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國家稅務總局推出個人所得稅app,納稅人可通過該app填報專項附加扣除,進行個稅申報。在填寫了六項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後,有兩種申報方式供我們選擇:“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和“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但是應該選擇哪壹種呢?
個人所得稅
1.什麽是“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和“綜合收益年度申報”?
“扣繳義務人申報”和“綜合收益年度申報”是不同的納稅申報方式,其含義如下:
1.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
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同步到扣繳義務人,扣繳單位可以獲取附加扣除信息,納稅人每個月在申報代扣所得稅時可以通過扣繳義務人扣除。
2.全面收益年度申報
納稅人不通過扣繳義務人直接向稅務機關報送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只有在年度匯算清繳時才能享受扣除。
納稅
2.「扣繳義務人申報」和「綜合所得年度申報」哪個好?
1.沒有特殊情況下,可以選擇任意申報方式。
兩種申報方式可以使納稅人享受相同的減稅優惠,只是時間不同。其中“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每月可享受,而“綜合所得年度申報”只有在次年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申報匯算清繳時才能享受。
2.其他特殊情況
(1)如果沒有固定工作單位,比如媒體從業人員,只能選擇“年度綜合所得自行申報”的方式,在年度綜合所得自行申報中進行稅前扣除。
否則最好選擇“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的方式,可以在每月預扣預繳期間享受抵扣,避免年底申報。
(2)如果納稅人不想讓扣繳單位知道子女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贍養老人等扣除信息,可以選擇“每年自行申報綜合所得”的方式,直接報送稅務機關,在次年匯算清繳時扣除。
個人所得稅籌劃
1增加免費交通、免費用餐、免費體檢等福利項目。
2提高公積金繳納標準:職工買房或租房可以提取公積金,本質上和工資壹樣;
3.勞動報酬工資。如果條件允許,盡量簽訂聘用合同。
節稅必須建立在合理合法的基礎上。
節稅計劃要在業務發生前合理提前規劃。
可以基於真實的商業
在業務流程再造的基礎上,不是人為的改動或捏造。
中國的稅收環境極其復雜。不管是老板還是個人,雖然不是財務,但是要有納稅意識。
說起財稅,除了個人,可以說這也是所有企業都需要考慮的大問題,就連馬雲和劉也在其中。不然怎麽會有馬雲沒有工資,劉年薪只有壹元的事情?
實際上,上面使用的節稅避稅法是《避稅》壹書中眾多避稅方法中的壹種。這本書用了上百個真實案例,多種避稅方法的組合告訴妳如何正確合理的避稅。
是不是很多人都認為只有那些優秀的會計人才會懂避稅?其實並不是。老板也要了解壹些節稅的知識,幫助公司合理節約開支,讓妳的收益最大化。
《避稅》壹書2021修改更新,適合新個稅法和最新優惠政策。如果妳是企業主、財務人員、高收入人群,這本書非常適合妳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