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塔上的樹
易雲武
乘船而行,每每靠近城鎮,常常能發現壹座塔。眼下泛舟武水到沈從文故鄉鳳凰去,果然看見有座古塔突兀於小鎮的高坡之上。那塔頂上長著壹棵壯碩的樹,正面看像壹團綠色的雲,側面看像老人的頭。
船泊碼頭,便要去仔細看這幅山水潑墨,它是壹座七層古塔,雖然已老態龍鐘,不單磚石風蝕斑駁,而且所有的塔角翹檐都已破損殘缺,僅僅剩下三只寂寞的風鈴,但已啞然失聲,惟有被香燭熏烤得髹黑的塔門及殘存於地縫裏的灰燼,才表明也還有人來此祭祀,因此我想,它的存在不過是壹個凝固了的歷史故事罷了,在湘西山區,這樣的故事也還多著呢。
然而我執意要弄清除那塔上的樹為什麽如此蓊郁如蓋,它如何得以生存。於是,便匍匐著攀援石梯而上。塔內盤道狹窄,因為空氣潮濕石壁布滿青苔的緣故,為防止滑倒,爬至第四層即不敢再貿然上去了。好在這壹層有四個拱門可供旅人瞭望,且石板清涼,所以趁著休息之機欲和古塔作無聲的溝通。
這是有陣陣涼風吹來,冥冥之中,但聽見塔內塔外眾多鳥雀的鳴叫。那生靈的叫喚湧動著,如潮汐此起彼伏。塔外吼吼喳喳的聲顯得分外急促,充滿焦慮之情。我起初只是詫異,後來才理解到,原來那些飛鳥似乎發現我騷擾了它們的地盤,急欲驅逐我這個不速之客。我甚至感覺盤旋於塔外的鳥雀全部都死勁地扇動翅膀向我撲將而來,呼呼生風。其中竟然有幾只勇猛者穿越空蕩的拱門,俯沖於我的頭頂之上。
我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充滿靈性的飛鳥。就在我急欲逃遁而下時,忽然又聽得塔的上面三層鳥類的聒噪壹片慌亂,但音量比較微弱,仔細辨析,我想,那也許是棲息於塔內的幼鳥和昏老之雀盼求食物或乞望愛憐之鳴,其嚶嚶之聲令人不勝惻然,想象它們渴求布施張大尖嘴或鼓動羽翼的艱難情狀,我後悔不該爬上塔來尋密探奇,侵犯了它們的家園,擾亂了烏亦家族的和平與寧靜。烏亦有情,他們的互相關心和對挑釁者的警覺,已從那個塔外憤怒的拍翅和塔內的哀鳴體現出來,我本無心,無意,鳥類卻感覺我有心,有意。剎那平常行為竟變成相續肆虐,罪過罪過。
我立馬產生壹種負疚感,在徹悟中摸索盤道退下塔去,這時,我發現所有的磴石都積有多少不壹的鳥糞,有些還粘連這羽毛,就在我縮著腿弓下身退下時,無意中發現塔壁的縫隙裏鼓冒壹束樹根,死死地嵌在青苔之中,再環顧四周,依然見著攀附於石壁上的根蔓,或粗壯或瘦削,宛若蛇虬,相互纏在壹起。有些樹根還伸展綠瑩瑩的卷須,成為根上之根,亮晶晶的水珠掛在上面,塔內如閃著點點星光,我越是向下摸索,那須蔓越見龐雜,登塔時為壹覽頂端風景之快,不曾留意身邊之奇,現在才覺得忽略的風景身邊也有。可見人在進退時都萬萬馬虎不得。果然,待我最後鉆出塔門,那壹叢叢*露的根須全都展示於塔基周圍。
