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解析: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額或者定額,扣除規定的費用後的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扣除費用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固定費率下調20%。計算公式為:(1)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為800元;(2)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1-20%)收入畸高的,實行加征:1,不超過20000元的部分20%2,超過20000~50000元的部分20003,超過50000元的部分7000。由於其壹般的不固定、不規律,不方便按月計算。因此,規定勞務報酬所得屬於同壹項目的連續所得的,壹個月內取得的所得視同壹次,以此確定應納稅所得額。考慮到屬地管轄重疊、時間劃界的特殊情況,統壹規定縣(含縣級市、區)為壹地,所轄壹個月以內的勞務為壹次;當月跨縣區要分開計算。上述勞務報酬所得中的“同項”,是指勞務報酬所得中所列的29項特定勞務中的壹項。個人有不同勞務報酬所得的,按照不同項目所得的定額或定額率扣除費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
第壹條為了加強稅收征收管理,規範稅收征繳行為,維護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本法適用於稅務機關依法征收的各種稅收的征收管理。
第三條稅收的開征、停征和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的開征、停征、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以及其他與稅收法律、行政法規不壹致的決定。
第四條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有代扣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納稅、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上一篇:莒南縣車輛購置稅在哪裏交?下一篇:鹿城區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