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中國稅務 - 鄭州及河南文化遺產簡介

鄭州及河南文化遺產簡介

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道情(太康縣)(2007-05-05 21:06:34)

標簽:道教分類:魅力河南

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道情(太康縣)

太康道情歷史悠久,起源於春秋時期的古代民間戲曲藝術,分布在太康及其周邊地區。劇目豐富。據普查統計,有30多種曲牌和曲調,包括三大類五個品種。三大類是:歌唱、表演、音樂,五大類是:聲樂學派、表演節目、音樂體系、曲牌調、打擊樂。太康道情這些門類的形成,既有傳承的民間藝術,也有姊妹藝術,最終形成了太康道情獨有的特色。古裝傳統劇160多部,現代戲60多部。這些劇很多都在長期的流傳中失傳了。太康道觀劇自形成以來,在1957幾經沈浮才改名。

“少鋤兩畝地,不能耽誤看太康道觀劇。”在豫東、皖北,太康道情曾以其獨特的魅力征服了數千萬觀眾。太康縣成立了新中國第壹個也是迄今為止中國唯壹的道教話劇團,贏得了“天下第壹劇團”的美譽。然而,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這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地方戲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

“道”是用之不竭的過去。

陽春三月,我來到了道教的故鄉太康縣。在當地人的指引下,他們進入了洪雪街北面壹條不知名的小巷,走了十幾米後停了下來。當地人指著壹棟被列為太康縣科學學校院的三層小樓說:“這就是道觀戲班。”

木質招牌字體斑駁,木質招牌上的油漆已經脫落。三層,壹層是倉庫,裏面堆滿了道具和樂器;二樓是排練廳,只有壹張桌子和十幾把木椅;三樓是演員的客廳,現狀已經說明了今天戲班的生存狀況。

春天是演出的旺季。劇團去漯河演出,房子關著鎖著。聽說參觀了道觀劇。當地人仍然熱情地邀請朱,曾經著名的道教戲劇演員。65,438+04歲,進了縣戲劇培訓班,登臺演出。因其飽滿純凈的嗓音、清晰流暢的吐字、端莊的表演氣質,受到省內外觀眾的壹致贊賞。她主演了《王金鬥借糧》《張廷秀》

王金鬥借糧劇照

朱拿出她的化妝照,回憶起當年演出的盛況,臉上出現了不壹樣的神色:“我們在安徽首演的時候,竟然演出了十幾個擠得滿滿的買不到戲票的人,要求把現場演出用擴音器傳出去。半夜了,還是有幾百人圍著收音機坐著,演員走在街上,行人在互相訴說。我們吃飯、拍照、洗澡、理發,群眾卻恭恭敬敬地不收錢。當劇團離開人世時,賣饅頭的小販扛著饅頭沖到演員的車前,強行塞到演員手裏。”

“我在鄭州大石橋露天舞臺表演的時候,和常翔宇、沈壹起唱《對手戲》。沒人敢休息,十場八場都沒有換人,不然觀眾不答應。當時大家都誇感情好。在著名的現代豫劇《朝陽溝》中,包包唱到“那前腿弓,那後腿蹬,不要慌,不要兇..."

全盛時期,泰康的道情班有60多個。在豫東、皖北農村,妳隨便拉壹個30歲以上的人,他也許能大膽地哼壹出道觀劇。早在上世紀70年代,壹部道教劇《在前進的路上》就紅遍大江南北,讓國內億萬觀眾知道了“太康還有這麽好的道教劇”。80後的《王金鬥借糧》《發家致富後》等名劇被無數人津津樂道。參加國家級、省級、市級的比賽,總是帶著榮譽回家。如今,道情劇團每年麥收前都南征北戰,演出400多場,大部分是在農村演出。大部分演出都是他們自編自演,河南、安徽、山東農村的老百姓給道情劇團起了個名字:“莊稼人劇團”。

不斷上演的戲劇《愛》

在從太康回鄭州的路上,我轉到了漯河,那裏有清戲班在演出。太康縣道情劇團團長張在談到道情戲時打開了盒子:“春天是整個演出的旺季。秋收和冬季過後,還會在各地演出。今年臘月二十八開始在各地演出,農歷四月十五已經簽約。演出的地方很多,比如安徽的臨泉,河南的項城市、漯河、舞陽、禹州、許昌、開封、鄭州,還有黃河以北的幾個地方。我們每年都上演新劇。今年上演《出宮恨》《五世同堂》。全團演出60人,年齡最大的54歲,最小的14歲。全年可演出400多場,在豫劇團中首屈壹指,總收入在30-40萬元之間。”

