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納稅意識的高低反映了壹個國家的文明程度。由於歷史原因,我國公民稅收意識的培養剛剛起步,任重道遠。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首先是要廣泛開展稅收宣傳教育,提高公民對納稅必要性的認識,使公民深刻認識到,民之所用的財富也必須取之於民,從而自覺自願地為國家納稅。為此,應采取以下措施:
1.從教育做起,把依法納稅作為國民道德教育的壹項內容,從中小學生做起。中小學教育是基礎,良好的啟蒙教育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宣傳陣地加大稅收宣傳力度。壹切只有理解了才能接受,依法納稅也是如此。通過紮實、深入、細致的宣傳活動,使自覺納稅的意識深入千家萬戶,使納稅人明白納稅是每個公民的義務,與每個公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從而主動依法納稅。
3.加強基層稅收宣傳和服務,發展稅務代理,解決當納稅人的問題。基層稅務機關要加強納稅宣傳和納稅指導,完善稅收管理員制度,為納稅人解決納稅中的各種具體問題。同時,大力發展稅務代理行業,多途徑、多渠道解決納稅人問題。
(二)加強稅收法制建設,不斷完善稅收制度。
稅收法規是否嚴格、完整、健全。反映了壹個國家稅收法制建設的水平。目前,在新稅制已經投入運行的情況下,稅務機關要跟蹤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進行糾正和補充。無論稅收法規出臺前做了多少艱苦細致的工作,出臺後還是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因為人對事物的認識總是有限的,需要在聽取各方面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研究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和新情況、新問題,及時提出解決辦法。屬於法律法規的問題,要根據稅收管理權限進行修改。禁止不修改稅收法規就要求基層機關不遵循,造成執法的隨意性。在稅收實踐中,只有根據稅制的運行不斷修正,稅制才能日臻完善。
(3)加強稅收征管,建立良好的納稅秩序。
在稅收法律法規基本健全完善的前提下,治理偷稅漏稅的根本措施是在稅收征管上下功夫。當前,要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強統壹領導,建立中央和地方稅務機關之間的協調條例和措施。按照分稅制的要求,采取相應措施理順兩套稅務機構的關系,通過立法明確國稅、地稅兩套稅務機構的稅收征管範圍和具體事項(雖然這項工作已經開展,但遠遠不夠),從制度上杜絕兩局之間推諉、扯皮、擠占收入的現象。
2、繼續完善稅收征管法制,加大執法力度,營造良好的稅收秩序。高質量的稅收征管,把偷稅漏稅降到最低。首先,要不斷完善稅收征管法律法規,以嚴格的規章制度規範雙方行為,使稅收征管的每壹個環節、每壹個方面、每壹個具體操作程序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次,執法人員要嚴格執法,堅決杜絕不罰、輕罰、以罰代刑、杜絕“人情稅、關系稅”的錯誤做法,通過強有力的稅收征管體現稅收法規的嚴肅性和權威性。當前,要繼續宣傳貫徹新的稅收征管法,提高征納雙方的認識。
3.加快稅收征管現代化,深化稅收征管改革,提高稅收征管質量和效率。在推進稅收征管現代化的過程中,必須強調征管軟件的統壹和信息的共享。目前國地稅機關征管軟件不統壹,信息數據無法共享。這是征管現代化的壹大障礙,必須盡快解決。同時,要積極加快“金稅工程”三期建設,推進稅務信息化發展。
4、加強幹部隊伍建設,打造壹支高素質、知識化的執法隊伍。首先,要加強稅務幹部的政治思想教育,培養稅務幹部熱愛稅收工作,有高度的責任感和榮譽感,勇於堅持原則,秉公執法,敢於同違法違紀行為作鬥爭的優秀品質;其次,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對稅務幹部進行業務培訓,建立績效考核制度,幫助稅務執法人員盡快掌握會計、財稅專業知識和技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