這是壹幅多麽不屈不撓、元氣飛動的自然景象啊,圍繞古塔轉了壹圈,終於覺察古塔是被樹根湊用著、裹纏著,妳中有我,我中有妳,的古塔完全被樹根擡舉起來。倘若沒有眾多的樹根以其頑強之力護衛這座物,這本無生命的石頭恐怕早已瓦解坍塌於荒野下。
我為這壹發現而感動。但是,當我在琢磨中復又擡起頭時,仰望高聳於塔上的壹團綠蔭以及翺翔在它周圍的鳥兒,我的心頭更為之壹亮,我分明感覺飛鳥才是給這樹、這塔以生存的施與者。回首我在塔內的整個過程,下在是因為塔內堆各的鳥糞給盤根錯節的根蔓提供了必要的養分,使細小的根莖不斷延伸。而且推而遠之,這存活頂的綠色華蓋,也不知道是依仗何年何月何只鳥雀,就是那只玄冥之鳥銜落於塔頂的樹種造就了
這棵樹的最初生命,日復壹日,由於樹的根須不斷滲入塔的縫隙吸取大地的精華,於是又營造了塔內濕潤的空間。鳥、樹和塔是如此的相互廝守,依存,南哥難舍,最終在天地之間頂托了壹道秾麗的風景與和諧統壹的煌煌氣象,這是天意?這是緣分?我幾乎要雙手合十向這座古塔頂禮膜拜了。
依依不舍告別這座不知名的古塔,我登船飄向鳳凰,問船員,這塔上的樹留下什麽傳說,他們也不明白,或說樹鳥連理、相依相偎,像恩愛執著的夫妻,或說那塔是守護鳳凰城的忠誠衛士,但有壹點是***同的,即他們都為鳥的布施、樹的精誠。他的圓融而心懷崇敬,船員的說法雖極為簡單,但給我的思索卻很多,因為眼前之景道出了自然萬物的親切默契,它向人們展示的是壹個隨順自然,壹切皆真,物我通融,寧靜致遠的生命畫面,於是,我忽然覺得這塔,這樹,這鳥,這山,這水,這舟,都留著沈從文筆下的萬種風情。
(二)銹損了的鐵鈴鐺
宗璞
秋天忽然來了,從玉簪花抽出了第壹根花棒開始。那圓鼓鼓的潔白的小棒槌,好像要敲響什麽,然而它只是靜靜地綻開了,飄散出沁人的芳香。這是秋天的香氣,明凈而豐富。
本來不用玉簪棒發出聲音的,花園有***同的聲音。那是整個花園的信念:壹個風鈴,在金銀藤編紮成的拱形門當中,從纏結的枝葉中掛下來。這風鈴很古老,是鐵鑄的,鐫刻著奇妙的花紋。鈴中的小錘很輕巧,用細鏈懸著,風壹吹,就搖擺著發出沈悶的有些沙啞的聲音。春天和布谷鳥悠遠的啼聲作伴,夏天緩和了令人煩躁的堅持不懈的蟬聲,秋夜蟋蟀只有在風鈴響時才肯停壹停。小麻雀在冬日的陽光中嘰嘰喳喳,歪著頭對準風鈴壹啄,風鈴響了,似乎在提醒,沈睡的草木都在活著。
“鐵鈴鐺!”孩子們這樣叫它。他們跑過金銀藤編紮的門,總要伸手撥弄它。勉兒,孩子中間最瘦弱的壹個,常常站在藤門近處端詳。風鈴是勉兒的爸爸從壹個遙遠的國度帶回的。從他裝滿問號的眼睛可以看出,他覺得這鈴很神秘。
風鈴那沈悶又有些沙啞的聲音,很像是富有魅力的女低音,又像是壹聲長長的嘆息。
勉兒常常夢見那總不在家的爸爸。勉兒夢見自己坐在鐵鈴鐺的小錘上。抱住那根細鏈,打秋千似的,整個鈴鐺蕩過來又蕩過去,蕩得高高的!他掉下來了,像流星劃過壹條弧線,正落在爸爸的書桌上。各種書本圖紙壹座座高墻似的擋住他,什麽也看不見。爸爸大概到實驗室去了。爸爸說過,他的書桌已經夠遠,實驗室還更遠,在沙漠裏。沙漠是偉大的。
