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稅是固定的,不管妳未來收入增加多少,妳只交固定的壹筆。
前期的收益肯定沒有後期那麽多,所以我覺得還是定稅比較好。
額度收集結束不需要出具審核報告!審計催收需求!
查賬征收和定額征收是企業所得稅的兩種征收方式。
對增值稅沒有影響。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得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以及納稅人企業所得稅的征收方式,根據不同情況分別采取查賬征收或核定征收的方式。納稅人符合下列條件的,應當查賬征收企業所得稅:納稅人能夠按照企業所得稅條例、有關稅收法律法規、財務會計制度等規定設置賬簿,準確計算收入總額和成本費用,向稅務機關提供真實、準確、完整的納稅資料,正確計算應納稅額,按照規定報送納稅資料,履行納稅義務,保存賬簿憑證和有關納稅資料。有下列情形之壹的納稅人,采用核定征收方式征收企業所得稅:1 .根據稅收法規不需要設置賬簿,或者根據稅收法規不需要設置賬簿的;二、收入總額只能準確核算,或者收入總額可以核實,但其成本、費用不能準確核算;三、只能準確核算成本和費用,或者成本和費用可以核實,但其總收入不能準確核算;四、總收入和成本費用不能正確核算,不能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供真實、準確、完整的納稅信息,難以核實;五、雖按規定設置賬戶和進行會計核算,但未按規定提供有關賬簿、憑證和有關納稅資料的;六、納稅義務發生後,未按照稅收法規的規定辦理納稅申報的,稅務機關責令其限期申報,逾期不申報的。此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規定,納稅人按月或者按季度分期繳納所得稅時,應當按照納稅期的實際數預繳。按照實際人數預繳有困難的,可以按照上壹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1/12或者1/4分期繳納所得稅,或者采用當地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法。預付方式壹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只要定率企業是增值稅普通納稅人,就享有進項權。不全是普通納稅人,也不全是小規模納稅人。他們應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繳納增值稅。
註1:企業所得稅的納稅期限和繳納方式
企業所得稅的繳納按年計算,分月或分季預繳,具體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企業應納稅額核定。月份或季度結束後15天內提前支付,年度結束後4個月內結清,多退少補。
企業預繳所得稅時,應當按照實際納稅期數預繳。根據實際情況預繳有困難的,可以按照上壹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1/12或者1/4分期預繳所得稅,或者采用當地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法。預付方式壹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境外所得應納稅款可以分半年或壹年預繳。具體預繳期限和稅額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境內外收入年終合並匯算清繳。
企業應在月份或季度結束後15日內,向當地主管稅務機關報送會計報表和預繳所得稅申報表;企業應當在年度終了後45日內,不論盈虧,向當地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年度會計報表和所得稅申報表。
企業年終匯算清繳時,少繳的所得稅在下壹年度補繳;企業年終匯算清繳時,預繳的超額所得稅在下壹年度抵扣,也可以返還給納稅人。
企業繳納的所得稅以人民幣計算。所得為外幣的,按月或季預繳稅款時,按月(季)最後壹日國家外匯牌價(原則上為中間價,下同)折合成人民幣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年度終了後匯算清繳時,對已按月(季)預繳稅款的外幣收入不再重新計算,只對全年未納稅的外幣收入部分,按當年最後壹日國家外匯牌價折合成人民幣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註2:預繳企業所得稅的三個步驟:
1.企業所得稅的稅率本身就是年稅率,所以也必須是年收入,這樣稅率和收入才能壹致。換句話說,做被乘數必須和乘數的單位壹致。因為現行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3%、27%和18%,分別用於不同的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如果只有壹個稅率,則不需要對月(季)和年應納稅所得額進行換算。
2.將換算後的年應納稅所得額(註意:這個換算後的年應納稅所得額是“虛擬”的年應納稅所得額,不是真實的,而是預期的)乘以使用稅率,得到年應納稅所得額。公式為:折算年應納稅所得額x適用稅率=年應納稅所得額。
3.將計算出的年度應納稅所得額轉換回月度(季度)應納稅所得額。公式為:年應納所得稅÷ 12 (4) =月(季)應納所得稅。總結以上程序和步驟,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預繳所得稅三步法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