然而,和其他稀有劇種壹樣,道教的發展並不繁榮。道情劇團面臨著演出市場萎縮、經濟困難等問題,生存時刻受到威脅。

“演員每年外出演出的時間大多集中在年底後的三四個月。夏收秋種之後,很多農民出身的演員都要回家種田,中間沒有工資。這種困境迫使許多藝術家離開歌劇舞臺,進入商界。”據了解,呂、、、、丁等壹批道教新秀即將茁壯成長,但受市場經濟影響,有的去鄭州唱戲茶館,有的外出打工。

“去看歌劇,觀眾,只是看著‘角落’。現在的演員太隨便了,想唱什麽就唱什麽。如果讓老演員發揮傳、幫、帶的作用,培養新生力量,再加上政府對少數劇種給予相關扶持,太康道情壹定會有觀眾。”66歲的朱仍然沒有放棄她的道教情結。

輝煌的家族史

坐在簡陋的屋子裏,太康道情劇團團長張仍然興致勃勃。隨後,他慢慢講述道清的歷史淵源和故事,仿佛在講述自己的家事。

道教歷史悠久,起源於我國的道教。當時以老子為教父,以《五千篇》、《道德經》、《太平調紀論》為主要道教論著。到東漢末年,又制定了新的音樂運動(道教音樂)的誦戒方法,以詩、詞、歌等文學形式書寫道教題材,唱道與理,融為壹體,說,“。

道情本來是壹種詩意的贊美,但宋代以後,吸收了詞和曲牌,演變成壹種在民間講道中傳唱的新韻文,又稱道歌。伴有漁鼓和簡易板,類似鼓歌詞。後來道情中的詩贊體主要流行於南方,是歌白交替的說唱道情。曲牌體的壹個分支流行於北方,發展成為陜西、山西、河南、山東等地的道教劇種,以“兒戲”、“皂袍”、“清江引子”為主要唱腔,並采用秦腔、梆子的鑼鼓和唱腔,逐漸形成各地的道教劇種。內容包括四大類:升仙劇、修德勸善劇、民間生活劇、歷史故事劇、傳奇公案劇。

從民國初年開始,道情從曲藝唱腔的形式走上舞臺,稱為“道情班”。解放前夕,戲班分散消失,建國後又復興起來。道情擅長唱曲折的兒童家庭故事,以唱取勝,具有濃厚的地方口音和民間色彩。

他的表演特技堪稱壹絕。早期道教唱法中穿插了壹些“繞口令”,如“百家姓、三字經混唱”。演員在扮演鬼的角色時,要戴上壹個形似雞蛋的鐘形假眼,眼睛會轉動,這在其他劇種中是很少見的特技。

全盛時期,泰康的道情班有60多個。當時道教劇在群眾中享有很高的聲譽,流傳著“寧可叫妳臉酸,也不能耽誤看太康的道教課”“少鋤兩畝地也不能耽誤看太康的道教劇”等許多諺語,所以太康又被稱為“道教情懷之鄉”。

令人自豪的經歷

在豫東、皖北的農村,妳隨便拉壹個30歲以上的人,他也許能大膽地哼壹首道情劇,道情的普及程度令人驚嘆。其實早在上世紀70年代,壹部道教劇《在前進的路上》就紅遍大江南北,讓國內億萬觀眾知道了“太康還有這麽好的道教劇”。80後的《王金鬥借糧》《發家致富後》等名劇被無數人津津樂道。

此前,據說太康道情劇團在當地有“金獎專業戶”的美譽。張的壹堆榮譽證書和獎杯印證了這壹說法。原來,泰康道情多次參加國家級、省級、市級比賽,總是載譽而歸。

1992年《王金鬥借糧》參加“天下第壹劇團”全國優秀劇目展演,獲八項大獎。該劇團被文化部正式命名為“天下第壹劇團”。2000年,道情劇團被評為河南省先進文化集體。2001年,後豐富獲得中國第十壹屆“群星獎”大賽金獎,後獲得國家人口文化獎。2003年,泰康道情劇團以壹首情歌獲得河南省第八屆小型戲劇小品(曲藝)比賽壹等獎...同時,道情劇團多次應邀進京演出,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和高度贊揚,深受首都人民的青睞。

被譽為“天下第壹團”的太康道情,是國內不可多得的劇種。太康道情被國務院定為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鄭州日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原創行大型系列報道

中原新聞網-鄭州日報

視力保護色:█████████

為提高讀者對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了解,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和保護,本報自3月初起派出主要記者在全省各地采訪。從今天開始,這組飽含記者熱情和心血的報道,將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報道的形式,在本版持續推出。

