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總則確立了民法典的基本制度和框架,有效協調了民法與商法的關系,消除了原民法總則與相關單行法的沖突和矛盾,規範了社會生活的基本規則,標誌著我國編纂民法典的第壹步順利完成。
《民法通則》的制定不僅實質性地啟動了民法典制定的步伐,成為民法典的核心組成部分,而且有力地促進了法律體系的完善。
頒布後,民法典各分編的編纂應當與民法總則相協調,以其確立的立法宗旨、原則和理念為基本指導,形成價值壹致、規則統壹、體系完備的民法典。民法總則的順利通過,也推動了我國民法典的編纂進入快車道。
擴展數據:
民法總則是在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建議和專家學者反復討論論證的基礎上形成的。它的制定體現了科學立法和民主立法的精神,為民法典的編纂開了壹個好頭。
最難的其實是在壹開始就有了這個民法通則,中國民法典的編纂才會順理成章,真正進入快車道。我們要深刻認識民法通則的時代意義,進壹步做好民法典編纂工作。
民法典編纂工作的順利進行,是各方面力量齊心協力、各方面因素共同努力的結果。從外部環境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為民法典的編纂奠定了經濟制度基礎。
民法典被稱為市場經濟的基本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呼喚民法總則的制定。
參考資料:
人民網——民法通則的時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