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講堂 - 後世對荀子人物生平的評論,主要與古籍有關。

後世對荀子人物生平的評論,主要與古籍有關。

壹個人物的壹生,後人的評論

荀子(約公元前365438年+公元前03年-公元前238年),名卿,華夏(漢族),戰國末期趙人。。著名的思想家、作家和政治家,他被稱為“荀卿”。西漢時又叫,是因為避諱了漢高祖的避諱,又因為“荀”和“孫”兩個字同音古音。他曾三次在齊國擔任夏姬龔雪的飲酒禮,後被楚蘭陵(位於山東蘭陵縣)所命。荀子發展了儒家思想。在人性問題上,他主張性惡論,主張人性本惡,否定天賦道德觀,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他的學說常被後人拿來與孟子的性善論相提並論,荀子在整理儒家經典方面也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

主要成就

自然主義的天道觀明確了天人相分:天道自然的思想,天人相分的思想,控制命運並加以利用的思想,化自然為虛假的惡論,人性惡論——自然資格為性的惡論,化自然為虛假的道德教育論。

書:荀子,第壹勸學,第二修身,第三謹小慎微,第四榮辱,第五歸罪,第六歸罪十二子,第七歸罪於仲尼,第八歸效於儒家,第九為王,第十為富國,第十壹為王霸,第十二為君,第十三為臣, 十四為士,十五為議兵,十六為強國,十七為議天,七為義論。

  • 上一篇:公開詢價比價未中標人的招標文件需要澄清嗎?
  • 下一篇:國有資產流失案件立案標準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