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中國稅務 - 深圳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培育未來產業。

深圳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培育未來產業。

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

產業集群與未來產業的培育和發展芻議

第壹,發展的基礎

近年來,深圳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進制造業強市建設,持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取得積極成效。深圳工業總產值連續三年位居全國城市第壹。新壹代信息通信等4個集群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新型顯示器件等3個集群入選第壹批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項目。但制造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存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有待進壹步優化,發展潛力有待進壹步增強,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有待進壹步提高。

“十四五”是深圳實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第壹階段發展目標的關鍵時期,也是把握新壹輪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提升現代產業體系競爭力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立足深圳實際,緊緊圍繞建設制造強國和制造強省,發展以先進制造業為主體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預見未來產業布局,對於穩定深圳制造業基本盤,保持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基本穩定,增強實體經濟發展後勁,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具有重要意義。

二、總體要求

(壹)指導思想

充分發揮“兩區”驅動、“兩區疊加”、“雙改”示範效應,堅持以制造業為基礎,把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實體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解決關鍵核心技術“瓶頸”問題,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服務型制造,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培育壹批具有世界級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先機,提升現代產業體系競爭力,打造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源,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提供有力支撐。

(2)基本原則

堅持市場主導和政府引導。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促進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緊密結合,加強產業發展頂層設計,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有效投資,不斷激發產業發展潛力和市場主體活力。

堅持自力更生,開拓創新。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加強原始創新和顛覆性技術創新,加強前沿技術研發,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構建自主、安全、多元、可控的產業鏈和供應鏈。

堅持系統推進、重點突破。深刻認識現代產業發展規律,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優勢傳統產業深度融合,促進產業鏈上下遊協同聯動,促進生產端與消費端有機銜接,由點到面鍛造長板、補短板,實現產業梯次發展、整體跨越。

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立足區域資源稟賦,發揮各區比較優勢,整體優化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空間布局,以“壹群壹策”推進產業集群建設,構建特色鮮明、錯位發展、功能協調、優勢互補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格局。

(3)發展目標

到202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超過1.5萬億元,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培育壹批具有產業生態主導權的優質龍頭企業,推動壹批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建設壹批現代先進制造業園區和世界級“燈塔工廠”,形成壹批領先的新興產業集群。網絡及通信、軟件及信息服務、智能終端、超高清視頻顯示、新能源、海洋產業等千億增加值產業集群發展優勢更加突出。半導體和集成電路、智能傳感器、工業母機等行業短板加速補齊。智能網聯汽車、新材料、高端醫療器械、生物醫藥、數字創意、現代時尚等產業發展水平顯著提升,合成生物、區塊鏈等未來產業逐步發展成為新的增長點。

第三,發展重點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關鍵子行業

1.網絡與通信產業集群。推動固網通信、移動通信、衛星通信協同發展,加強網絡通信芯片、關鍵元器件和模塊技術研究,建設國家5G中高頻器件創新中心、未來網絡測試設施等重大創新載體,啟動前沿技術儲備,加強行業標準制定,支持南山、寶安、龍崗、龍華等區建設集聚區,打造全球網絡與通信產業創新發展高地和“雙千兆”、全光網絡標桿城市。

2.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產業集群。加快完善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等產業鏈,開展EDA工具及軟件、半導體材料、高端芯片、專用芯片等技術研究,推進12英寸芯片生產線、第三代半導體等重點項目建設,支持福田、南山、寶安、龍崗、龍華、坪山等集聚區建設,打造全國集成電路產業聚集地、人才聚集地、創新源。

3.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集群。推動新型顯示器件、面板生產、終端制造和應用協同發展,力爭突破4K/8K視頻采集器件與設備、顯示面板技術、核心基礎材料等關鍵技術,主導或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建設以南山、寶安、龍崗、光明為基地的全鏈條產業創新區和全場景“AI 5G 8K”應用示範先行區,努力打造世界領先的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

4.智能終端產業集群。以智能手機、個人電腦、VR/AR、智能穿戴設備、智能汽車、智能家電等智能終端產品為重點,打造從關鍵核心零部件到高端整機品牌的完整產業鏈,加快突破應用軟件、核心器件等關鍵技術,推動智能終端產業向福田、羅湖、南山、寶安、龍崗、龍華、坪山集聚發展,打造全球手機和智能終端新產業高地。

5.智能傳感器產業集群。專註於智能傳感器設計、制造、封裝測試、設備材料等。,加快新型傳感器材料、CMOS-MEMS集成技術、先進封裝技術等關鍵技術,建設MEMS中試線和MEMS傳感器產業基地,豐富智能傳感器在消費電子、汽車電子、智慧城市等領域的應用場景,支持南山、龍華、光明等片區建集群,打造要素齊全的智能傳感器產業集群。

6.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集群。推動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辦公套件、低代碼開發平臺等關鍵基礎軟件和CAD、CAE、BIM、CIM等工具軟件實現源頭創新,加大基礎標準和應用示範標準研發推廣力度,實施開源生態孵化工程,推動軟件技術與制造業、服務業深度融合,打造以福田、羅湖、南山、寶安、龍崗為基礎的集聚區,打造競爭力。

