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中國稅務 - 關於哲學的書有哪些?

關於哲學的書有哪些?

1,巴門尼德(387~ 347)

巴門尼德

【古希臘】普拉頓(公元前427~ 347年)出生於雅典。他的家族是雅典貴族,他和雅典的名人有著密切的聯系。蘇格拉底受審,柏拉圖去了現場,寫了壹篇著名的文章《辯護》。公元前387年,年近40的柏拉圖回到雅典,在郊區創辦了壹所學校,著名的柏拉圖學園。

《巴門尼德》分為兩個部分:第壹部分,柏拉圖借巴門尼德之口,質疑和批判了他先前由青年蘇格拉底所表達的“觀念分離”的觀念,批判性地反思了他先前的觀念論,提出了對立的事物能否相互結合的核心問題,並指出了青年蘇格拉底堅持觀念與事物分離論所造成的不可逾越的困難。第二部分,柏拉圖借巴門尼德之口提出了八組假設推理並進行了具體論述,繼續從正反兩個方面探討如何對上述核心問題達成初步解決方案。

據商務印書館1982中文譯本)

2.形而上學(公元前384~ 322年)

形而上學

【古希臘】亞裏士多德(公元前384~ 322年)是古希臘最有學問的人,著作極其豐富,主要有《形而上學》、《物理學》、《政治學》、《尼哥底母凱爾倫理學》、《論靈魂》、《論天堂》、《動物群》、《論植物》和《詩學》。他的學生(尤其是安德羅尼科)編輯整理了他的大部分著作。

《形而上學》是亞裏士多德關於壹般哲學問題的壹部重要著作。該書認為,哲學是智慧的科學,是本源和理性的科學。哲學雖然在實用性上比其他學科差,但在探究原因上比其他學科強,所以更有認知價值。事物的原因可分為四種:形式原因、物質原因、變化原因和目的原因。形式原因是事物存在的最基本依據。在本體論上,事物的存在首先是實體的存在。實體是個體,是具體而客觀的存在。實體不依賴於主體;實體之外的其他範疇只是定義實體屬性的謂詞,也就是量的範疇。沒有獨立的物質或獨立的形式。人的創造活動是形式與物質相結合的活動。純物質只是潛在的實體,形式才是實現的本質,也就是真正的現實實體。形式具有普遍有效性,是事物本質的規定性;形式作為通式,也是事物追求的目的,同時又是事物如此追求的動力,即目的原因和動機原因的集中表現。物質是事物目的能夠實現的可能性,這也是消極的。形式只能用壹種永恒的、非感性的實體來解釋,這種實體是事物的“第壹推動者”:不動但也動的東西是永恒的、現實的實體;換句話說,“上帝是活著的,生命是思想的真正活動,所以上帝是現實的,即它自己的現實,他的生命是至善和永恒的”。

形而上學在西方哲學史上意義重大,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它是西方哲學史上第壹部專門論述哲學問題的著作,對以往的哲學作了有價值的總結。對西歐中世紀經院哲學影響很大,《形而上學》等亞裏士多德著作成為繼《聖經》之後的絕對權威。這本書所論證的大量術語成為推動現代乃至現代哲學討論的立足點,尤其是由這些術語衍生出的許多概念創造了許多近期的理論。形而上學對人類認識的進步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據商務印書館中譯本1962)

3、物質理論(約99~ 55)

德拉圖拉

【古羅馬】盧克萊修(約公元前99~ 55年)出生於羅馬末年,與愷撒大約同時。除了《自然論》,歷史上沒有關於盧克萊修生平和成就的可信記載。

《論自然》是用拉丁抑揚格六步詩體寫成的,集哲學、自然科學、詩歌於壹體。全書共分六冊,分別論述了宇宙的無限性、原子運動、精神本質、肖像與感覺、生命的起源以及自然界和社會中的奇異現象。自然的理論認為所有的自然都是由不變的初始原子和虛空組成的。原子是固體的、不可分的終極因素,大小、形狀、重量不同,可以永恒運動、無限數量存在;原子偏離軌道的傾斜導致碰撞結合,構成了壹切;當這些原子因為各種原因分離時,事物就會消亡。虛空是無形體的存在,無形體是固體物體中所包含的、為原子運動提供場所和條件的看不見的起始基;它以原子為起始基礎,相互排斥、相互依存、相互包容,自然地創造了壹切。宇宙是壹個無限永恒的物質循環。

