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責任部門,通過對責任的理解通常可以分為兩層意思。壹是指社會道德中個人應該做的事情,如職務、責任、崗位職責等。二是指如果沒有做好本職工作,應該承擔的不良後果或強制義務。
3.執行部門是指承擔和處理某件事情的部門。執行是壹個法律術語,原意是指實施;實際表現等。法律上,是指依法進行的將法院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確定的內容付諸實施,並在執行過程中變更執行的活動。
擴展數據:
如何提高執行部門的執行力
首先,要提高主管領導的執行力。對於企業制定的政策、制度、規定,領導首先要帶頭執行,帶頭落實,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做到聲音大、力度大、有說服力。因此,提高主管領導的執行力是落實各項工作的關鍵。提高領導的執行力,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從工作和企業的利益出發。
其次,要提高部門的執行力。提高部門執行力,要著力轉變部門職能,轉變部門作風,加強部門效能建設。轉變部門職能,就是按照已經明確的各自職能開展工作,各司其職,各負其責。轉變科室作風,必須做到“兩個增強”、“三個倡導”、“壹個發揮”。
“兩個增強”就是增強創新意識和競爭意識。“三提倡”就是提倡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求真務實,提倡“釘子”精神。
做事要幹練果斷,不拖不拉,說了就做,不吹牛,不浮躁不浮躁,深入研究問題,有效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就是充分發揮主導作用。要展示部門的良好形象,樹立部門的威信,發揮引導、監督、服務的職能,敢於負責,善於決策。
加強部門效能建設,要著力提高部門人員的綜合素質、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更新觀念,創新思維,奮發有為,充滿激情,努力建設學習型部門。
百度百科-責任
百度百科-執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