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援助 - 走法律程序的步驟

走法律程序的步驟

法律分析:1。壹方當事人提起訴訟,應當先提交起訴書,並按照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交相應的副本。當事人是公民的,應當寫明雙方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住址。當事人是單位的,應當寫明單位的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起訴書正文應當寫明請求、起訴的事實和理由,尾部應當簽名或者加蓋公章。

二、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原告應向法院提交以下材料:

1,原告資格材料。比如居民身份證、戶口本、護照、港澳同胞回鄉證、結婚證等的原件和復印件。產業單位為原告的,應當提交營業執照、工商登記證等材料的復印件。

2.證明原告主張的證據。如合同、協議、債權文書(借條、借條等。)、收發憑證、信函等。

三、當事人向法庭提交書證時,應填寫證據清單壹式兩份,詳細列明所提交證據的名稱、頁數。證據經法庭承辦人核對無誤後,由承辦人在證據清單上簽名蓋章,壹份交當事人,壹份存檔。

四、立案庭在當事人履行必要程序並提交相關證據材料後,七日內,對符合立案條件的,立案程序不符合立案條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五、當事人應當在收到受理通知書之日起七日內預交案件受理費和其他訴訟費用。如有困難,可在預交期內向我院提出減、緩、免的書面申請。如果他們逾期不繳納或書面申請緩繳、緩繳、免繳未獲批準,仍不提前繳納,我院將裁定自動撤訴。

六、立案手續辦理完畢後,案件由法院安排開庭,當事人應服從法院的工作安排,結案後在財務室結清訴訟費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第壹百四十三條符合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壹)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 上一篇:中巴經濟走廊有多重要?
  • 下一篇:儋州交了15社保能拿多少?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