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春牛”、“送春牛圖”也是重要內容。耕牛象征農事,由人扮“句芒”神,鞭耕牛,由地方官行香之禮,以表示勸農民勤勞和春耕的開始。“春牛圖”是木刻印刷的民間版畫,舊時由報春人挨家挨戶送春牛圖上門,貼於墻壁上,與春聯、門箋相輝映。
立春日,衢州還有踏春、探春、采春、帶春、嘗春、祝春福等各種習俗。 “探春”、“踏春”,就是市民趕到梧桐祖殿,祭拜春神,感受春光,謂之“探春”、“踏春”。采集冬青樹枝、松柏及野菜,謂之“采春”。將采集的松枝翠竹插在門上,謂之“插春”。將柳枝竹枝編成環狀帶給小孩頭上,以為能保四季清健,謂之“帶春”。早餐和午餐必須吃青菜,謂之“嘗青”。“咬春”有不同的方式,春盤的內容各地也有不同,有將蔥、蒜、芥、姜、韭五種辛辣味的菜拼成壹盤,叫“五辛盤”的,寓意是人吃了以後能聰明伶俐、身強體健、幸福長久。
演戲酬神是長幼都特別喜歡的活動。從前立春,春神殿裏都要請戲班子唱三天三夜的戲,名為“社戲”節,逢年過節如:春節、元宵、二月二、清明、端午、中秋、重陽、冬至等也要演戲,還要邀請親朋好友前來助興。劇種以民間流傳“二合半”“三合班”在明清時期流行,它包括昆腔、高腔、徽戲、亂彈、灘簧、時調、道琴等,以後逐步形成西安高腔,衢州灘簧等地方聲腔劇種,以婺劇亂臺班的形式表演。
其它遊戲也很豐富。如投壺:壹種把箭矢投入壺中的遊戲,源出於古代射禮。古時,諸侯大夫飲酒後,都要舉行射箭比賽,但有時由於地方狹小、人員太少等緣故無法舉行射禮,便改用投壺替代。還有擊鼓傳梅、踩高蹺、跑馬燈等。
立春廟會期間,也是民間的美食節。衢州古時屬姑篾,如米糊就是太末時期流傳下來的壹種古老食品,用春筍肉絲等菜炒大鍋中加湯,煮沸成底料,再在鍋邊粘上米粉糊,幹熟後鏟入湯料中。期間人們還要做春餅、春卷、米粿等。
除了立春,每年八月十五中秋節,春神殿還要舉行豐收祭祀,場面同樣十分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