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援助 - 小學生素質教育的內容有哪些?

小學生素質教育的內容有哪些?

2065438+2006年9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在北京發布。圍繞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從文化基礎、自主發展和社會參與三個維度闡述了新時代中國學生應具備的核心素養,具體體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和實踐創新六大品質,並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

早在1999,我國新壹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就開始了。2001年5月,國務院發布《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要求加快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紮實推進素質教育。

同年6月,教育部發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提出要從知識傳授向學生主動學習轉變。在這種價值取向下,基礎教育的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模式、課程評價和課程管理模式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擴展數據:

近年來,教育部陸續出臺文件,統壹組織編寫語文、歷史、道德、法治等教材,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規範和發展,建立了學校、家庭、社會三位壹體的德育體系。

倡導“深度學習”教學,激發學生高階思維...這壹系列舉措旨在引導中小學教育從單純重視知識學習走向價值觀教育,從傳統的學科教學走向綜合教育和活動教育,從孤立的德育走向全方位教育和全過程教育。說到底就是培養人格完整,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

地方政府和學校改革探索的熱情也在和generate競爭,很多課程改革和教育模式都形成了成熟的經驗。比如中關村第三小學倡導的項目化學習,清華大學小學部的“1+X”課程,重慶謝家灣小學的“小梅花課程”,越來越多的學校推廣的STEAM課程,都是中小學課程改革過程中有價值的探索。

2017,“發展素質教育”被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素質教育作為黨和國家的壹項大政方針,不僅要落實,而且要堅持和發展。”

教育部官方網站-探索素質教育的本質

  • 上一篇:公示催告程序
  • 下一篇:新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刑事司法專業怎麽樣?申請門檻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