“爸爸!”勉兒大聲叫。他的喊聲落在花園裏,驚醒了眾多的草木。小棒槌般的玉簪棒吃驚地綻開了好幾朵。紫薇懷疑地搖著壹簇簇有皺折的小花帽。馬纓花到早上才有反應。在初秋的清冷中,它們只剩了寥寥幾朵,粉紅的面頰邊緣處已發黃,時間確實不多了。
“妳在這裏!鐵鈴鐺!”勉兒上學時照例招呼老朋友。他輕輕撫摸鈴身,想著它可能累了。
風鈴忽然搖動起來,幅度愈來愈大,素來低沈的鈴聲愈來愈高昂、急促,好像生命的暴雨盡情沖瀉,充滿了緊張的歡樂。眾草木用心傾聽這***同的聲音,花園籠罩著壹種肅穆的氣氛。勉兒也肅立。那鈴勇敢地拼命搖擺著,繼續發出洪鐘般的聲響。聲響定住了勉兒,他有些害怕。
“它把自己用得太過了。”紫薇是見過世面的。
好壹陣,勉兒才邁步向學校走去。隨著他遠去的背影,風鈴逐漸停下來,聲音也漸漸低沈,最後化為壹聲嘆息。不久,嘆息也消失了。滿園裏彌漫著玉簪花明凈又豐富的香氣。
勉兒從學校回來,走過花園,風鈴沈默著。那吊著小錘的細鏈僵直了,不再擺動,用手拉,也沒有壹點動靜,他自己的心懸起來,像有壹柄小錘,在咚咚地敲。
他沒有弄清到底發生了什麽事,便和媽媽壹起到沙漠中了。無垠的沙漠,月光下銀子般閃亮。爸爸躺在壹片亮光中,微笑著,沒有壹點聲音。
他是否像那個鐵鈴鐺,盡情地唱過了呢?
勉兒累極了,想帶著爸爸坐在鈴上回去。他記得那很簡單。但是風鈴只懸在空中,小錘子不下來。他站在爸爸的書桌上,踮著腳用力拉,連鏈子都紋絲不動。鈴頂綠森森的,露出壹絲白光。那是裂開的縫隙。鏈子和鈴頂粘在壹起,銹住了。
如果把它掛在廊檐下不讓雨淋,如果常常給它擦油,是不是不至於?
“它已經很古老了,總有這麽壹天的。”媽媽嘆息著,安慰勉兒。
花園失去了***同的聲音,大家都很惶惑。玉簪花很快謝了;紫薇的縐邊小帽都掉光了;馬纓只剩了對稱的細長葉子敏感地開合,秋雨在葉面上滑過。
那只銹損了的鐵鈴鐺被取下了,賣給了古董商。勉兒最後壹次抱住它,大滴眼淚落在鈴身上,經過綠銹、裂縫和長長短短的線路波紋,緩緩地流下來。
(三)荷葉
韓開春
那年我去宏村,正是深秋季節,順著黃山的皺褶壹路前行,層林盡染,草黃楓紅,間雜粉墻黛瓦,古徽州果然氣派非凡.到了村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壹泓碧水,壹條小道筆直穿過湖心,上面有座彎月般的石砌小橋名叫畫橋。據說,當年李安在此拍攝《臥虎藏龍》,男主人公李慕白就是從這座小橋上牽著他的白馬走過的。
但是,我的目光卻被湖中那壹大片枯萎的殘荷吸引,腦海中瞬間浮現的竟是《紅樓夢》裏林黛玉反對賈寶玉拔除破荷葉的理由:“我最不喜歡李義山的詩,只喜他這壹句‘留得殘荷聽雨聲’。”恍惚間,我似乎看到了林妹妹那雙對著殘荷發癡的憂郁的眼睛。在那壹刻,我居然有了長留宏村的想法,要是能有機緣在湖邊的書院住下,在有雨的夜晚,或是撐著壹把油紙傘,順著石砌的湖堤漫行,或是隔著石雕的窗欞,臥聽雨打殘荷,該是多麽愜意的享受啊。