(據商務印書館中譯本1981)

4.新工具(1620)

新器官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17世紀傑出的唯物主義哲學家,近代唯物主義經驗論和實驗科學的創始人。三月底的壹個寒冷的日子,1626,他不幸得了支氣管炎,在四月復活節的早晨去世了。培根受到後人的高度贊揚。法國哲學家狄德羅在他主編的《百科全書》序言中稱培根為導師,稱他完成這部巨著應歸功於培根的鼓勵和指導。馬克思恩格斯說:“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近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是培根”。培根的立場與其代表作《新工具》密切相關。

“新工具”的目的是清除人類認知道路上的障礙:概念和論證方法的錯誤。這本書分為兩冊。第壹卷的目的是摧毀傳統的經院哲學體系,幫助人們建立正確的概念。第二冊是在第壹冊的基礎上,幫助人們建立科學的歸納法。

書中指出,在經院哲學的統治下,有四種錯誤的觀念:種族幻覺、洞穴幻覺、市場幻覺和劇場幻覺。假象不如反映事物本身,只是增加了壹些不屬於事物本身的東西。種族錯覺來源於人類的偏見和狹隘,以及感官的無能。它用感官來衡量事物,從而扭曲了事物的真相。洞穴錯覺是指每個人因為環境、教育、能力的不同,關註的東西也不同;市場錯覺是文字對思想的影響;劇場錯覺是指哲學教條和壹些錯誤的論證規則造成的誤解。要正確認識事物,就要探索事物,通過經驗,根據經驗,從經驗中得出對事物的規律性認識。

(據《中外社會科學名著千評——西方哲學》,華夏出版社,1992版)

5.哲學原理(1644)

哲學原理

笛卡爾(勒內·笛卡爾,1596~1650),哲學家。笛卡爾在法國生活期間,宗教保守主義勢力非常強大。他非常謹慎,壹生深居簡出,試圖避免受到宗教保守主義的迫害。然而,他仍然有很大的學術勇氣。他指出經院哲學體系是無稽之談,強調用新的理性方法來建立服務於科學發展的新哲學。但他並沒有采取激進的方法,而是以壹種隱蔽的形式將進步的思想內容與宗教勢力可以接受的形式結合起來。《哲學原理》有這個特點。

這本書討論了人類知識、物質事物、可見世界和地球的原理。首先,該書指出,在真假難辨的情況下,為了追求真理,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我們必須在壹生中對壹切事物懷疑壹次”,不僅是現有的壹切知識和概念,也包括宗教教義和我們的身體,這樣“我思故我在”就是理論推演的起點,也是建立知識體系的基石。我在思考,在懷疑,所以我存在,不完美。我心目中完美的觀念只能來自最完美的上帝。因為上帝包含各種屬性(包括“存在”的屬性),所以它必然存在,是客觀物質存在於外部世界的源泉。所以有三個實體:自我(心),上帝,客體。前者的根本屬性是思維,思維不是由物質產生的,也不以物質為轉移。後者的根本屬性是廣泛性,不能思考,不能產生思維和意識。通過確認這三個實體的存在,完成了“形而上學”的主要任務,為建立完整的哲學和人類的知識體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據商務印書館中譯本1958)

6.人類理解理論(1671~1690)

壹篇關於人類的文章

約翰·洛克(1652~1740)是英國哲學家。出生於壹個小地主和律師的家庭。1668年當選為皇家學會會員。從65438年到0667年,他在英國輝格黨人厄爾·沙夫茨伯裏的家裏擔任家庭醫生和秘書。1682年,沙夫茨伯裏在與代表王室的托利黨人的鬥爭中失敗,逃往荷蘭。1683,洛克跟進。1688“光榮革命”勝利後,在政府中擔任要職,成為輝格黨的重要理論家。

