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雙方異地戶口的可以在當地申請辦理準生證,能不能批準辦理,要看當事人符合不符合生育指標。
壹、異地申請準生證材料準備如下:
1、夫妻雙方的居民身份證。
2、結婚證、女方在當地的居住證。
3、已懷孕的相關證明材料(含母子保健手冊)。
二、具體流程辦理流程:
1、申請:
流動人口持所需材料到女方現居住地村(社區居)委會填寫壹式三份的《省外流動人口辦理壹孩生育服務登記申請表》交現居住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
2、核查:
女方現居住地鄉(鎮、街道)收到流動育齡夫妻申請生育第壹個子女的相關材料後,在3個工作日內通過電話、信函或流動人口計劃生育信息管理系統等形式,向夫妻雙方戶籍地鄉(鎮、街道)核實其婚育情況。
同時備註說明要求戶籍地在10個工作日內反饋核實情況,其中屬省內的要求戶籍地對未錄入信息系統的須及時錄入。
3、根據核查的不同情況分別辦理:
(1)對符合條件、資料齊全,通過人口計生信息管理系統核查無誤的,即時辦理登記。
(2)對符合條件、資料齊全,同時持有經現居住地計生工作機構查驗合格的《流動人口婚育證明》,即時辦理登記;
(3)對經向戶籍地核實,戶籍地在10個工作日內反饋且婚育情況屬實的,予以登記。
(4)對經向戶籍地核實,戶籍地超過10個工作日未反饋的,視為“難以核實其婚育情況”,由夫妻雙方***同簽訂《市外流動人口壹孩生育登記承諾書》後予以登記。
(5)對不符合申請條件的、不符合生育政策的、經與戶籍地核實婚育情況與事實不符的,不予辦理生育登記,並發出《不予登記通知書》。
擴展資料:
準生證不該折騰人
“辦理準生證需蓋章簽字40多個”、“新婚夫婦為辦準生證奔波兩地長達三年無果”,準生證“辦證難”成為壹個社會熱點。
準生證難辦,主要發生在流動人口身上。目前,生育服務證(準生證)還是我國人口管理和計劃生育工作的壹項重要手段。隨著社會流動趨勢的加強,2億多流動人口的龐大規模、從“單位人”到“社會人”的身份轉變,給人口計生管理帶來了新情況、新難題。
人口是流動的,但管理的步伐卻沒能跟上。“人戶分離”之下,居住地並不掌握流動人口的生育狀況,戶籍地也無法跟蹤流動人口情況,導致人們不得不在不同省市間來回奔波,加大了辦理難度。
再者,各地準生政策不統壹,材料要求、手續流程五花八門,有時還相互“打架”,給辦證人設置了壹個又壹個“行政梗阻”。
繁復的程序關卡,已經讓人心生“蜀道難”之慮,然而,現實中壹些辦理人員不主動、不負責、不作為的作風,“打官腔、甩冷臉、踢皮球”的態度,“公文旅行”的低下效率,又增加了辦理的復雜程度和失敗可能。
制度的障礙、人為的阻礙,讓準生證成了不少人望而生畏的“折騰證”。類似現象在商貿投資、社會事業等領域也多多少少地存在。老百姓辦事難、辦證難的背後,凸顯了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社會管理等時代課題。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建設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只有最大程度地簡化審批程序,減少辦事環節,才能真正提升行政效率、減輕群眾負擔;只有與時俱進加強制度創新,改革不適應時代發展的僵化機制、陳舊做法,才能盡可能滿足公眾需求、提升服務質量。
具體到“準生證”制度,盡管其存廢還有待深入研究論證,但統壹各地準生政策、簡化辦事手續、創新審批模式、提升辦事機關工作效率。
引入壹站式服務、網上申報等辦理方式,乃至制定符合流動人口實際的戶籍和計生管理政策,現在不僅能夠做到,而且在流動人口辦證難的呼聲高漲之下,還應當又好又快地實現。
任何改革都需要付出成本。手續更順暢,辦事更便捷,對老百姓來說是方便,對公職人員來說則往往意味著工作量的增加、工作難度的上升。
但對於壹個服務型政府來說,人民滿意才是最大價值。因此,真情對待百姓,主動服務百姓,寧願自己“累斷腰”也不讓百姓“跑斷腿”,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得群眾的“幸福指數”,是公***責任的必然要求。準生證雖小,也是檢驗能否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壹面鏡子。
中國新聞網-流動人口可就地辦理準生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