其實,我許多親耳聆聽雨打殘荷的機會,我讀初中的時候,學生宿舍的後面就有壹大片荷塘,每年蓮藕起出之後,就再也沒人去管它,任由滿塘的荷葉自生自滅。然而我終究只是個俗人,比不得林妹妹那樣冰雪聰明,所以聽雨打殘荷的次數雖然不少,卻從未聽出過什麽詩意。
與枯萎破敗的殘荷相比,我更加喜歡夏日的新荷,光鮮潔凈,綠意盎然,看上去就很賞心悅目,勃發著無窮的生機。中午或是傍晚,會有壹些或紅或綠的蜻蜓、豆娘前來參觀,它們或許是被這荷塘滿目的綠迷住了,繞著圈不停地飛,遲遲不肯離去,飛累了,就在新冒出的小荷尖上歇歇腳;身上穿著黑黃條紋套衫的小青蛙,也從水裏冒出頭來,雙腿壹蹬,用它那的蛙跳,壹下子便躍上了荷葉的表面,隨之濺起的壹串水滴,滴溜溜地匯聚到荷葉的中心,凝成壹顆又圓又亮的大水珠,映著太陽的光輝,像是壹顆耀眼的明珠,它們許是把這壹張荷葉當成了運動場,鼓著大腮幫咕咕呱呱不停地叫,呼朋引類;還有壹些黑脊背的魚,在荷葉撐起的大陽傘下悠閑自在地遊來遊去,間或舉起大尾巴,在平靜的水面上使勁壹擊,發出“潑剌剌”的壹聲響,濺起壹朵大水花,旋即壹頭紮進水底,再也不見了。
這樣的季節,最快樂的自然還是孩子,從第壹朵荷花在水面上升起,綻開它美麗的笑臉時起,就會不斷有孩子順著塘埂悄悄滑下水去,學著在水面上那群嬉戲的鴨仔的樣子,把鼻子壹捏,頭往下壹低,便潛進了水底,上來的時候,手裏總會多出壹截細嫩甜香的花香藕,臨了上岸,還不會忘記摘壹片荷葉頂在頭頂。有時候也玩打水仗遊戲,學著電影裏白洋澱民兵打鬼子的模樣,頂著壹片荷葉,手裏端根樹枝,壹只眼閉著,煞有介事地壹瞄,手指壹勾,嘴裏同時還要發出“叭”的壹聲。
少年的記憶,除了玩耍,大多數還是和味蕾緊密聯系在壹起,關於荷葉,也是如此。說到吃,必須提壹下荷葉粥,這是我母親夏天常做的,把新鮮的荷葉洗凈,切成細絲,放點冰糖,和粳米壹同煮,做出來的粥青白相間,顏色好看,味道也好,清香撲鼻,有清熱解暑之功效。荷葉還可以包裹食物。我祖父有個習慣,趕集的時候帶上壹張荷葉,或幹或鮮,隨季節改變而有所不同,回來的時候,總會變戲法般從懷裏掏出壹只荷葉包來,裏面包著的有時是幾片鹵豬頭肉,有時是兩根油條。他用筷子夾起肉丟進我的嘴裏,果然是跟往常吃到的不同,肉香中夾雜著荷葉的清香。長大後讀明清小說,見到許多關於市井場景的描寫,我才知道,原來這用荷葉包熟食的舉動並不是我祖父的首創。
(四)浙江的感興
我很想追懷自己在浙江的童年,卻只記起了壹些片斷:隨著母親去壹個廟裏看初期的電影,去曹娥江頭看潮水,隨著小舅舅到河埠頭石橋邊的館子裏吃餛飩,那樣好吃的餛飩,後來似乎再也沒有吃到過。如此等等,連不起來,而且越來越模糊了。
於是我懷疑自己是否配稱浙江人。
