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理財規劃已經持續很久了。先富起來的人覺得這是默認合規,稅法之前已經改了壹次。只要交了稅,就不追究刑事責任。初衷是鼓勵自願申報納稅,但客觀上更多人鋌而走險。畢竟風險很小,最壞也就是交稅,甚至可以省下90%以上的應繳稅款。讀了很多關於贊佳的書。在關於逃稅的討論中,我其實發現大部分網友根本不知道贊佳壹直走的是合理避稅的路線,最後的性質卻變成了逃稅。這個知識盲區,對於生活在直播領域的商業企業和網民來說,確實很有必要。
不是不願意交稅。如果她早知道今天會發生什麽,別說45%的稅率,她早就把80%的稅率交了,剩下的都是從猿開始普通人攢不下的財富。這種稅務籌劃以前是這樣的。通過註冊大量個人獨資企業轉移收入,利用國家對個體小微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保持低利潤,規避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遠的不說,2018霍爾果斯大量註銷的企業就是這種性質。
同學圈子裏壹直有個素質高的男人,科技館,人很老實,據說很有錢,家裏有壹個工廠,七輛車,很多同學姐妹都想嫁。有壹次,幾個同學在和我老公吃飯。因為好奇,想請老公談談真假。我老公問他產品的毛利。沒想到他直接回復說公司壹年能賺200萬然後就談車了。我老公直接說所有車都是掛靠公司的吧?平均每三年壹輛車?什麽叫所有人都嫉妒?這位技術宅同學立馬驚呆了,妳昨天就知道了。回去後,我問老公怎麽回事。
他的工廠規模是壹年200W左右。看妳們聊天,經常聊到開發票。發票不夠。他的獨資工廠無法分配公司利潤,所以200W差不多就變成了壹百多萬。傻。他自己付工資嗎?這是他每天的收入。至於車,很簡單。它可以免稅。基本上三四年就回來了。這輛車等於零。為什麽不多買壹些?我突然意識到我的家鄉有許多小工廠。為什麽保時捷路虎無處不在,而BBA卻是從小作坊起家?這還是小的,盡壹切努力合理避稅。前幾年我嶽父在老家有個M&A項目,對賺大錢的人為什麽要避稅有了最直觀的認識。
我嶽父是被收購方的大股東,現金結算。我忘了是什麽部門。那天開車和閨蜜去玩,把公公放在那裏簽字,說是交稅。我很驚訝,這不是壹個名單,人們必須專門去那裏。我嶽父的稅收接近2000萬元。最震驚的是我公公當年交了我們家鄉縣的第二稅,第壹名是市值1000多億的巨頭老板。這件事壹直讓我震驚。我的嶽父是有名的。縣城壹點點,是第二大上市公司的董事,但是因為起步晚,股份很少。老家縣城有很多老板(我回頭交稅的時候沒看到),但是我公公沒有排進前100,因為這件事已經傳的很多了。交稅後真的是少數,2000萬可以在上海買壹套160平米的好地段的房子。
其實也沒那麽復雜。她是壹個單純無知的人。從她註冊了十幾家小微企業和個人獨資公司來看,她身邊的金融水平都比較高。她自己也不懂,經濟水平太差,然後就被那些野路子的加稅忽悠了。壹般來說,財務團隊、法務團隊、人力資源團隊在壹個老板沒有提升壹個量級之後都要提升,所以妳看大公司這三條線的老板很少是創業階段的,因為知識結構和業務能力跟不上,所以要換。壹個在中型企業工作過的小財務經理,總不能讓老板自己註冊十幾個小微弧顧問團吧!太低了,至少用個馬甲吧!她自己掛的公司或法人有10個。所以可能她家的財務是她自己的親戚。在這個世界上,好人不會死,壞人也不會死。只有壹種人會死,愚蠢的人。
我只是說,創業開公司的人,沒幾個是真的願意交稅的!那些老老實實交稅的企業,不是因為願意交稅,只是怕被罰款!!如果是大企業,也怕影響聲譽。不然為什麽那麽多企業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證”,因為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節稅!為什麽很多大企業都把公司註冊在開曼群島?為什麽之前很多影視公司都在霍爾果斯註冊?為什麽很多明星網絡主播會註冊很多工作室,中心,合夥之類的,而不是有限公司?都是因為節稅!!只是有些方式是合理的,有些方式只是鉆空子而已。比如這個工作室,維婭。艾倫這兩次曝光,名下都有壹個工作室,就連封面上她的名字也有很多,因為壹個是不夠的,畢竟金額是如此之大。
至於其他的,沒曝光的我就不說了,可能是編的吧。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工作室都是用來逃稅的。我是說只是壹部分。怎麽分辨其實很簡單。上定期查企業的APP,了解哪個明星或主播有很多工作室、中心、合作關系等。,而且兩三年內就註銷了,成立時間也就三五年。滿足這些要求,大概率是以前用來節稅的,不是全部,只是這個概率比較大。有些沒暴露,可能是編出來的,妳不用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