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企業承擔了大部分的繳費金額和比例,約占總繳費的2/3,個人承擔了1/3的需求,但個人的這1/3實際上是從公司扣除的,對於壹個企業來說相當於人工成本。畢竟員工的工資也是由企業承擔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社保繳費標準越高,所承擔的人力成本就越高。
對於壹個勞動密集型企業來說,首先它的員工總數是壹個比較大的員工數量。如果成本增加10%,那麽在實際操作中,100員工增加的人工成本確實是壹筆很大的費用。所以很多企業主為了獲得自己,往往不惜降低社保的繳納標準。
當然,在以前,也就是2019之前,社保稅改革之前,很多企業,尤其是壹些民營企業,小微企業,可能都是這麽做的。但是2019之後,發生了壹個嚴重的變化,就是社保稅改之後,社保不是由社保部門停繳,而是由稅務部門停繳,所以不能再按照最低繳費標準繳納了。
社保稅改革的明顯要求是,社保繳費基數和個人所得稅申報基數要根據員工自己的實際工資完全不同。所以稅務機關顯然可以查詢壹個企業單位,根據自己的實際工資申報社保繳納是否嚴格。如果說沒有滿足社會保障稅改革的要求,實際上相當於逃避稅務部門監管的義務,那麽壹個企業單位就需要承擔相應的義務,所以相當於得與失。
2019之後,這種情況會略有改善。當然今年是2021,時間已經過去兩年左右了。所以很多企業為了規範自己的經營,給員工繳納社保,所以往往按照自己的實際工資來設置社保繳費,所以呈現最低標準繳費的情況,相比之前,2065438。
但是如果妳說妳的工資比較低,低於妳所在地區社會平均工資的60%,那麽在這種情況下,肯定會按照最低規範繳納社保待遇。這個沒問題,除非我的工資高於。超過妳所在地區最低工資標準的60%,那麽社保的繳納就按照我的實際工資來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