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稅收征管數字化的實踐和願景規劃,概括起來講,就是圍繞構建智慧稅務這壹目標,著力推進“兩化、三端、四融合”。 所謂“兩化”,就是指構建智慧稅務,有賴於推進數字化升級和智能化改造。在數字化升級方面,我們以正在推進的數字化電子發票改革為突破口,將各類業務標準化、數據化,讓全量稅費數據能夠根據應用需要,多維度適時化地實現可歸集、可比較、可連接、可聚合。在智能化改造方面,我們將基於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壹代信息技術,對實現數字化升級後的稅費征管信息,像串珍珠壹樣自動靈活組合,並通過其反映現狀、揭示問題、預測未來,更好地服務納稅人繳費人,更好地防範化解征管風險,更好地服務國家治理。我們推進數字化升級和智能化改造,也是要不僅能及時發現已有的稅收征管風險,還能提前揭示出稅收征管中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不僅能及時滿足納稅人繳費人提出來的需求,還能精準分析和滿足納稅人繳費人潛在的需求。 所謂“三端”,就是指智慧稅務建成後,將形成以納稅人端、稅務人端和決策人端為主體的智能應用平臺體系。“金四”將基於全局視角建設雲網融合、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建成覆蓋稅收征管全部環節、全部流程、全部主體的壹體化應用平臺,全方位匯聚各類內外部標準化數據,從而實現稅收工作的提質增效。 在納稅人端,通過打造“壹戶式”和“壹人式”稅務數字賬戶,實現每壹戶法人和每壹個自然人稅費信息的智能歸集和智敏監控。比如,企業發生交易開具了發票,相應的發票信息同時進入交易雙方的內部系統及“金四”系統,我們以此為基礎將各種信息以納稅人繳費人為單位進行“壹戶式”實時歸集和分析,既可感知風險並自動預警,還可深度把握納稅人繳費人的服務需求,及時提供個性化服務。 在稅務人端,通過打造“壹局式”和“壹員式”應用平臺,實現總局、省局、市局、縣局、分局五級稅務機關和60多萬稅務工作人員信息,可分別按每壹個單位和每壹名員工進行智能歸集和智效管理,智能推送工作任務,從而大幅提升內部管理效能。 在決策人端,通過打造“壹覽式”應用平臺,實現對征納雙方、內外部門數據,可按權限在不同層級稅務機關管理者的應用系統中進行智能歸集和展現,為管理指揮提供壹覽可知的信息,促進提升智慧決策的能力和水平。 所謂“四融合”,就是指智慧稅務建成後,將實現從“算量、算法、算力”到“技術功能、制度效能、組織機能”,從“稅務、財務、業務”到“治稅、治隊、治理”的壹體化深度融合。 壹是實現算量、算法、算力的“三算”壹體化深度融合。這是從數字化征管信息系統建設角度來考量的。智慧稅務以規模大、類型多、顆粒度細的稅收大數據為算量,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力爭創造先進的算法標準,持續加強算力建設,從而構建壹個集超級算量、智能算法、強大算力為壹體的“智慧人”,通過方方面面數據的捕獲和充分流動,及時感知執法、服務、監管各個領域的業務需求並靈敏地自動作出反應。對此,我們已在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中進行了成功嘗試,效果非常明顯。 二是實現技術功能、制度效能、組織機能的“三能”壹體化深度融合。這是從數字化征管內部運行方式角度來考量的。智慧稅務通過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和稅收大數據的驅動作用,不僅可以實現制度規範、業務流程等方面的融合升級和優化重構,而且能夠推動稅務組織體系的橫向集約化、縱向扁平化,使稅務部門的組織職能劃分更加明確清晰、崗責設置更加科學精準、人員配置更加合理高效,從而更好地適應現代化稅收征管和服務工作的需要。比如,我們將著力構建“風險該發現沒發現有人管、發現後沒及時推送有人管、推送後沒及時處置有人管、處置後沒及時改進有人管”的閉環機制,實現稅收風險管理的前後臺、各環節、全鏈條、上下級有機咬合和智能防控。 三是實現稅務、財務、業務的“三務”壹體化深度融合。這是從數字化征管服務納稅人繳費人的角度來考量的。智慧稅務將征納雙方的“接觸點”由過去的“有稅”後才關聯、現在的“涉稅”即關聯,發展到下步“未稅”時就關聯,使稅收規則、算法、數據直接融入納稅人經營業務中,伴隨著每壹次交易活動自動計算納稅金額,從而大幅降低稅收遵從成本,提高稅收征管效率。同時,還將促進企業財務部門和業務經營部門據此強化統籌管理、優化發展規劃,使企業的財務和稅務從事後反映經營結果的“後視鏡”,變成事先服務經營決策的“望遠鏡”。 四是實現治稅、治隊、治理的“三治”壹體化深度融合。這是從數字化征管服務國家治理現代化角度來考量的。智慧稅務在深入推進精確執法、精細服務、精準監管、精誠***治的基礎上,將內控監督規則、考核考評標準滲入業務流程、融入崗責體系、嵌入信息系統,實現過程可控、結果可評、違紀可查、責任可追的自動化聯動監控,大幅增強帶隊治稅的稅收治理效能。同時,還將通過數字化電子發票改革,撬動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通過深化稅收大數據分析,為宏觀經濟和社會管理提供更多更及時的決策參考,更好服務國家治理現代化。
上一篇:長沙自考大專會計難嗎?下一篇:北京市司法局合夥律師事務所設立、變更、註銷登記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