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1.應納稅所得額為:
根據稅法實施細則,分為制造業、商業、服務業和其他行業。
(1)制造業
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機構、場所屬於生產企業,其應納稅所得額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產品銷售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產品銷售利潤=產品銷售凈額-產品銷售成本-產品銷售稅金-(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產品銷售凈額=產品銷售總額-(銷售退貨+銷售折扣)
產品銷售成本=當前產品成本+初始產品庫存-最終產品庫存
本期產品成本=本期生產成本+期初半成品、在制品庫存-期末半成品、在制品庫存。
當期生產成本=當期生產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資+制造費用。
(2)商業
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機構、場所屬於商業企業,其應納稅所得額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銷售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銷售利潤=銷售凈額-銷售成本-銷售稅金-(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凈銷售額=總銷售額-(銷售退貨+銷售折扣)
商品銷售成本=期初商品庫存+[本期采購-(采購退回+采購折扣)+采購成本]-期末商品庫存]
(3)服務業
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機構、場所屬於服務性企業,其應納稅所得額可按下列計算公式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營業凈收入+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營業凈收入=營業總收入-(營業所得稅+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4)其他行業
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和機構、場所屬於制造業、商業、服務業以外的行業,其應納稅所得額可參照上述公式計算。三。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以權責發生制計算。
納稅人的下列業務收入可以分期計算,並據此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1)分期銷售產品或者商品的,可以按照開具發貨發票的日期確定。
銷售收入的實現也可以根據合同約定的應支付購貨款的日期確定;
(2)持續時間超過65,438+0年的建築、安裝、裝配工程和提供勞務可按。
進度或完成的工作量決定收入的實現;
(3)為其他企業加工制造大型機械設備、船舶等。,持續時間超過1年,可以
根據完工進度或已完成的工作量確定收入的實現。
中外合作經營企業采用產品分成方式的,收入在合作者分享產品時取得。
收入應當按照銷售給第三方的銷售價格或者參照現行市場價格計算。
2.稅率:
擴展數據:
小規模納稅人預繳和匯算清繳所得稅的計算;
(1)計算征收方式:實行年征、分期繳納、年終匯算清繳、多退少補的辦法。
(2)月(季)預繳所得稅的計算方法。
納稅人預繳所得稅時,應當在納稅期限內按照實際應納稅所得額預繳;按照實際發生額預繳有困難的,可以按照上壹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1/12或者1/4預繳所得稅,或者按照當地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法預繳。計算公式為:
應納所得稅=月(季)應納稅所得額× 25%
Or =上年應納稅所得額×1/12(或1/4)×25%。
(3)年末所得稅的計算方法。
年應納所得稅=年應納稅所得額×25%
多退少補所得稅=年度應納所得稅-月(季)預繳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以人民幣計算。所得為外幣的,應當按照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外匯牌價折合成人民幣。
百度百科-應納所得稅
百度百科-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
百度百科-小規模納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