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人民幣要推廣錢包app,而不直接用支付寶或者微信是因為錢包app更方便、更劃算。
很多年前,第壹次收工資,發的是現金,我拿錢包(口袋)裝起現金,然後拿起部分要用的,將剩下金額存進銀行。當我消費時,就從錢包拿出現金,錢用得差不多,就到銀行櫃臺(後期ATM機)提取現金。後來,工資直接發到銀行戶口中,但是消費習慣不變。
數字人民幣,就是現金,直接發到妳的錢包中,妳可以把它存進銀行,或者直接進行消費。沒什麼分別,同樣都是國家委托人民銀行發行,只是從紙質載體改為電子載體。以前,妳用錢包(口袋)裝載現金,現在妳用電子錢包裝載。當然,妳電子錢包的數字人民幣,可以存入銀行,也可以存入支付寶、微信支付之類進行消費。
傳統上,妳用紙質人民幣購物,存入銀行。而數字人民幣,就可兼容紙質人民幣,從電子錢包中取款,店家也用數字錢包收款。相對微信支付、支付寶而言,用家使用場景沒有分別,但微信支付及支付寶內的餘額,只是妳、店家寄存於微信及支付寶中的金額,要兌換成人民幣,還需提現這個過程,還要副手續費。
於是有人會察覺,幹脆用存款消費(如銀聯的雲閃付)不就可以嗎?絕對可以,而且使用上沒什麼分別。但留意,無論使用雲閃付、微信、支付寶,都有壹個過渡收費。而且,除銀聯外,其他支付,很多時都在自己公司內運作,妳存在他們的餘額、零錢,都不是現金,都是掛在他們賬上的數字。
妳要將賬上的數字兌換為現金,要副手續費。而且,萬-他們兌現不了呢?對商家來說,兌換有成本,最終反映在價格上,如果直接收到人民幣(無論紙質或數字),就無須考慮兌現。傳統上,使用紙幣人民幣,無須網絡。使用數字人民幣,也不用網絡。使用支付寶、微信就要網絡,就算銀聯使用NFC拍卡的HCE都要網絡(雲端)。
如果妳在香港,拍八達通、拍信用卡、掃碼付款,妳會發現,離線的八達通,快很多。這就是離線的好處快、不受網絡限制。從深圳試行的數字人民幣硬錢包,就是類似交通卡、香港的八達通卡。可以配合手機開通的數字人民幣錢包(軟錢包),從手機銀行、數字人民幣硬錢包(手機要有NFC)相互過賬。
現在數字人民幣還在試行階段,到落實時,消費可以用軟錢包掃碼、拍卡,或者用硬錢包拍卡消費、搭公交、火車、地鐵。那時,各地的交通的拍卡設備統壹標準,全國通行,不是難事。現在欠的是手機最好有NFC,收費方的收款設備(全國統壹,小型的收款設備不會比POS機貴,可能更便宜)。
香港的八達通,要通過八達通公司將八達通收的錢兌現,而使用數字人民幣,就根本無須兌現,更為先進、直接。
用戶會不會用來消費?就要看商家。商家會不會用?不收費(數字人民幣不收費),添置什麼設備?最簡單的,估計如下圖:
現在,只待國家正式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