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養豬場引種需要註意的細節:
後備豬的質量直接影響著豬群的生產水平,引入優良品種的後備豬能改善豬群結構,提高生產水平,但也可能帶入疫病,所以要制定周密的引種計劃並嚴格執行。構選擇適合本場的品種(或品系)。
1 品種 (或品系)選擇
1.1 種源情況
瘦肉型種豬包括純種豬、二元雜種母豬及配套系豬,純種豬主要包括大白豬、長白豬、杜洛克、漢普夏、皮特蘭等,每個品種都有自己的特點;根據來源,壹個品種又分為多個品系,如大白豬分為英系大白豬、美系大白豬、加系大白豬等;從國外引進的配套系主要包括PIC配套系、托佩克配套系、迪卡配套系、斯格配套系、達蘭配套系等。
1.2 品種 (或品系)確定
我國種豬企業分為原種豬場和種豬場,原種豬場有核心群,銷售的種豬純度較高;種豬場沒有核心群,所售的種豬純度相對較低。
1.2.1 種豬場引種
要從原種豬場引進經過性能測定的純種豬如大白豬、長白豬、杜洛克等,註意公母比例,血統數要較多,以便延續較長的生產時間。
1.2.2 商品豬場引種
母豬的引進有兩種方法:壹是直接引進大長或長大二元母豬,此法較簡單,但引種次數較多;二是按壹定比例引進純種大白、長白公母豬,在場內雜交生產二元母豬,此法引種次數少、成本低,但生產周期長,需要做長期規劃。規模較大的新建豬場,兩種方法結合使用更好。
商品豬場的公豬要從原種豬場引進,壹般用杜洛克,也有的用皮杜二元雜種公豬代替杜洛克的,皮杜公豬的後代肌肉更發達,外形更好看,但應激綜合征稍多。
商品豬場如果利用配套系豬,要直接引進配套系的終端父本和母本,因為配套系的雜交模式是固定的,如果不利用其固定的雜交模式,生產水平會下降。
2 引種時間
2.1 行情
我國養豬業行情波動明顯,在低迷期引種,壹年後其後代開始出欄,此時壹般行情轉好。
2.2 疫情
引種前,要調查當地和供種場周邊地區的疫情,避開疫病流行期。
2.3 季節
引種盡量避開炎熱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因為運輸給豬帶來較大應激,遇到惡劣氣候會更不利。
3 供種場選擇
通過豬業網站、專業雜誌及行業專家篩選供種場,確定供種場的名單和地址,重點考察以下內容。
3.1 供種資格
具有《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營業執照》、《動物防疫許可證》等法定銷售種源資格證。
3.2 投資主體
即調查是中資、外資獨資還是中外合資企業,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豬場,以及註冊資金的投入情況等。壹般外資獨資或中外合資企業的種豬血統較純正,選育技術、管理水平及生物安全體系更好壹些。
3.3 核心群狀況
3.3.1 來源
原始核心群從國外直接引進,且代次不高,其種豬的純度較高,遺傳性能較好,品系豬的純度也較高;如果是壹個單品種群體來自多個品系,其後代的純度較低。
3.3.2 規模
原始核心群的頭數、血統數越多越好,引種群體100頭左右,血統數應8個以上。現在的核心群規模決定了供種能力,如單品種基礎母豬600頭,每月供種200~300頭(母豬)。
3.3.3 文件
大量引種時要查閱原始核心群的引進材料,如果該核心群是從國外引種的,最好查閱農業部畜牧業司同意進口種豬的批復文件,了解購種的數量、品種(系)、價格和時間等,證明其種豬來源的真實性。
