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實現“成才”理想呢?--好學
所謂好學,是指勤奮努力學習,以獲得壹定的知識本領,許多傑出人物的發明和創造,都離不開這種精神。醫學巨著的作者李時珍,到三十五歲時,已讀了古代醫藥書八百多種,單摘下的筆記就裝滿了好幾個櫃子.著名作家傑克.倫敦平時隨手把好的字句抄在紙片上,有的插在鏡子縫裏,有的別在曬衣繩子上,有的放在衣袋裏,以便隨時記誦.他們都是經過平常的勤奮好學才能夠成才的,取得傑出的成就。
好學就其本身的意義來說,並不是件輕松的事,首先要有恒心,要持之以恒,努力才能有所成效。如果“兩天打魚三天曬網”,那麽也就沒有什麽效果,當然也不能成才。在學習的過程中,又不可避免地遇到困難,對這些困難不能止步退卻,而應知難而進,彭端淑說得好:“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也易矣;不學,則易者也難矣。”不論多大的困難,只要勤奮好學,就能使難者變易。
現在有不少人,很羨慕那些“壹鳴驚人”的人才,以為他/她們具有先天的稟賦是“天才”,能壹舉成名,殊不知,他/她們在這氣沖雲霄的壹鳴之前,曾經歷了百鳴,千鳴,萬鳴,才能有這響亮壹鳴的效果。愛迪生發明蓄電池花了整整十年,經過五萬次左右的試驗才獲得成功。像這樣的事不乏其例。可見,成才是平時好學的結果。對於每壹個渴望成才的人來說,好學是種不可缺少的優秀品質,我們要巧借時代的東風,憑自己的努力,積極完善自己。成為時代的弄潮兒,實現四化的實幹家,不墜青雲之誌,達到成才的目標。
當妳決定幹壹件事的時候,堅信自己壹定會幹得漂亮。試想壹個連自己都沒有信心的人,哪兒還會有什麽成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