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中國稅務 - 1859年,清朝以什麽理由拒絕英法艦隊進入大沽?鴉片戰爭和英法聯軍之戰,英國侵華的目的是什麽?

1859年,清朝以什麽理由拒絕英法艦隊進入大沽?鴉片戰爭和英法聯軍之戰,英國侵華的目的是什麽?

第壹個問題的答案是:天津條約簽訂後,英法聯軍撤出天津,沿海陸續南下。鹹豐帝對條約內容憂心忡忡,導致桂良等人與英法代表協商修改《天津條約》,取消使節駐京、內地旅行、內江貿易等條款,並試圖阻止英法在北京改約。165438+10月,桂良等英、法、美代表簽訂《恢復貿易條例條約》,規定:鴉片貿易合法化;海關對進出口貨物按現價100%和5%征稅;外國貨在內地運輸銷售,只交2.5%的亞稅,國內所有稅都免;雇用壹個英國人來幫助辦理海關和稅務。但是英法不允許修改天津條約的條款,堅持要在北京改約。

英法政府對從《天津條約》中攫取的特權遠遠不滿意,故意利用交換合同的機會再次挑起戰爭。1859年6月,英國公使普魯斯特、法國公使布爾布朗、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大沽炮臺的美國公使華若翰在拒絕了桂良在滬換約的提議後,各自率領船隊前往大沽口,企圖以武力威懾清政府不交換《天津條約》的批準文書。清政府設防大沽,命直隸總督恒福向英法使節發照會,指定在北塘登陸,經天津去北京改約。他們的隨行人員不得超過20人,並且不得攜帶武器。

英法使節斷然拒絕了清政府的安排,堅持由艦隊經大沽口回京。6月25日,英國海軍司令赫伯率領12軍艦從蘭江沙駛往海口。下午3點,赫布命令英法聯軍進攻大沽炮臺。清軍在僧格林沁的指揮下,奮勇抵抗,奮起反擊,戰鬥異常激烈。直隸知府石榮春、大鼓會副指揮長龍汝元帶頭,先後被殺。由於清軍火力充足,戰術得當,擊沈擊傷敵艦10艘,擊斃敵兵近500人,英軍艦隊司令赫伯身負重傷。英法聯軍慘敗,這是鴉片戰爭以來清軍唯壹的壹次勝利。

第二個問題的答案是:第壹次鴉片戰爭後,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相繼入侵二晉:圓明園大火的罪魁禍首中國是英國的全權代表。然而,他們並不滿足於他們所獲得的特權和利益,並蓄意加緊侵犯中國主權和進行經濟掠奪。1854年,《南京條約》簽訂十二周年。英國曲解中美《王霞條約》12年後貿易和海域可稍作改變的條款,援引最惠國待遇,要求清政府全面修改《南京條約》。主要內容有:中國全境通商,鴉片貿易合法化,進出口貨物免征關稅,外交大臣駐京。法國和美國也分別要求修改條約。清政府拒絕,談判無果。1856年,王霞條約到期十二年。美國在英法的支持下,再次要求全面修改條約,但仍被清政府拒絕。因此,西方列強決心對中國發動新的侵略戰爭。

  • 上一篇:如何辦理重慶戶口的轉移手續?
  • 下一篇:關於電商征稅,妳們怎麽看?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