人類理解理論提出並要解決的中心問題是“探索人類知識的起源、準確性和範圍。”書中提出了著名的心靈“白板”:“人心如白紙,無切痕,無思想。”想法來源於經驗,我們的知識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上,最終又來源於經驗。經驗可以分為兩種:作用於外物的感覺,可以得到黃、白、熱、冷、軟、硬、甜以及壹切所謂可感之物的概念;內心功能的內省,即內心體驗,是人的心靈對自身的感知、思想、信念、推理、理解、欲望等內在心理活動以及人的內心所有功能的考察和關註。

(據商務印書館中譯本1981)

7.人是機器(1747)

Lhomme Mochine

【法國】魯克安?奧弗雷。拉馬特(1709~1751),哲學家,出生於法國西北部城市聖馬洛的壹個富裕家庭。1747年,他在荷蘭匿名出版了《人是機器》壹書。由於對上帝的不敬,他受到當地僧侶和貴族的憎恨和誹謗,並受到被處死的威脅,因此他不得不逃到普魯士。在“開明君主”腓特烈二世的保護下,他繼續行醫和寫作,並擔任宮廷禦醫。1751食物中毒死亡。下葬時,腓特烈親自致悼詞,稱贊他的學識和品格。

人是機器從身心關系入手,根據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將哲學體系分為對立的兩派:唯物主義體系;唯靈論的體系。心靈只是壹個毫無意義的空洞名詞。當壹個細心的人使用這個術語時,他只是指我們身體中思考的那部分。這本書認為“人是壹臺機器,……也是壹種動物。”“人體是壹臺自我啟動的機器:壹臺永動機的活模型。體溫推動它,食物支撐它。”人只是比最完美的動物多了幾個齒輪,多了幾個彈簧,大腦和心臟的距離成比例地更近了。只有教育才能把我們從動物的層面拉上來,最終讓我們高於動物。壹個人作為個體之所以不同於另壹個個體,在於體質和體液的不同。身心的壹切活動都是機械運動。

(據商務印書館中譯本1959)

8.純粹理性批判(1781)

《未來的批判》

伊曼紐爾·康德(1724 ~ 1804)是著名的哲學家。康德壹生最著名的著作是三部批判:《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其中,《純粹理性批判》是後兩種批判的基礎。

對客體的分析和判斷已經事先隱含在主體中。這種判斷不過是提前推斷出題中所隱含的東西。它是先驗的,不依賴經驗就能推導出來,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在綜合判斷中,客體事先不包含在主體中,只能由經驗提供。經驗提供的客體拓展了主體的內涵,增加了主體的內容。但是綜合判斷沒有普遍的必然性。數學等科學知識具有綜合判斷性、普遍必然性和先驗性的特點。如何可能對數學等科學知識做出全面的先驗判斷?這是《純粹理性批判》提出並研究的中心問題。

(據康德著《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版》,作者張世英)

9.精神現象學(1807)

精神顯學

【德國】黑格爾(George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著名哲學家,出生於德國符騰堡公國首府斯圖加特的壹個稅務官員家庭。他年輕時既聰明又勤奮。他5歲進入拉丁學校,7歲進入斯圖加特中學。他不僅廣泛地觀察周圍的事物,而且仔細地琢磨各種矛盾。1801他在耶拿大學當編外講師的時候,就著手寫這本書,目的是讓哲學說德語。

《精神現象學》分為前言、引言和正文三個部分。正文分為六個部分:意識、自我意識、理性、精神、宗教和絕對知識。

這本書認為真理是壹個過程。真理不是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東西,而是存在於概念和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是具體的、有機的統壹整體。真相就是壹切。真理不存在於直覺或直接知識中。真理是通過自身發展達到的完美本質。真理的發展是“絕對”自身分裂為兩個或樹立對立面,轉化為自身的對應物和其他事物,再通過對方或其他事物的中介反映自身,最後回歸自身同壹性的過程。真理和謬誤不是孤立的,也不是相互孤立的。真理是通過克服壹系列錯誤而獲得的。真理的發展過程就是不斷克服和揚棄錯誤的過程。