7.數字創意產業集群。大力發展創意設計、數字文化裝備、影視制作、動漫遊戲等子產業,打造壹批優質數字內容原創作品和IP,高標準建設壹批數字創意孵化和服務平臺,加快數字創意與文化旅遊產品和教育服務融合,支持福田、羅湖、鹽田、南山、寶安、龍崗等區建設數字創意產業集聚區,打造“壹核、壹廊、多中心”

8.現代時尚產業集群。推動服裝、家具、黃金珠寶、鐘表等優勢傳統產業時尚化、品牌化升級,加強服裝功能面料、家具、鐘表智能芯片技術研究,建設時尚產業互聯網平臺和珠寶玉石綜合交易平臺,培育壹批國際知名展會,支持羅湖、福田、南山、寶安、龍華等區域,在前海深港現代服務合作區(以下簡稱前海)建設集聚區,打造新興時尚產業高地。

9.工業母機產業集群。聚焦數控機床、鋰電池制造裝備、半導體制造裝備、顯示面板制造裝備等重點領域,突破主軸、絲杠導軌等關鍵零部件制造技術,加強裝備數字化技術研究,建設新型顯示技術智能裝備總部基地、集成電路測試設備研發生產基地等重點項目,支持寶安、龍華等區建設集聚區,提升工業母機對先進制造的基礎支撐能力。

10.智能機器人產業集群。重點發展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無人機(船)等領域,突破減速器、控制器、伺服系統等關鍵零部件和集成應用技術,拓展智能機器人在電子信息制造、汽車、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業的應用場景,建設以福田、南山、寶安、神山等片區和前海為依托的智能機器人技術創新、高端制造和集成應用示範區。

11.激光和增材制造產業集群。重點發展高功率超快激光器及裝備、增材制造裝備和系統,提高特種光纖、高功率光柵、高功率激光芯片、高性能激光器等上遊材料和器件的國產化率,開展專用裝備技術研究,建設光電光纖激光總部、R&D中心等重點項目,支持寶安、龍華、坪山等區和前海建設集群,鞏固激光及增材制造產業競爭優勢。

12.精密儀器設備產業集群。以工業自動化測控儀器及系統、信息測量與電測量儀器、科學測試與分析儀器等領域為重點,提高探測器、傳感器、高端示波器、頻譜分析儀等關鍵元器件和產品的創新能力,打造深圳市計量科學研究院等重大創新載體、先進測試和高端儀器研究平臺,支持南山、寶安、龍華、光明等集聚區建設,提升精密儀器制造國產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發展水平。

13.新能源產業集群。重點發展智能電網、分布式光伏、氫能、海上風電等子產業,強化高效燃氣輪機、高能量密度儲能、燃料電池等關鍵核心技術,推進虛擬電廠落地,加快綜合能源供應設施建設,依托龍華、龍崗推進數字能源融合發展示範區、國際低碳城市、秋榆嶺氫能產業園建設,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智能創新的現代能源體系。

14.安全、節能、環保產業集群。提高監測預警技術裝備、應急處理救援技術裝備、高效節能技術裝備、先進環保裝備等產業發展水平,加強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大力發展安全節能環保服務業,完善安全應急物資生產供應體系和綠色生產消費體系,支持羅湖、寶安、龍崗、龍華、光明、深圳集聚區建設,為建設韌性城市提供堅實保障。

15.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重點發展智能傳感系統、車載計算平臺、車載無線通信、雲服務終端、動力電池、電機電控、快充設施等子領域,突破傳感設備、線控底盤、智能駕駛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建設智能網聯交通測試示範平臺、深汕汽車產業園等重點項目,以南山、坪山、深汕地區為依托打造集群,引領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16.新材料產業集群。推動新材料與新壹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生物等產業融合發展,發展電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醫用材料、高分子材料、綠色建材、前沿新材料等。,推進高端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和超高模量透明聚酰亞胺薄膜工程項目建設,支持羅湖、寶安、龍崗、光明、神山等集聚區建設,建設新材料創新中心和技術轉化中心。

17.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集群。發展新型醫學影像、生命監測與生命支持、高端植入介入產品等子領域,突破高端影像系統、手術機器人、新型體外診斷設備、高通定量基因測序儀等重大裝備和關鍵零部件,充分發揮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作用,支持南山、龍華、坪山、光明等集聚區建設,推動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

18.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支持創新化學藥物、全新劑型和高端制劑、現代中藥、先進制藥裝備、數字醫療等發展,推動新型基因治療載體研發、工程細胞構建、抗體工程優化、人工智能輔助藥物設計等瓶頸技術突破,加快寶龍生物醫藥創新發展試驗區、坪山生物醫藥產業加速器園區等項目建設,支持坪山、南山、福田、龍崗、光明、大鵬打造產業集群,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成為產業。

