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密切接觸者中的特殊人群、解除集中隔離後的密切接觸者和入境人員、高風險區外溢人員及其他經專業人員評估無法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人員。
二、場所要求
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者最好單獨居住;如果條件不允許,選擇壹套房屋裏通風較好的房間作為隔離室,保持相對獨立。
在相對獨立的隔離室外放置桌凳,作為非接觸式傳遞物品的交接處。
房間使用空調系統通風時,應選擇分體空調,如使用集中空調,保證空調運行正常,加大新風量,全空氣系統關閉回風。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使用單獨衛生間,避免與其他家庭成員***用衛生間。
房間內應當配備體溫計、紙巾、口罩、壹次性手套、消毒劑等個人防護用品和消毒產品及帶蓋的垃圾桶。
三、管理要求
社區服務要求。
1.登記造冊。街道、社區工作人員要及時與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取得聯系,掌握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信息,查看居住場所是否滿足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條件,下發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告知書,告知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相關要求,並按照“壹戶壹檔”或“壹人壹檔”要求,登記造冊,納入社區網格化管理。掌握空巢獨居老年人、有基礎性疾病患者、孕產婦、血液透析患者等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特殊人員情況,建立臺賬,做好必要的生活保障和關愛服務。
2.監測信息收集。街道、社區可通過建立微信群、小程序等方式,每日早晚兩次定期詢問和收集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的體溫、癥狀等信息,如發現有發熱、幹咳、乏力、咽痛、嗅覺減退、腹瀉等癥狀人員,立即報告,並由專人聯系120負壓急救車,按就近原則送往發熱門診或定點醫療機構就醫。
3.核酸檢測。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期間的核酸檢測由社區組織采樣人員上門采集,並及時推送核酸檢測結果。
4.環境清潔與垃圾處理。每天對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居住樓層走道、樓梯等場所進行壹次消毒,至少清理壹次垃圾,必要時及時清理。
5.心理援助與社會工作服務要求。告知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者心理援助熱線電話號碼,提供心理支持、心理疏導等服務,緩解隔離人員的負面情緒,預防與減輕疫情所致的心理困頓,防範心理壓力引發的極端事件。發現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者出現精神衛生問題時,及時向對口精神衛生醫療機構轉介。
6.定時抽查。社區應定期對轄區內正在實施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開展抽查,了解其是否按照要求進行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是否離開居住地,是否參加聚集性活動,是否按時完成核酸檢測等活動。
7.工作人員防護。社區醫學觀察管理人員與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者接觸時,處理其汙染物及汙染物體表面時,應當做好自我防護,穿戴壹次性工作帽、醫用外科口罩、工作服、壹次性手套,與其保持1米以上距離。轉運陽性感染者、處理感染者汙染物及汙染物體表面時或因其他工作需要與隔離者近距離接觸時,應當佩戴N95/KN95顆粒物防護口罩。
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者自我管理要求。
1.健康監測。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者應當每天早、晚各進行1次體溫測量和自我健康監測,並將監測結果主動報告至社區醫學觀察管理人員。醫學觀察期間,如出現發熱、幹咳、乏力、咽痛、嗅覺減退、腹瀉等癥狀時,社區管理人員應當及時向當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轄區疾控機構報告。
2.禁止外出。居家隔離期間賦碼管理,居家隔離人員嚴格做到不外出,拒絕壹切探訪。對因就醫等確需外出人員,經所在社區醫學觀察管理人員批準後方可外出,安排專人專車,全程做好個人防護,落實閉環管理。
3.個人防護。非單獨居住者,其日常生活、用餐盡量限制在隔離房間內,其他人員不進入隔離房間。隔離房間內活動可不戴口罩,離開隔離房間時要戴口罩。盡量減少與其他家庭成員接觸,必須接觸時保持1米以上距離,規範佩戴醫用外科口罩。如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者為哺乳期母親,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基礎上可繼續母乳餵養嬰兒。
4.核酸檢測和抗原自測。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需根據相關防控要求配合工作人員完成核酸檢測、抗原自測和結果上報。
5.衛生防疫要求。
保持家居通風,每天盡量開門窗通風,不能自然通風的用排氣扇等機械通風。