該書認為,精神發展的個體發生過程與系統發生過程是壹致的。意識、自覺、理性是個人意識的發展過程。社會意識形態的發展也分為三個階段:真精神、倫理道德;自我異化的精神;壹種對自身有把握的精神和道德。無論是以個體意識為對象的意識、自我意識、理性,還是以社會意識為對象的精神,都還停留在有限的範圍內,沒有最終實現主客合壹。只有在宗教和絕對知識中,意識才能以無限的絕對精神為對象,才能發展為絕對精神,從而使主客體達到最終的統壹。宗教以表象把握絕對精神,導致形式與內容的不壹致,所以必須升級為絕對知識。絕對知識是通過概念來把握絕對,也就是精神對精神本身的概念理解。

(根據商務印書館1962和1979的中文版本)

10,作為意誌和表象的世界(1818)

威爾和荷蘭的世界

【德】亞瑟·叔本華(1788~1860)是近代著名的哲學家,哲學唯意誌論的創始人。出生於德國但澤(今波蘭格但斯克)的壹個富裕家庭,父親是壹位文化素養優秀、自由精神極強的銀行家,母親是壹位熱衷於與文化名人交往、對家庭缺乏感情和責任感的女作家。叔本華在1814年與母親分手搬到德累斯頓後,潛心寫作,花了四年時間寫出了他壹生中最重要的壹本書《作為意誌和表象的世界》,並於1818年8月出版。

本書* * *包括三個序言和四個章節,即作為表象的世界、作為意誌的世界、作為表象的世界和作為意誌的世界,以及題為《康德哲學批判》的附錄。

該書從主客體關系入手來解釋世界:“這個世界的存在只是就它與另壹個事物的壹個‘呈現者’的關系而言。這個進行‘表征’的人,就是人本身。”表象世界有兩個不可分割的方面:主體和客體,其中主體是支柱、基礎和條件。壹端偏執於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不對的。直觀表征包括時間和空間、感性直觀、認識和物質;抽象表象是概念,直覺是壹切知識的源泉。

(據商務印書館1982版)

11,積極哲學課程(1830~1842)

積極哲學教程

奧古斯特·孔特(1798 ~ 1857),法國哲學家,實證主義創始人。1818起,她擔任著名空想社會主義者聖西門的秘書。後來由於意見不合,她又另設班級,教授自己的思想體系。從1832成為巴黎理工學院教授九年,從1848創辦積極哲學協會。主要著作有《實證政治制度》和《實證哲學教程》。

該書首次提出了形而上學無意義,只有通過觀察和經驗獲得的知識才是真正的科學的論點。“我們的每壹個主要觀點,每壹個知識群體,都經歷了三個不同的理論階段:神學階段,也稱虛構階段;形而上學階段,又稱抽象階段;科學階段,又稱經驗階段。”對應的方法有三種:神學方法、形而上學方法和經驗方法。在神學階段,人類探索的主要目標是萬物的內在本質和現象的根本和最終原因,即超自然力量。人試圖控制外界,又無能為力,只好創造壹個虛無縹緲的神,而不是壹個無限誇張的人。玄學只是前壹階段的改頭換面。人們把超自然的神變成抽象的實體和力量。在實證哲學階段,人們不再尋找現象背後的本質,承認不可能有絕對的概念,而是依靠觀察和推理來發現現象的實際規律。

(據《現代資產階級哲學文選》,商務印書館,1982版)

12,基督教的本質(1841)

《基督教的森》

【德國】路德維希·費爾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1804 ~ 1872)是近代著名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和傑出的無神論思想家,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先驅。1830年匿名發表《論死亡與不朽》,揭露基督教教義的虛偽,受到教會勢力和封建政府的迫害,被迫遷居到遙遠的布魯克堡村。1860年,費爾巴哈隨家人移居紐倫堡。1870年加入德國社會民主黨。1873年4月13日,死於紐倫堡。