3.4 技術力量
包括企業領導的經營理念和對種豬的認識水平;專業技術人員的數量、學歷、技術職稱及從業時間,有無專職的育種技術員;選育和性能測定設備情況;種豬選育過程的記錄,如配種、產仔、性能測定等原始記錄等。
3.5 防疫條件
3.5.1 周圍環境
遠離交通要道和村莊,周圍是大片樹林、農田,周邊3~5 km範圍內沒有其他豬場、肉品加工廠,說明環境較好。
3.5.2 場內布局
生活區在上風向,與生產區分開;種豬區、保育區、育成區分開,距離較大或呈“三點式”分布,說明場區布局較好。
3.5.3 消毒措施
包括進出場人員、車輛的消毒設施,如消毒池、消毒室情況,消毒制度是否齊全,普通員工是否有較強的防疫意識等。
3.6 種豬健康評估
包括以下幾點:⑴在展示廳觀察豬群時,註意豬的精神、皮膚、糞便,特別註意有無咳嗽、流淚等臨床癥狀;⑵查看免疫程序,並與執行的原始記錄比對;⑶確定引種意向後,對豬瘟、口蹄疫、偽狂犬病、藍耳病等重大疫病進行隨機采血,由雙方公認的監測部門出具檢測結果。
3.7 售後服務
包括飼養操作規程、管理規章、到場後技術指導及人員培訓等,運輸途中出現損傷、死亡等情況的解決辦法,公豬無性欲、母豬不發情等問題的解決辦法。
3.8 價格
壹般情況下,原種豬場的種豬價格較高,種豬場的較低;在壹個原種豬場裏,經過測定的後備豬價格較高,未測定的價格較低;壹個原種豬場可能飼養多個品種,每個品種不壹定都有核心群,來自核心群的後備豬價格較高,來自非核心群的價格較低。
4 隔離區的準備
要求如下:⑴隔離區要距離生產區300 m以上,有防鳥防鼠設施,洗澡、消毒設施齊全;⑵公、母豬分舍飼養,且距離較遠;每個豬欄裝有飲水加藥系統;⑶進豬前30天(至少7天)對隔離舍及用具嚴格消毒並封閉,進豬前1天再消毒壹次;⑷卸豬臺要方便車靠近,註意高度、寬度、斜度。
如果無法完全隔離,可選擇離原豬群較遠的豬欄,並用高壓水槍沖洗、3%氫氧化鈉噴灑消毒、空置20天以上。
5 種豬選擇
5.1 外貌選擇
種豬毛色、耳型、頭型、體型等符合本品種特征,無臍疝、瞎乳頭等遺傳疾患;發育正常,體型勻稱,結構良好,四肢健壯,運動協調。
公豬具備明顯的雄性特征,頭頸適中,前胸深廣,腹部緊湊,體質結實;睪丸較大,輪廓明顯,左右對稱;包皮較小,無積尿;精神活潑,眼睛兇亮,遇公豬咬架,遇母豬追逐爬跨,口中大量白沫,陰莖時常伸出,這表明性欲旺盛。
母豬頭小,頸細,肩輕,背腰平直,腹線平直或稍有弧線;精神活潑,眼神溫和;乳頭大小適中,排列整齊,分布均勻,有效乳頭6對以上,無過小、畸形現象;外生殖器較大下垂,較小、上翹的不良。
在選豬時,豬要站立或走動,才便於全面觀察;要求飼養員趕著豬慢跑,是判斷豬結構和四肢是否正常的好方法。
5.2 體重要求
引進的後備豬以50~60 kg為宜。體重太小,由於還沒有充分發育,可能選擇不準;體重太大,運輸過程的損傷較多,進場後的隔離時間也不夠。
新建豬場要註意引種的批次和數量,每批豬的體重要有壹定的梯度,以便於均衡生產。
5.3 查閱資料
⑴純種豬的個體號、品種、品系、出生日期、初生重、斷奶重、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數據齊全,已測定的豬要有測定數據。
⑵供種場執行的免疫程序、已接種疫苗的免疫記錄、建議繼續免疫的方案;引種數量較大時建議的配種方案。
