能力,如文字、聲音、圖像、電影等,日益成為信息處理最重要、最本質的工具。
至此,我們可以初步認為信息技術(IT)是壹門以微電子和光電技術為基礎,以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為支撐,以信息處理技術為主題的綜合性技術。電子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的緊密結合標誌著數字信息時代的到來。2.現代信息技術包括哪些方面?他們都拓展了哪些人類的能力?技術的巨大進步往往會給城市的發展帶來巨大的影響。蒸汽機的發明導致了最初的工業革命和城市化發展;汽車的普及導致了城市的郊區化。以計算機及其網絡技術和現代通信技術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是當代科技發展的主導領域。現代信息技術正以其他任何技術都不曾有過的速度發展,以其他任何技術都不曾有過的深度和廣度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無論20世紀,特別是二戰以來的大事記多麽簡短,我們永遠不會忽視信息技術的巨大進步及其廣泛的經濟和社會影響。”那麽,現代信息技術對城市的發展有什麽影響呢?
壹,現代信息技術對城市發展的積極影響
當今世界正在向信息時代邁進,信息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血液”和“潤滑劑”。現代信息技術廣泛滲透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信息產業正逐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產業。在這場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的沖擊下,城市發展的許多方面,如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城市管理、城市的傳統形態和功能,也受到現代信息技術的強烈影響,城市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
1提高了城市規劃的效率和科學性。城市規劃是城市建設的根本依據,是指導城市建設和實施城市管理的重要手段,對城市發展起著主導作用。現代信息技術拓展了城市規劃的理論和實踐,更新了城市規劃的方法和手段,極大地提高了規劃師的勞動生產率和規劃設計方案的科學性、藝術性和創造性,也強化了公眾參與。未來的城市規劃應充分考慮信息文明時代將要形成的“智慧城市”是不同於以往任何時代的城市空間結構重組;要以地球信息科學、人居環境科學、區域可持續發展為理論和方法論基礎,體現城市規劃的思想:1理想、理性、綜合整體、系統、動態、生態;2.註重以區域為主體的多層次人居環境;3決策支持的方法。
這個城市的產業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基礎上產生了大量的新興產業;2.現代信息技術改造了傳統產業,使傳統產業有了明顯的信息化痕跡,從而獲得了新的出路;服務業的蓬勃發展顯示出在國民經濟中取代制造業的趨勢。簡而言之,城市產業結構開始從傳統的工業經濟模式向新興的信息經濟模式轉變。此外,與城市產業結構的轉型相對應,城市就業呈現出“軟化”的特點,也就是說,從事管理、研究、技術開發、咨詢服務、教育等“軟職業”的人員在就業結構中的比重有所上升。
3.城市空間布局結構由集聚向集聚與分散並重轉變。18世紀爆發的工業革命,將資本和人口集中到城市,開啟了現代城市化的進程。城市的發展主要表現為以規模經濟和制造業集聚為基礎,以交通技術進步為條件的集中化趨勢。但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網絡將打破城市居民工作、教育、生活、購物、醫療、娛樂的時空限制,人們對辦公室、學校、購物中心、醫院、交通工具的依賴將大大減弱。壹些工業生產對資源的依賴和高度集中的生產規模也降低,削弱了集聚的動力。這大大拓寬了城市的活動空間,使城市各種功能的地理分布得以延伸,城市空間布局結構也呈現出擴散的趨勢。在擴散的大趨勢下,城市也有壹定程度的集聚。現代社會越來越復雜,需要更高質量的協調合作,這就要求城市的各種功能處於中間。
心臟區域重新團聚了。現代信息技術使城市發展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更自由地選擇其規模和空間布局結構。擴散趨勢會導致城市特別是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產業和人口分散,使其部分產業功能外移,城市外圍出現壹些工業生產區的新城市群,使城市的功能結構得到凈化,空間劃分更加清晰;集聚的趨勢促進了中心區的進壹步發展和繁榮,城市中心的功能更加強大。
城市特別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信息中心的功能日益加強。壹方面,現代信息技術的出現為信息處理提供了先進的技術條件,為人們有序使用信息提供了便利;另壹方面,現代信息技術的出現加速了信息的產生和傳遞。壹個城市是區域社會經濟活動的中心,交通、通訊、科技實力和大眾傳媒的服務水平優越,信息交流便捷,為信息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觀條件。同時,城市中心地位的加強也要求信息產業加速發展。信息產業作為新興的知識密集型產業,必然首先在城市中興起。在新技術革命興起的今天,城市不僅是人和物流的集散地,也是創造、獲取和傳播信息的場所。信息是壹種資源和財富。信息發展和服務水平、信息產業發展水平已成為城市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隨著信息網絡化、信息服務社會化、信息產業產業化和信息市場現代化的不斷發展,我市具備了發展信息產業的最佳環境。各級城市將逐步成為不同地區的信息流通管理和服務中心,特別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信息中心功能將日益加強。總之,與人類社會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再到信息社會的發展過程相對應,城市發展史也將經歷從政治中心到經濟中心再到文化信息中心的演變過程。
