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由於醫院資金和審批的限制,無法引進新的CT設備,大量二手CT機進入我國各級醫院。這些機器的維修和保養缺乏信息和配件來源,基本上依靠修理配件和拆卸舊設備配件。作為診斷的主體,CT設備還是二手的,而作為配件的二類醫療機器——燈泡和各種維修配件的來源和質量卻直接被忽略了。
這就導致了當時很多醫院的CT設備故障率高,診斷準確率低。為了改變這種狀況,衛生部和國家計委聯合發布了1996《關於加強廢舊大型醫療設備管理的通知》,明確禁止進口和使用任何形式的二手醫療設備。
雖然用於維修的管子屬於二類醫療器械,但並沒有引起監管部門的重視。因此被維修公司廣泛使用。這些需求催生了壹些專門維修拆解舊管的公司,他們的奉獻者也為國產管的研發起到了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