19.大健康產業集群。重點發展精準醫療、康復養老、現代農產品、醫美化妝品等產業,擴大健康產品優質供給,加強再生醫美材料、康復器械、種質資源和基因探索、精準藥物研發等技術研究,建設精準營養研究應用平臺、健康裝備計量檢測平臺等創新平臺,支持羅湖、鹽田、寶安、坪山、大鵬等集聚區建設,推動大健康產業創新發展。

20.海洋產業集群。鞏固提升海洋交通、濱海旅遊、海洋能源及礦業、海洋漁業等產業優勢,培育壯大海洋工程及裝備產業、海洋電子信息產業、海洋生物醫藥產業、海洋現代服務業等產業,推進國際海洋開發銀行、深圳國家遠洋漁業基地、海洋新城、蛇口國際海洋城等重大項目建設,構建以深圳西海岸-東海岸-深汕合作區為主軸的“壹軸連接多軸”。

(二)重點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1.合成生物。重點發展合成生物學基礎技術、定量合成生物技術、生物創造等領域,加快突破人工噬菌體、人工腫瘤治療等關鍵技術,推進合成生物學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合成生物學研發基地和產業創新中心。

2.區塊鏈。重點發展底層平臺技術、區塊鏈金融、區塊鏈智能制造、區塊鏈供應鏈等領域,推動在技術框架、評估體系、應用規範、跨鏈互聯互通等領域形成壹批技術標準和規範,打造區塊鏈創新引領區。

3.細胞和基因。重點發展細胞技術、基因技術、細胞與基因治療技術、生物育種技術等領域,完善細胞與基因藥物的審批機制、監管體系、臨床試驗激勵機制、應用推廣機制,加快細胞與基因產業先導區建設。

4.航天技術。重點發展航天信息技術、先進遙感技術、導航定位技術、航天裝備制造等領域,推進航天材料與部件、無人機、衛星等技術創新,規劃建設國內領先的航天技術產業R&D和制造基地。

5.腦科學和類腦智能。重點發展腦圖譜技術、腦診療技術、類腦智能等領域,開展類腦算法基礎理論研究和前沿技術開發,推進腦分析和腦仿真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搶占腦科學領域制高點。

6.深海。重點圍繞深部礦產和地熱資源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深海高端裝備、深海智能感知、深海信息等領域,推進國家深海科學研究中心、海洋大學等重大項目建設,打造深海科技創新高地。

7.可見光通信和光學計算。重點發展可見光通信技術、光計算技術等領域,推動建立可見光通信標準化體系,布局壹批高價值專利,推進可見光通信技術和光計算技術應用示範,培育可見光通信技術和應用創新產業集群。

8.量子信息。重點發展量子計算、量子通信、量子測量等領域,建設壹流的R&D平臺、開源平臺和標準化公共服務平臺,推動量子操作系統、量子雲計算、帶噪聲的中型量子處理器取得突破,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量子科學中心。

第四,保障措施

(1)建立“六個壹”工作體系。完善重點產業鏈“鏈長制”,堅持壹個產業集群對應壹份龍頭企業和“隱形冠軍”企業名單、壹份招商引資名單、壹份重點招商項目名單、壹套科技創新體系、壹套政策工具包和壹個戰略咨詢支撐機構,逐步實現“壹個集群、壹個基金、壹個展覽、壹個論壇、壹個協會、壹個聯盟、壹個團隊”,做到專員負責。

(2)完善產業空間保障體系。堅持集中連片、集約經濟,突出高端先進制造業。在寶安、光明、龍華、龍崗、坪山、神山等區規劃建設20個總面積約300平方公裏的先進制造業園區,形成“起步區、拓展區、儲備區”的空間梯度體系,加緊園區連片土地整理,實施區域生態環境評價,建設壹批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定制工廠。

(3)完善市場主體培育體系。落實培育壯大市場主體“30條”,推進“轉企改制”、“提規”、“煉規”、“優上市”,實施上市企業發展“姚興鵬城”計劃,培育壯大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打造壹批專精創新的國家“小巨人”企業,大力培育“獨角獸”企業,形成壹批以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為重點的“隱形”企業。

(4)創新金融支持體系。積極探索多元化、專業化的金融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模式,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優化現有資金結構,打通市、區兩級產業資金渠道,加強產業專項資金與引導資金的協同,提高資金管理團隊專業化水平,實現“壹個產業集群、壹個專項基金”,建設國際風險投資和風險投資中心,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建設。

(5)強化創新支撐體系。充分發揮創新生態鏈全過程的整體效應,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未來產業發展需求,推進政產學研深度融合,前瞻性布局建設壹批概念驗證中心、中試基地和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加快高水平大學和學科建設,加大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優秀工程師的培養和引進,為產業集群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六)構建城市聯動推進體系。加強產業集群建設的組織領導,制定出臺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未來產業行動計劃,按照“五年規劃、三年滾動規劃、年度計劃”的原則加快產業集群發展,聯合市、區開展精準招商、產業鏈招商、商務招商。完善統計監測體系,每半年更新反映世界行業發展趨勢和我市推廣效果的行業報告,及時總結推廣經驗和做法。

來源:深圳發布

  • 上一篇:攝影作品的保護期有多長?
  • 下一篇:2023年稅務師法律難度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