有可能解決城市交通問題。城市交通問題是城市增長和發展過程中的不平衡現象之壹。解決交通擁擠和擁堵的傳統辦法是發展集體交通系統,限制私家車的發展,增加路網密度等。,但都只是“抓靴搔癢”,“治標不治本”。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有可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城市交通問題產生於日益增長的交通量和滯後的交通設施之間的不平衡。因為現代信息技術使人類跨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改變了人們與外界的交流方式,城市的出行次數和次數減少了,城市的交通總量必然下降。其次,現代信息技術將大大提高現有交通設施的服務水平。通過建立ITS,解決“人車內部信息-車外可見環境信息-車外不可見環境信息”系統的信息傳遞和交換,全面動態地協調和控制城市交通流,實現城市交通的高效率。基於以上兩點——交通量的減少和交通設施服務水平的提高,輔以引導性交通政策,城市交通環境將得到極大改善,交通服務高效快捷。
6.讓城市建築智能化。現代信息技術與現代建築技術相結合,賦予了現代建築全新的概念和更多的功能。世界上第壹座智能建築於1984年在美國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建成,現在智能建築已經成為城市現代化的象征。壹般來說,智能建築具有辦公自動化、樓宇自動化、通信自動化、消防自動化、安防監控自動化等功能。
7城市管理和監測手段更加發達。我們知道,城市是壹個社會、經濟和自然的復雜系統,城市管理是壹項涉及面廣、變量多、層次多、目標多的綜合管理。傳統的管理方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更加復雜多變的城市發展趨勢。現代信息技術可以非常迅速地提供各種背景信息,減少因通訊手段落後、模式簡單、郵路錯誤而造成的信息失真,使決策更加科學、細致、及時。城市管理和監控手段將會更加先進和發達。借助計算機網絡,城市建設和管理才能真正擺脫“人治”,走上“法治”的軌道。
它全方位地影響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現代信息技術不僅影響著城市的有形方面,而且對城市沒有任何影響。
形狀也有影響。信息網絡使“遠程辦公”、“遠程教學”、“網上購物、醫療和娛樂”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壹部分,並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促進了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人們可以更方便地向社會表達自己的意願。參與公共事務的管理社會將進壹步走向開放和民主化。
二,現代信息技術對城市發展的負面影響
科技的發展就像壹把雙刃劍,壹方面給人類的未來帶來光明,讓人對未來充滿期待;另壹方面也給人類的未來蒙上了壹層陰影,讓人擔憂和擔憂。現代信息技術對城市發展的負面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可能會加劇人類生態環境的惡化。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們對居住標準的選擇從關註城市空間位置轉變為關註居住環境,這必然會加速城市人口向農村的疏散,使殘存的森林、荒野和珍稀動植物更快地消失。這就要求政府加強對環境保護的管理。
2.城市人口就業壓力增大。雖然現代信息技術創造的工作崗位是否少於它取代的工作崗位還存在爭議,但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社會的就業結構向智能化發展。所以至少現代信息技術會導致結構性失業。解決這壹問題的根本在於人們的“終身學習”,這就需要城市教育信息網絡的便利。
3使不同地區之間的信息分配不公平。信息高速公路可以縮小地區間的空間差異。但是,由於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是有順序的,它到達的地區是先有後有,這就導致地區之間的信息分配不公平,城鄉之間的差距可能會擴大。大城市的城市規劃者應該充分認識到這壹點,全面考慮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
4加劇社會孤立問題。在工業社會,人們對居住地的選擇往往取決於三個因素:交通距離、環境條件和個人收入。在信息社會,人們的居住主要取決於環境和收入,而收入主要取決於智力,這必然導致人口進壹步分化,城市空間嚴重隔離,從而破壞合理的社會結構。
人類信息環境正面臨著許多前所未有的問題。現代信息技術在給人類帶來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務的同時,也使人類的信息環境面臨著許多前所未有的問題,如侵犯隱私、知識產權、信息汙染、信息安全等。請根據自己的理解,寫下信息技術對妳學習和生活的影響。1.新課程教學內容新穎,表達童趣,圖文並茂,符合兒童學習信息技術的心理特點,便於學生理解。
2.課程內容有所擴展。我們加大了利用互聯網開展探究性課題學習的力度,重視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把學習過程看得比結果更重要。
3.信息技術為教師提供了更大的拓展空間。教師可以通過閱讀、思考、實踐、上機實踐等學習活動,讓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他們還可以根據自己學校的具體情況,增加壹些教學內容。
4.在優化課堂教學方面,我們既延續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又有很大的創新。比如堅決摒棄傳統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教學方式,強調的不是簡單的課程教學過程,而是課程的靈活應用和二次開發。重視課堂教學過程中情境的創設,努力做到“說、做、思、議、練、評”的和諧統壹
5.此外,新課程關註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情感體驗,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及其在教學過程中主導作用的發揮,強調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個性,鼓勵發現、探究和質疑,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