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責任的法律特征如下:
1.侵權責任是民事主體違反法律規定的義務所應承擔的法律後果。民事義務有法定義務和合同義務,法定義務由法律的強制性規範和禁止性規範設定。該義務對每壹個自然人和法人都具有普遍適用性,違反該義務構成侵權責任。合同義務是特定當事人之間設定的義務,違反合同義務構成違約責任;
2.侵權責任基於侵權行為。侵權責任的基礎是侵權,沒有侵權就沒有侵權責任的問題。侵權責任是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時應承擔的法律後果;
3.侵權責任的形式多種多樣。在許多情況下,行為人或負有侵權責任的人除了賠償損失、返還財產外,還可能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非財產責任。
民事責任是民事主體違反民事義務應承擔的法律後果。
民事責任的特點如下:
1,民事責任基於違反民事義務;
2.民事責任主要是壹種財產責任;
3.民事責任的目的是恢復和補償被侵害的民事權利;
4.民事責任是壹方對另壹方的責任,是壹種獨立的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壹百六十五條* *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壹百六十九條教唆或者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的,與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教唆、幫助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的,應當承擔相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