這壹次到杭州,住在西湖旁邊,又有幸去了紹興,看到魯迅故居,還在鹹亨酒店裏喝了加飯酒,並且站在門外吃了壹串油豆腐,上面塗了厚厚壹層辣醬,吃著吃著,心裏感到不管配不配,我是喜歡這鄉土的。
這裏主要的色澤是黑和白。黑的瓦頂,白的粉墻,沖洗得發白的石板路,連木柱子也是黑的,嚴謹、素凈,然而空間是龐大的,人有足夠的地方可以移動,物件也是厚實可靠的,像那間大大的廚房裏的那口大大的腌菜缸,在樸質的生活裏有溫厚的人情,正如那三味書屋裏,既有嚴厲老師的戒方,又有那頑皮學童的小小樂園,而門前的石板路下則是潺潺的流水。
水是浙江的靈秀所在,是音樂,是想象力。
在魯迅的藝術素描裏不是也有這樣的黑泥、白石和綠水的配合麽?多麽樸質,又彌漫著多大的溫情!妳看他用筆何等經濟,總是短短幾句話就勾畫出壹個實實在在的人生處境,而同時他又總是把這處境放在壹片抒情的氣氛之內。他是最嚴格的,又是最溫情的,這就使得他最平常的敘述也帶有余音,富有感染力——他的閏土成為我們壹切人記憶中的童年好友。他的烏篷船成為我們每個人夢裏的航船,他的憂郁、憤怒和向往也成為幾代讀者難以排遣的感情。
看著紹興的街道、店鋪和水鄉景色,我以為我對這位大作家多壹點了解了。
回到杭州,又是另壹番景色,1981年我第壹次來,忙於瀏覽名勝,但也抽時間陪壹位老友去追尋他年少時代的蹤跡。走了壹個舊的市區,像是有壹家過去很有名的布鞋店,那裏依然賣著素凈而又雅致的黑面白底的舒服鞋。接著進入壹家鹹肉店,面前時壹條長長的洗的白白的木櫃臺,上面擺著十幾塊幹幹凈凈的鹹肉,隨妳挑選。這鋪子的舊式建築有高的屋頂,店堂裏空空蕩蕩的,沒有現代肉店那種血淋淋的屠場味道,人們從容選肉,大刀切下去,壹股醇厚的鹹肉香隨之而起。
這次重來,我很想再出去看看那些猶有南宋遺風的街道和店鋪,卻始終不得空兒,只在汽車裏匆匆看了壹下中心區的主要街道,在我遊歷過的城市裏,我總覺得杭州是最富於中國人情味的,即使車站旁邊的鬧市也鬧而不亂,人行道上人來人往卻不擁擠,同時有壹些老鋪子老字號還以傳統的禮貌待客。
杭州難分市區與郊外,環湖的大道既是鬧市,又因西湖在旁而似乎把紅塵洗滌了。任何風塵仆仆的遠來人也是壹見湖光白色而頓時感到清爽。
在陽光下,西湖是明媚的,但更多的時候顯得清幽,這次因為就住在湖岸上,朝朝夕夕散步湖畔,總是把湖的各種面容看了壹個真切,清晨薄霧下,黃昏夕照裏,湖的表情是不同的,沈沈夜色下則只見遠岸的燈火蕩漾在黑黑的湖水裏,千變萬化,沒有太濃太艷的時候,而是素抹淡妝,以天然而不是人工勝。
在湖岸散步的時候,擡起頭來,看到了環湖的群山在天邊聳起,也是淡淡的幾抹青色。然而它們都引人遐想。給了西湖以厚度和重量。沒有人能把西湖看得輕飄飄的,它是有性格的,從而我也看到了浙江的另壹面:水固然使它靈秀,山卻給予它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