5.4 檢疫與證明
⑴由供種場向其當地縣級以上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申報檢疫,並出具《出縣境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動物及動物產品運輸工具消毒證明》、《牲畜非疫區證明》。通過檢疫可以防止許多烈性傳染病引入[2]。
⑵供種場出具有效稅務發票或正式收據,引種的品種、數量要與檢疫證明壹致。
⑶供種場提供《種畜禽合格證》,以及《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動物防疫合格證》、《工商執照》及《組織機構代碼證》的復印件。
6 運輸
6.1 時間安排
路途較近,應在中午前到達供種場,下午選豬、檢疫、起運,在傍晚到達引種場;遠距離引種,最好也在傍晚到達引種場,傍晚到達,豬飲水後就在黑暗的環境裏休息,比較安靜。
6.2 車輛要求
⑴專業運輸車配有通風降溫、飲水裝置,並有裝卸升降控制臺,運輸效果最好。
⑵非專業運輸時,盡量用自家的車,不用運輸商品豬的車輛。車要寬敞,有足夠高度,能隔成小的隔欄,隔欄用腳手架的鐵管和扣件固定而成;車廂鋪上稻草、木屑等墊料。備有大的罩網和篷布,能將車廂全罩起來。
⑶隨車備有工具和藥品,如手電、水桶、繩子、鐵絲、鉗子、抗生素、鎮痛退熱藥以及鎮靜劑等。
6.3 車輛消毒
裝豬前1天用0.2%百毒殺或0.1%強力消毒靈進行徹底消毒,空置1天;裝豬前用供種場的消毒設備再消毒1次,並開具消毒證明。
6.4 裝車
⑴運輸的豬提前2小時停止餵料。
⑵每個隔欄裝豬4~6頭,以豬能自由臥下為宜。公豬單獨隔開,並噴灑帶有較濃氣味的消毒藥(如復合酚)。
⑶先用罩網和繩索將整個車廂罩住,再用篷布罩住並固定,防止烈日直射和暴風雨。車廂前側的篷布要固定嚴,以免運輸時風太大;冬天,車廂兩側蓬布固定,後側篷布稍拉起;其他季節,車廂兩側、後側蓬布拉起。
⑷長途運輸的種豬要提前1~2天註射長效抗生素,減少疾病感染;特別興奮的豬,裝車時註射適量氯丙嗪等鎮靜劑。
⑸裝豬要輕哄慢趕,不打豬,要快而穩;裝完車馬上起程,以免豬咬架。
值得註意的是:挑選後的豬不來自同壹個群,咬架很兇,所以,挑選後的豬要盡快地檢疫、裝車,裝車後馬上起運。
⑹要求供種場提供引進種豬的飼料配方及5~7天的過渡期飼料。
6.5 途中註意事項
⑴長途運輸時,要有專業技術人員押車。盡量選擇高速路,並有2名駕駛員輪流駕駛。
⑵行駛過程中盡量避免急剎車、急轉彎。
⑶長途運輸時每隔4小時休息壹次,把豬趕起來活動,以免長時間擠壓受傷;給豬飲水,能餵壹些瓜菜就更好。
⑷停車時要遠離其他車輛,特別遠離運載豬或其他動物的車輛。
7 卸豬
⑴在運豬車到達之前1小時,參與卸車的人員洗澡、更衣、消毒,對卸豬臺、趕豬通道及周圍全面消毒。
⑵運豬車到達後,在門外先對車身、豬只噴霧消毒,再進隔離區、靠近卸車臺,卸車要快而穩。
⑶卸車後豬就地休息30分鐘,再趕進豬舍。
⑷豬入舍後對卸豬臺、通道再消毒壹次,參與卸豬的人員要洗澡、更衣、消毒後方可離開,特別註意工作服、工作鞋留在隔離區,不能帶出。
8 隔離
8.1 隔離的目的
每個豬群,無論健康狀況如何,都不可避免的攜帶病原微生物(病毒或細菌),在應激情況下,這些病原微生物即可致病;新引進的豬群也是疾病傳染的潛在源頭,所以,新引進的豬群要隔離1~2周,最大限度地減少疫病隱患。
