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避稅務稽查風險的首要問題是提高稽查人員的風險意識,在執行稅務稽查工作中自覺地控制稽查風險。
壹是要提高稅務稽查人員的自身素質,強化風險意識,使大家清醒地認識到它直接關系稅務稽查自身生存和發展,因此稽查人員要加強自身學習與磨煉外,更重要的是要強化稽查人員的職業培訓教育,使其知識不斷更新,提高稽查業務技能和職業道德水平。
二是要優化稅務稽查外部環境,建立健全稅務稽查準則和考核制度,並為稅務稽查業務規範化操作提供指南,對於稅務稽查人員及其業務操作要求越高,約束機制越健全,則稅務稽查風險就越小。同時對稽查質量進行科學、嚴格的評價和考核,可以有效地督促稅務稽查人員自覺遵守稽查準則。提高稽查質量,從而回避稽查風險。
二、合理安排稽查力量,努力做到人盡其才 稅務稽查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執行業務人員的素質,這就要求把稅務稽查工作委派給那些符合或適應這項工作的人員。選派稽查人員是對稽查風險進行有效控制的主要環節,為此要註意以下幾點:壹是稅務稽查人員具有壹定的獨立性,要保障稽查人員在依法執行公務時受法律保護,不受其他組織和個人的不當幹預,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拒絕、阻礙稽查人員依法執行公務,更不允許打擊報復稽查人員。二是稅務稽查人員要具有勝任這項工作的基本條件,這是選派稅務稽查人員應考慮的主要方面。三是派出的稽查小組必須是有效率、富有凝聚力的團隊,稽查目標明確,成員之間人盡其才,合理分工,積極參與決策,統壹遵循稽查方案,按程序、規程辦事。
三、適時采用不同稽查方法
稽查方法大致有三種:即賬項基礎稽查、制度基礎稽查和風險基礎稽查。賬項基礎稽查圍繞有關賬表事項進行詳細審查,既耗時又費力,且完成任務較難,而這種方法是現實運用普遍的方法。制度基礎稽查從被查對象內部的管理制度入手,明確稽查的範圍和重點,其局限性也較大,如被稽查單位經濟業務數量少而金額很大時,采取詳細審查制度基礎稽查更為有效。風險基礎稽查是以風險評估分析為基礎,依據量化的風險程度決定實質性測試的程序和範圍的壹種稽查模式,它分為五個步驟:(1)評估固有風險,包括內外風險因素,規範重要稽查領域。(2)了解內部控制結構,進行控制測試,評估控制風險。(3)根據估計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程度,確定檢查風險,從而選擇稽查程序,制定稽查方案。(4)實施實質性稽查方案,收集稽查證據。(5)提出稽查意見和結論。可見,風險基礎稽查方法采用了內部控制結構和運用風險分析的方法進行審查和驗證,提出稽查意見和結論,既節約了時間,提高了稽查效率,又降低了稽查風險,提高了稽查的質量。所以,在稅務稽查方法上,無疑運用風險基礎稽查是回避稽查風險最佳選擇。
四、制定嚴密稽查計劃和收集可靠稽查證據
稅務稽查對象壹旦選定,就必須對稅務稽查項目制定出詳細的計劃,它是稽查業務的指南,同時也可以避免實施稽查的隨意性,及時、有效地收集充分的稽查證據,保持稽查成本的合理性。為此在編制計劃時,首先要明確稽查的目標,詳細了解被查對象的基本情況,特別是經營情況和會計政策的選擇及變更情況,要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具有預見性,把稽查風險控制到最低程度。同時,稽查風險的大小還取決於稽查證據的充分性和可靠性,對所取得的證據既要考慮到稽查風險的規避程度,稽查成本的限制和稽查總體規模的特點,又要考慮到其可靠性即證據的質量,具體來說要註意證據取得的相關性、時效性和客觀性。
五、加強稅務稽查質量檢查
稅務稽查質量檢查是控制稅務稽查風險的壹項主要措施。它是對稽查業務的執行是否符合稽查工作規程而進行的監督、考核和評價,也是督促稅務稽查人員提高稽查質量、降低稽查風險的有效途徑。其檢查的內容應該覆蓋稽查工作的全過程,既包含稽查程序、計劃執行、證據的收集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