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種現象在生活中很常見。尤其是超標的培訓,不僅僅是教育機構的問題,更是學校乃至整個教育的問題。在教育內卷化的情況下,家長反對送孩子去補習班,而幫孩子報各種課程。
1,超標超前培訓根據教育局規定,課外輔導班不允許超標或超前培訓。即使是對外宣傳,也只是教壹些課程內容,沒有額外的知識。其實補課的內容大部分都是超標的。同時會對孩子的成績進行分類。成績好的孩子上優秀輔導班,成績差的孩子上普通輔導班。課程設置和內容也有很大差距。
超標提前培訓是違法的,但這是大部分輔導班的普遍現象。有的同學可能在學校,才三四年級,但是在輔導班可以學到六七年級的內容。
2.公示和逾期收費另壹個問題是公示和逾期收費。壹些校園為了招生,經常打出學生上名校的口號。不僅學校會這麽做,教育機構也會這麽做。逾期違規收費基本在當期,允許家長提前報名,繳納下壹期課程費用。之所以這樣做,主要是為了留住學生,讓他們繼續學業。
這些內容是教育機構普遍存在的問題。大部分品牌教育機構都有類似現象。有些家長雖然反感,但為了孩子的成績,也不得不這樣做。
3.被告知相關品牌輔導班已經不是壹次兩次了。通報的原因都差不多,要麽給孩子分級(精英班、尖子班),要麽就是超標進行高級輔導。現在改了班名,沒有精英,沒有尖子生,但是分類本身沒變。
超標的高級輔導在公示的時候是看不到的。但是,家長和輔導班都很清楚,孩子在輔導班學習是超前的,老師教的內容也是超前的。可能輔導班沒有奧數,但是難度和奧數差不多。
這類問題既是教育機構的責任,也是學校教師解決問題和教育內卷化的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