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部分:化學名稱-
化學中文名:氧化鈉
化學品的英文名稱:氧化鈉
英文名2:壹氧化鈉
英文名2:壹氧化鈉
技術規格代碼:2937
化學文摘社編號:1313-59-3
分子式:Na2O
分子量:61.98
第二部分:成分/成分信息-
有害物質含量,化學文摘社編號
氧化鈉1313-59-3
第三部分:風險概述-
健康危害:對人體有強烈的刺激性和腐蝕性。它會對眼睛、皮膚和粘膜造成嚴重燒傷。接觸會導致燒傷、頭痛、惡心、嘔吐、咳嗽、喉炎和呼吸急促。
爆炸危險:本品不燃,具有腐蝕性和刺激性,可對人體造成灼傷。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汙染的衣服,用大量流動水沖洗至少15分鐘。看醫生。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看醫生。
吸入:迅速離開現場,到空氣新鮮的地方。保持呼吸道通暢。如果呼吸困難,給氧氣。如果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看醫生。
攝入:用水漱口,給牛奶或蛋清。看醫生。
第五部分:防火措施-
危害特性:遇水反應劇烈,放出熱量。它能與酸發生劇烈反應。與銨鹽反應釋放出氨氣。在潮濕的條件下,它會腐蝕壹些金屬。
有害燃燒產物:自然分解產物未知。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須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滅火時,盡可能將容器從火中移到空曠的地方。然後根據起火原因選擇合適的滅火劑。
第六部分:泄漏應急處理-
應急處理:隔離泄漏汙染區域,限制進入。建議急救人員戴防塵口罩,穿防腐防毒服。不要直接觸摸泄漏處。少量泄漏:避免灰塵,小心清掃並收集在幹燥、清潔和有蓋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處理。
第七部分:操作、處置和儲存-
操作註意事項:封閉操作,提供足夠的局部排氣。防止灰塵釋放到車間的空氣中。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並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防塵口罩(全面罩)、橡膠耐酸堿服和橡膠耐酸堿手套。避免產生灰塵。避免接觸酸。特別註意避免接觸水。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空容器可能會留下有害物質。
儲存註意事項:儲存在通風低溫的倉庫中。遠離火源和熱源。避免陽光直射。包裹是密封的。應與酸、食用化學品等分開存放。,且不應混用。儲存區應配備合適的材料來控制泄漏。
第八部分:接觸控制/個人防護-
中國MAC(mg/m3):未制定標準。
前蘇聯MAC(mg/m3):未制定標準。
TLVTN:沒有建立標準。
TLVWN:沒有建立標準。
工程控制:緊密密封,提供足夠的局部排氣。
呼吸系統防護:當可能接觸到其粉塵時,必須佩戴防塵口罩(全面罩)。緊急救援或疏散時應佩戴空氣呼吸器。
護眼:已經做了呼吸防護。
物理防護:穿橡膠耐酸堿服。
手部保護:戴橡膠耐酸堿手套。
其他保護:工作場所禁止吸煙、飲食。下班後,洗個澡,換身衣服。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第九部分:物理和化學特性-
白色無定形片狀或粉末。
熔點(℃): 1132
沸點(℃): 1275(升華)
相對密度(水= 1): 2.27。
燃燒熱(kJ/mol):無意義。
臨界溫度(℃):無意義
臨界壓力(MPa):無意義
閃點(℃):無意義
點火溫度(℃):無意義
爆炸上限%(V/V):無意義。
爆炸下限%(V/V):無意義。
主要用途:用作聚合劑、縮合劑和脫氫劑。
第十部分:穩定性和反應性-
禁止的化合物:酸、水。
避免接觸的條件:接觸潮濕空氣。
XI部分:毒理學數據-
第十二部分:生態數據-
第XIII部:棄置及處置—
廢物處理方式:汙水處理廠處理和中和。
第十四部分:交通信息-
危險品編號:82006
聯合國編號:1825
包裝方式:塑料袋或雙層牛皮紙袋,全開口或中開口鋼桶;格箱外的金屬桶(罐)或塑料桶;螺紋玻璃瓶、鐵蓋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屬桶(罐)外的普通木箱;螺紋玻璃瓶、塑料瓶或鍍錫鋼桶(罐)內裝有底板格盒、纖維板盒或膠合板盒。
運輸註意事項:鐵路運輸應嚴格按照鐵道部《危險貨物運輸規則》中的危險貨物裝載表進行。裝運時包裝應完整,裝載應安全。確保容器在運輸過程中不會泄漏、塌陷、掉落或損壞。嚴禁與酸類和食用化學品混裝運輸。運輸車輛在運輸過程中應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運輸過程中應防止暴曬、雨淋和高溫。公路運輸應當按照規定路線行駛,不得在居民區和人口密集區停留。
第十五部分:監管信息-
法規信息:《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1987年2月頒布)、《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實施細則》(華勞發[1992]677號)、《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條例》(勞部發[1996]423號)等法規。《常用危險化學品分類和標誌》(GB 13690-92)將該物質歸類為第8.2類堿性腐蝕性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