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員構成:原國家郵政局、省市郵政局員工(政企分開後直接簽約無固定期限)、新校區招聘的大學生、引進的特殊人才、個人關系戶。
工資待遇:集團公司、集團直屬單位、各省、直轄市公司按照集團公司工資制度制定。
二、b類:合同工?人員構成:社會招聘特殊人才和優秀勞動者(c)轉崗。
工資待遇:集團公司,集團直屬單位,省市公司不壹樣。具體分為:1,同工同酬與A類工資福利壹致;2.與A類不壹致,工資福利略低或差距較大。
三。丙類:勞務派遣(勞動者)
人員構成:社會招聘。
工資待遇:郵政最低端壹般反映的是郵政壹線員工。
擴展數據:
郵政服務的開始:
據史料記載,清光緒二年(1876),中國海關總稅務司赫德要求設立信使局,宰相衙門上書北洋大臣李鴻章征求意見。李鴻章當即向總理衙門建議,並獲批準。他主持了北京、天津、煙臺、牛莊(營口)和上海的郵政試點工作。
1878年春,赫德指派天津海關稅務部德特林在以天津為中心的上述五個海關實施該計劃。3月23日,德崔林率先在天津發布公告,開始接收和發送華陽公函,並陸續組織了以天津為樞紐的海陸郵路。
1878年7月,天津發行了中國歷史上第壹套郵票——大隆郵票。“可以說,中國郵政在天津的起源有兩層含義。壹個是1878年3月23日是中國現代郵政的起源;第二,天津是五個海關中第壹個建立現代郵政的地方魏普金告訴記者,其實在此之前,當時海關就已經開始通郵了。
清同治五年(1866),北京、上海、鎮江、天津四地海關相繼設立郵政所,起初只收發各國駐華使館的文件和海關本身的公私信件。
1868 65438+10月7日,天津市郵政局開始接收和發送外國人來信。但由於這壹時期沒有普通民眾的信件,業內認為這不屬於現代郵政的開端,現代郵政的開端應該是“官、官、民並用”。
65438+2月30日,我國將發行1套1枚紀念郵票,面值1.2元。這枚郵票的發行再次引起了業內專家的關註——中國郵政的歷史應該從什麽時候算起?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作為中國郵政史的發源地,天津專家堅持認為,中國郵政史應提前18年。
百度百科-中國郵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