做好衛生間、浴室等***享區域的通風和消毒。
準備食物、飯前便後、摘戴口罩等,應當洗手或手消毒。擦手時,最好使用壹次性擦手紙。
講究咳嗽禮儀,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蓋口鼻或用手肘內側遮擋口鼻,將用過的紙巾丟至垃圾桶,如接觸呼吸道分泌物立即洗手或手消毒。
不與家庭內其他成員***用生活用品,餐具使用後應當清洗和消毒。餐具首選煮沸消毒15分鐘,也可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含氯消毒液溶液浸泡15分鐘後再用清水洗凈。
臺面、門把手、電話機、開關、熱水壺、洗手盆、坐便器等日常可能接觸使用的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擦拭,後用清水洗凈,每天至少1次。每天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劑進行濕式拖地。
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者的毛巾、衣物、被罩等需清洗時,要單獨放置,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浸泡30分鐘,或采用煮沸15分鐘消毒後用清水漂洗幹凈。
如家庭***用衛生間,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者每次用完廁所應當消毒1次;若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者使用單獨衛生間,廁所可每天消毒1次。便池及周邊可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分鐘。廁所門把手、水龍頭等手經常接觸的部位,可用含有效氯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其他可用於表面消毒的消毒劑擦拭消毒,作用30分鐘後清水擦凈。
用過的紙巾、口罩、壹次性手套以及其他生活垃圾裝入塑料袋,放置到專用垃圾桶,每天清理,清理前用含有效氯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75%酒精噴灑消毒至完全濕潤,然後紮緊塑料口袋,再和家裏其他垃圾壹起丟棄。
被唾液、痰液等汙染的物品隨時消毒,消毒時用含有效氯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液、75%酒精或其他可用於表面消毒的消毒劑擦拭消毒,作用30分鐘後清水擦凈。大量汙染物,應當使用壹次性吸水材料完全覆蓋後用足量的含有效氯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澆在吸水材料上消毒,作用30分鐘以上,小心清除幹凈。再用含有效氯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擦被汙染表面及其周圍2平方米。處理汙染物應當戴手套與口罩,處理完畢後應沐浴、更換衣服。
6.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解除。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期滿,核酸檢測結果陰性,且無任何異常癥狀者,經社區核實,並收到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解除通知單,可解除居家隔離醫學觀察。
***同居住者或陪護人員要求。
1.陪護人員與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者接觸時,處理其汙染物及汙染物體表面時,應當做好自我防護,穿戴壹次性工作帽、醫用外科口罩、工作服、壹次性手套,與其保持1米以上距離。
2.與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者任何直接接觸,或離開其居住空間後,準備食物、飯前便後、戴手套前、脫手套後要進行雙手清潔及消毒。
3.有基礎疾病的人員和老年人不能作為兒童、孕產婦、半自理及無自理能力等居家隔離人員的陪護人員。
4.***同居住者或陪護人員壹並遵守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管理要求。
集中隔離後的人員轉運。
社區及時接收需居家隔離人員相關信息,如姓名、性別、年齡、現住址、聯系電話、身份證號、健康狀況等進行登記,點對點閉環轉運至居家隔離地點。應保障相應的轉運車輛及人員,並做好相關培訓工作。轉運期間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
四、保障要求
組織保障。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者所在社區指定專人承擔社區醫學觀察管理、采樣服務工作,明確職責,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
生活物資保障。建立居家隔離期間需求清單,明確生活物資供應專門力量,優化終端配送,打通配送“最後壹米”。
防護物資保障。社區應儲備足夠的防護物資、消毒設施和藥品等。
醫療服務保障。社區與藥房、醫療機構等建立直通熱線,做好服務銜接,滿足居民用藥、就醫等需求。落實首診負責制和急危重癥搶救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諉拒診。
附表1
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告知書
附表2
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解除通知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