無形文化

遺產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承。

流傳下來的、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不以物質形式展示的文化的統稱,包括戲劇、音樂、舞蹈、手工、手工藝等傳統表演藝術,以及傳統節日、民俗等重要精神文化遺產。

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搶救保護工作也居全國領先水平。2003年,我省成立河南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領導小組;次年,河南省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在全省正式啟動。5438+今年10月中旬,文化部公布了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501。我省上報的57項中,有20項被列入推薦名單。

記者采訪了解到,根據《河南省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實施方案》,我省確定了河南省第壹批46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項目和河南省第壹批24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試點項目,遴選了57個項目申報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同時加大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宣傳力度,在全國率先舉辦“河南文化遺產日”。

據了解,我省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壹般分為三個階段:第壹階段是2004年至2008年,這是第壹個試點,也是瀕危階段;第二階段,2009年至2013,為全面發展、重點保護階段;第三階段,2065 438+04-2020,補充完善機制。

據河南省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委員會負責人介紹,目前他們正在做五個方面的工作:在全省範圍內尋找民間文學、美術、表演藝術方面的優秀代表,將有100名入選者獲得“河南省民間文化優秀傳承人”稱號,並遴選10名重要傳承人,由國家進行必要的扶持和保護;啟動《中國民間故事百科全書》的編輯工作,搶救和保護民間口頭文學;開展河南十大民間經典的命名、編撰和出版工作;對我省1949之前創辦的“老字號”進行全面普查,並記錄在案;對我省民居建築進行普查,合理開發利用經典。

河南省申報的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帶“▲”)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民間文學/口頭文學:5。

1.花木蘭傳說(商丘虞城縣)▲2。梁祝傳說(駐馬店汝南縣)3。舜帝傳說與文化空間(濮陽縣)4。《白蛇傳·徐賢》(鶴壁淇濱區)

5.董永與七仙女的傳說(焦作武陟縣)▲民間藝術:2件。

1.朱仙鎮木版年畫(開封開封縣)▲

2.王翹農民畫(駐馬店市汝南縣)民樂:9首。

1.板頭曲(南陽)▲2。中州箏派(省藝術研究院)3。養(許昌)4。司馬懿勝利鼓(焦作溫縣)5。膚淺吹歌(鄭州新密市)6。嗩吶(焦作沁陽市)▲7。銅鼓舞(平頂山市佳縣市)

9.武陟盤古(焦作武陟縣)民間舞蹈:1。

1.官鑼(周口項城)戲:14。

1.豫劇(省藝術研究院)▲2。曲劇(省藝術研究所)▲3。越調(周口)▲

4.大仙戲(安陽滑縣濮陽縣省藝術研究所)▲

5.羅娟戲(駐馬店汝南縣省藝術研究所、開封通許縣)

6.目連戲(濮陽南樂縣)▲7。道情(周口太康縣)▲8。萬邦(南陽內鄉縣)▲

9.四平調(濮陽縣商丘市省藝術研究所)

10.大平調(安陽滑縣濮陽縣省藝術研究院)▲

11.道教皮影戲(三門峽靈寶市)12。羅山皮影(信陽羅山縣)13。杠神(駐馬店新蔡縣)

14.懷梆(焦作沁陽市)▲曲藝:5首。

1.河洛鼓(洛陽)2。河南吊墜(省藝術研究院)▲3。吳王秦書(濟源)4。棗樹(信陽固始縣)

5.絲弦道(駐馬店平輿縣)民間手工藝技能:5。

1.杜康葡萄酒釀造技術(洛陽)2。鈞瓷(禹州市許昌)3。玉雕工藝(南陽鎮平縣)4。泥咕咕(鶴壁)▲

5.湯溪劍工藝(駐馬店西平縣)生產貿易海關:1。

1.確山鐵花(駐馬店)年季訂單:1。

1.99重陽節(駐馬店上蔡縣)民俗知識:5。

1.少林功夫(鄭州少林寺)▲2。太極傳(焦作溫縣)▲3。八卦文化(省社科院)4。洛陽正骨(洛陽)

5.與上述針灸銅像文化表現相關的文化空間(省中醫藥管理局,開封):9。

1.馬街書友會(平頂山)▲2。太昊陵祠堂會所(周口淮陽縣)▲3。老子生日廟會(周口鹿邑縣)4。浚縣(鶴壁縣)正月古廟會

5.盤古廟會(省級民族民間文化保護中心,南陽桐柏縣,駐馬店泌陽縣)

6.百泉廟會(輝縣市)7。大英社火(三門峽單縣)8。民間社火(鶴壁浚縣)9。窖場(三門峽)

  • 上一篇:基層稅務創新工作
  • 下一篇:教育培訓機構資質怎麽辦理?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