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如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隨著手機的日益普及,學生使用手機給學校管理和學生發展帶來了諸多不利影響。為保護學生視力,讓學生在校專心學習,防止沈迷網絡和遊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現就進壹步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壹、限進校園。學校應告知學生和家長,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學生確需攜帶手機進入校園的,必須經家長同意,以書面形式提出申請。入校後要把手機交給學校統壹保管,禁止帶入教室。
二是細化管理措施。學校應當將手機管理納入學校日常管理,制定具體措施,明確統壹存放的場所、方式和責任人,提供必要的存放設備。應采取在校園設置公用電話、設立班主任溝通熱線、探索使用具有通話功能的電子學生證,或為其他家長提供便捷的聯系學生的方式等措施,解決學生與家長之間的通話需求。加強課堂教學和作業管理,不得使用手機布置作業或要求學生使用手機完成作業。
第三,加強教育引導。學校要通過國旗下講話、班會、心理疏導、校規校紀等方式加強教育引導。,使學生科學合理地對待和使用手機,提高信息素養和自我管理能力,避免簡單粗暴的管理行為。
第四,做好家校溝通。學校應當向學生家長告知手機管理的要求,並說明過度使用手機的危害和加強管理的必要性。家長要盡到教育責任,加強對孩子使用手機的監督管理,形成家校合力。
第五,加強監督檢查。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指導學校細化手機管理規定,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及時解決學校手機管理存在的問題。教育督導部門要將學校手機管理納入日常監管範圍,確保相關要求得到全面落實,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如何引導孩子正確合理的使用手機?事實上,很多成年人都受到過手機的影響。綁架中小學生就更不用說了。控制中小學生在學校使用手機已經成為世界性的知識。意大利、法國、德國、美國、英國、日本等。明確禁止學生將手機帶入校園或教室,有的規定學生只能在老師和家長的指導下使用手機。芬蘭禁止向三年級以下學生出售手機。
可以通過管理、診斷、教育三個步驟有效引導學生使用手機。
首先是管理。
我們將通過家長、學生和老師制定統壹的手機管理制度,幫助學生遵守學校和家庭的規定,並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同時開展豐富的活動培養學生的高雅品位,給孩子提供更多合適的渠道來宣泄壓力,讓孩子慢慢放下手機去做更有價值、更有意義的事情。
二是診斷。
分析?手機對這個孩子意味著什麽?學生無法放下手機背後的成長訴求是什麽?等問題,增加教育引導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第三是教育。
要講道理,讓學生真正認識到過度使用手機的危害和加強管理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