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中國稅務 - 中國林業跨越式發展戰略目標和發展思路是什麽?

中國林業跨越式發展戰略目標和發展思路是什麽?

近百年來,中國在強國道路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新中國的建立,使中國人民真正站起來,中華民族開始進入嶄新的發展時代;改革開放,使中國人民富起來,國家的綜合實力顯著提高;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將使中華民族強起來,壹個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必將屹立於世界的東方。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的宏偉目標,呼喚著林業必須有壹個大發展,呼喚著林業加速從以木材生產為主向以生態建設為主歷史性轉變的進程。同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也為林業推進六大工程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和重大的歷史機遇。

壹、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林業建設的新起點

1、林業是社會的林業,是滿足社會需求不斷變化的林業。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林業走過了壹個艱難曲折的發展歷程。這個歷程,是壹個森林資源經受破壞、恢復和發展的過程,是壹個以木材生產為中心的林業建設指導思想從不斷強化到逐步弱化的過程,同時也是壹個對林業地位、作用、性質不斷深化認識的過程。

50年代到70年代末期,在傳統林業經營思想的指導下,形成了以木材生產為中心的建設格局,林業的首要任務是生產木材。這壹階段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和原因。壹是經濟發展必須依靠林業提供木材,以保證國家工業、建築、軍事用材的需要;二是打破國際經濟封鎖,恢復和發展經濟所必須的。在當時的情況下,很大程度上僅把森林看作是壹種經濟資源,把林業當作是國民經濟的壹項基礎產業,同時也把林業部門作為壹個產業部門來對待。

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後期,是我國林業發展較快的時期。以“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實施為標誌,我國林業進入了木材生產與生態建設並重的發展階段。這壹時期,我國林業在生產木材的同時,逐步加強了對森林資源的保護,開展了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活動,陸續啟動了壹批林業生態建設工程。同時對林業作出了“既是重要的基礎產業,又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的判斷,提出了建設比較完備的林業生態體系和比較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的奮鬥目標。

到20世紀末,隨著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林業的認識越來越深刻,林業迎來了歷史性轉變的重大機遇。以六大工程的確立和實施為標誌,我國林業建設進入了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指導,堅持三大效益兼顧,生態效益優先,充分發揮森林的多種功能,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新階段,可以說是第三個發展階段。

2、林業發展的各個階段,體現了人們對林業認識的不斷深化,也反映著經濟社會發展不同時期對林業的要求。在第壹階段,主要是對森林的經濟性利用。特別是在建國初期,百廢待興,國家經濟建設急需大量木材,同時也是依靠資源經濟搞原始積累的必然過程。第二階段雖然我們開始註重生態建設,並采取了壹系列行動,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人們對森林的認識尚未升華到今天的高度,遠未形成全社會的***識,國家財力也難以拿出太多的資金用於生態建設。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成為建設小康社會,大力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嚴重制約因素。黨中央、國務院從中華民族的長遠大計和強國富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強調保護資源和環境,促進人口、資源和經濟協調發展,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林業作為生態建設的主體,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最大限度地發揮林業在改善生態環境中的作用,上升為經濟社會發展對林業的首要需求。同時,經濟社會的發展也深刻改變著人們傳統的生存和生產方式,對森林資源作為生活和生產原料的單壹經濟需求,逐步發展為提供林產品、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自然文化遺產、發展森林文化等多樣化需求。在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政府越來越成為公益事業建設的主體,通過經濟手段優化配置社會資源是政府的壹項重要責任。

3、進入新世紀,我國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市場供求格局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經濟結構實現重大調整,工業化進入中期發展階段;改革開放取得突破性進展;人民生活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我國總體實現小康,並邁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適應這壹變化,社會對林業的需求也發生著根本性的改變,即從以經濟需求為主轉變為以生態需求為主,並體現為數量增長和質量提高的雙重要求。

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通過不斷總結林業建設的新實踐和不斷深化對林業的再認識,林業果斷結束了“以木材生產為中心”的建設思想,積極推進由以木材生產為主向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歷史性轉變。根據變化了的形勢和任務,逐步創新完善了新時期林業發展的理論平臺,形成了“抓好六大工程,推進五大轉變,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總體思路。林業建設產生了壹系列深刻的歷史性變化:

——經系統整合後確立的六大林業重點工程,在建設內容上涵蓋了森林資源保育、防沙治沙、退耕還林、野生動植物保護等林業建設的主要方面,在地域分布上覆蓋了全國97%以上的縣,從而使新世紀中國林業生產力的總體結構更加完善、區域布局更加合理。林業發展速度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造林綠化突破了壹年1億畝的總規模,達到1.12億畝。

——六大工程的全面實施,有力地推動著林業由以木材生產為主向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歷史性轉變,引導著林業建設的主要任務、戰略重點、指導思想、經營機制、管理體制、利益原則、政策措施等發生著重大變化,並且導致新世紀中國林業定性定位的根本性改變。

——實施六大工程、推進五大轉變、實現跨越式發展,是新世紀中國林業的歷史性任務,它們的有機結合,形成了新世紀林業發展理論的基本框架,標誌著中國林業從此進入了在明晰思路指導下加快發展的新階段。這就是: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指導,以滿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林業的新需求為目標,堅定不移地推進中國林業由以木材生產為主向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歷史性轉變,以六大工程為重點,推動林業跨越式發展。

新世紀的中國林業,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了理論和實踐準備,站在了歷史發展新的起點上。

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賦予林業建設新內涵

1、在基本生存資料得到滿足和初步達到小康以後,人民生活繼續改善的方向是擴寬消費領域、優化消費結構、滿足人們多樣化的物質文化需求,提高生活質量。全社會對林業的需求總體上表現為在加快生態環境建設速度和擴大規模的同時,提高生態環境建設的質量,並且由單純的數量增長向速度質量並重轉變。這壹轉變賦予林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以新的內涵,極大地豐富著林業建設的內容和形式。

  • 上一篇:長治如何註冊公司?
  • 下一篇:北京天津地區市場份額最大的調查研究咨詢報告公司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