8.2 飼養管理
⑴隔離區人員要專門培訓,在隔離區內封閉式工作和生活。
⑵提前準備飼料,並檢查飲水器;準備壹些藥物如痢菌凈、支原凈、阿莫西林、土黴素、愛樂新、氟苯尼考等,以備急用。
⑶由獸醫對每頭豬快速檢查,有損傷、脫肛等情況的豬應單欄飼養,及時處理。
⑷公、母豬分舍飼養。公豬單欄飼養;母豬按品種、體重分群,每群5~6頭,每頭豬的占地面積要達到2 m2。分欄後,對豬只噴壹些有氣味的藥物(如來蘇兒、空氣清潔劑),減少咬架。
⑸分群後立即給豬飲水,仔細觀察,沒有喝上水的豬要輔助。3天內的飲水要添加壹些藥物,如每噸水中添加強力黴素200 g、阿莫西林粉150 g、黃芪多糖200 g、電解多維1 000 g、葡萄糖5 000 g,可減輕應激,盡快恢復健康。
⑹逐頭登記耳號、性別,與供種場提供的資料進行核對。
⑺飲水後關閉豬舍所有照明設備,放下窗簾,使豬舍處於黑暗狀態6~12小時以上,以便豬只休息。
⑻休息6~12小時後少量餵料,第1天每頭豬約500 g,從第2天開始逐漸增加餵量,第5天後恢復到正常餵量。最好用供種場提供的飼料進行過渡。
⑼第3~5天,對危害較大的疫病進行血清檢測,以免帶入新的疫病。
⑽由於對新引進的種豬隨時檢查,進出隔離舍的人員較多,要求壹周內每天帶豬消毒壹次,壹周後每2天消毒壹次。飼養員進舍前,要更衣換鞋,隔離舍內的器械要專舍專用。
⑾每天對四分之壹的豬測試體溫,對精神較差、食欲較差的豬逐頭測試體溫,並作詳細記錄;如果出現疾病癥狀,立刻報告獸醫和供種場的銷售人員。
9 馴化
9.1 馴化的目的
馴化的目的就是讓新引進或選入的後備豬在同壹控制環境中,與已存在的病原微生物接觸,使豬只對這些病原微生物產生免疫力[3]。經過1~2周的隔離觀察和血清檢測,確定引進的豬群是健康的,但它不壹定能夠耐受本場豬群的病原微生物,還要經歷4~6周的適應期,確定安全後才能與本場豬群合並。
9.2 馴化措施
9.2.1 疫苗接種
據供種場的建議、血清檢測結果及本場的疫情對引進種豬進行免疫。壹般在引進的第5~7天對口蹄疫、偽狂犬病、豬瘟等進行免疫,每種疫苗間隔3天;細小病毒病在配種前6周、3周各免疫1次;大腸桿菌病在產前5周、2周各免疫1次。免疫項目主要根據本場情況而定。
9.2.2 藥物保健
引進的第2~3周內,飼料中添加1/2~3/4治療劑量的抗生素,如土黴素、金黴素、支原凈等。
9.2.3 藥物驅蟲
引進的第4周,用長效的伊維菌素等廣譜驅蟲劑進行全群驅蟲。
9.2.4 接觸病源
引進的第4~5周,從原場豬群挑選少量即將淘汰的健康母豬(引進種豬和原場豬的比例為10∶1),前3天與引進種豬隔著欄桿鼻對鼻接觸,沒有異常變化,再將原場的豬趕入引進豬群,繼續觀察。也可以取生長豬、母豬的少量糞便撒到引進豬群中,進行觀察。到第6~8周確定安全後即可與原豬群合並。新購進的豬是疾病傳染的最重要潛在源頭[4],在必要情況下應再進行壹次檢疫。
如果引進的後備母豬體重較大,在隔離適應階段就達到了適配期,在保證生物安全的情況下可以在隔離舍配種受胎,最好用同批引進公豬的精液。體重較大、性欲明顯的公豬,可在隔離舍采精,但精液不能傳出隔離舍,可用在同批母豬身上,或者幹脆棄掉。
引種是壹個系統工程,需要周密的計劃、謹慎的態度和細致的操作,向有經驗的專家咨詢是必要的,與供種方簽訂引種合同能夠減少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