基督教的本質是建立了以自然和人為核心的人本主義唯物主義體系。全書分為三個部分:緒論,概述了人與宗教的本質;第壹部分論述了宗教的人文性;第二部分批判宗教的神學性質。在書的末尾,有費爾巴哈寫的解釋、註釋和引文。該書認為,上帝是人性的異化:人把自己的本性對象化為人之外的精神實體,人創造了上帝;人的異化成了人的異己的力量,人被自己的造物神所束縛。上帝的全知、全能和無所不在是人性的虛幻反映。“壹切屬於上帝本性的規則,都是屬於人的本性的規則。”人對神的崇拜,其實就是人對自己本質的崇拜。當人肯定上帝時,他就否定了自己。為了恢復人類的權威,必須揭露宗教的本質,否定上帝。

上帝壹般是壹個階級的概念。神的本質不是某壹個人的本質的異化,而是把人的“類”本質對象化為壹種不同於、獨立於任何個體的絕對本質,人們崇拜的正是這種本質。“階級”概念的對象化是宗教的認識論根源。從哲學上解決“普遍”與“個人”的關系,即“階級”與“個人”的關系,是建立無神論的基本前提。

(據《費爾巴哈哲學選集》(第二卷),商務印書館出版1984,榮振華譯)

13,權力意誌(1888)

希望之聲

【德】尼采(1844~1900),哲學家、詩人,是近代最有爭議的思想家之壹。他的理論被納粹曲解為法西斯主義的理論支柱。希特勒親自拜訪了尼采的墓,並把《尼采全集》作為生日禮物送給了墨索裏尼。盡管如此,這並不影響他成為人類思想文化史上的大師。權力欲影響了許多後來的思想家。

《權力意誌》是尼采去世後,他的姐姐等人根據作者生前的筆記和手稿編撰而成的哲學著作。這本書打著重估壹切價值觀的旗號。重新評價壹切價值,興趣不再在肯定上,而在懷疑上;我感興趣的不再是“因果”,而是毅力和創造力;不再是自保的意誌,而是強權的意誌。它提倡“相信自己勝過相信精神”。由於基督教道德和普遍民主思想的影響,地球上的人都有良知、同情心和懺悔心。在以往的價值評價中,這似乎是人類文明的標誌。這恰恰是人性弱點的象征。在弱者中,道德和信仰的要求被簡化為對生命、健康和榮譽的渴望。強者放棄了這些要求,只剩下對意誌的“服從”。強者只能也只能“以肉身為準繩”。於是弱者的欲望成為強者的起點,支撐強者的是具有強大能量的意誌,即“權力意誌”。

(據商務印書館中譯本1991)

14,時間和自由意誌(1889)

時間和自由意誌

亨利。亨利·柏格森(1859 ~ 1941)是哲學家、人生哲學和直覺主義的代表人物。中學時,他寫了《時間與自由意誌》,憑著它,他獲得了博士學位。這本書是他的傑作。

《時間與自由意誌》認為,人的意識深處存在著壹種心理拉伸,我們所認識的世界就是意識深處心理拉伸的產物。空間是純粹的,空間中的壹切都構成了不連續體。時間作為人的內在意識變化的延伸,是壹個不間斷的、不可分割的整體。在社會生活中,外界的不同狀態造成了人們內部的意識形態,這些意識形態相互滲透,不自覺地形成壹個整體,把過去和現在聯系起來;由於這些狀態之間的根本區別,意識將它們視為壹個不連續的質量,即它們在其原始空間中排列成行列,並相互外化。這樣,舒展因空間化而變成了純粹的時間,外界也呈現出了序列狀態。只有拋棄感覺和概念的方法,才能通過深刻的內省掌握連續性。

15,實用主義(1906)

實用主義,壹些舊思維方式的新名稱

威廉·詹姆斯(1842 ~ 1910),實用主義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哲學家,心理學家。出生於神學家庭,獲哈佛大學醫學學位,65438-0876年任該校心理學講師,65438-0880任哲學教授。主要著作有《心理學原理》、《信仰意誌》、《各種宗教體驗》等。

實用主義認為哲學史是壹部人類氣質沖突史,經驗主義則是氣質僵化,重視感情,缺乏宗教信仰,持多元懷疑態度;理性主義是靈活的,宗教的,壹元論的和武斷的。經驗主義不信仰宗教,理性主義武斷、抽象,無法解釋現實。實用主義哲學可以像理性主義壹樣宗教化,像經驗主義壹樣與事實保持最密切的聯系。實用主義首先是方法,其次才是真理是什麽的理論。

16,原始思維(1910~1922)

ПервобЫытное Мшление

【法國】v·布魯爾(левибрюл?,1857~1939)出生於法國巴黎。1899-1927,巴黎大學文理學院教授,後任民族誌研究所所長,巴黎科學院院長。出版了三本關於原始人思維的書,分別是1910《低級社會的智力功能》,1922《原始人的心靈》,1927《原始人的靈魂》。《原始思維》是兩本書的合訂本,《低級社會中的智力功能》和《原始人的思想》,原文為俄文。

原始思維認為原始人的思維是無差別的、具體的思維。原始思維中沒有概念,只有豐富的表達人和事物的專用術語。原始人計算時,無法把數字和物體分開。原始人反映在腦子裏的是“心象”的概念,就像畫了壹幅具有細微特征的畫。原始人憑借記憶積累了大量的“心象概念”,這是他們思維的基礎。原始思維的基礎是集體表征。集體表征的具體形式是原始社會的巫術、宗教崇拜、習俗和語言。在原始人的集體表征中,客體的形象融入了主體對客體的情感和運動因素。

(據商務印書館中譯本1986)

17,存在與時間(1927)

生活與時代

【德國】馬丁·海德格(1889~1976),現代著名哲學家,出生於德國巴登的梅斯基爾希。胡塞爾的學生和合作者,哲學和現象學年鑒的編輯。1922被任命為馬爾堡大學哲學教授。

《存在與時間》的目標是追尋存在的意義。也就是為什麽以及如何存在。海德格爾指出,傳統本體論討論的是存在而不是存在,往往定義的是存在而不是存在。要把本體論放在現象學的基礎上,用現象學的方法從人的角度研究存在。作為壹個特殊的存在,人在這裏。在追求和理解存在的過程中,這通過自身來表現存在。存在的基本結構是活著。當妳活著的時候,妳在處理別人和其他的事情。前者煩神,後者煩神。這種存在的本質特征是擴張。這是通過工具的使用與他人相關,形成三種關系:相互關心、相互排斥、相互忽視;這是通過與他人的相互競爭形成平均狀態,建立削弱人們敏感度的輿論的方式。這是以閑讀、好奇、曖昧的形式,在被它困擾的世界裏,在被神困擾的人裏。這就是這種存在的沈淪,這種受眾的統治。

(據三聯書店中文翻譯1987)

18,傳播與社會進化(1929)

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

【德國】哈貝爾·馬斯(Juergen Habermas,1929~),出生於德國杜塞爾多夫,法蘭克福學派第二代代表人物。哈伯馬斯壹直主張哲學研究要與實證科學相結合,要勇於面對現實,用批判的眼光審視各種社會現象。在這壹方法論的指導下,他發表了《社會科學的邏輯》、《認知與興趣》、《文化與批判》、《論重建唯物史觀》等壹系列重要著作,構建了壹套以“交往”概念為核心的“批判理論”。傳播與社會進化是這壹思想的理論總結。

該書依次描繪了三個理論層面:傳播的壹般理論;關於社會化的壹般理論;社會進化理論。

根據hubbell Mas的觀點,旨在理解的交際行為是最根本的社會行為,因此普通語用學的任務是確定和重建交際行為的壹般假設。根據哈伯馬斯的觀點,言語有效性的基礎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即可理解性、真實性、真誠性和正確性。根據以上分析,這四個方面是交往行為的壹般假設,這樣我們就可以有壹個分析社會化理論和社會進化理論的統壹框架。

  • 上一篇:公司註銷需要所有股東簽字嗎
  • 下一篇:國家對農村的優惠政策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