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廣東佛山兩歲半的小女孩小悅悅被壹輛車碾過,十幾個人路過無人理睬。近日,全國多地發生扶老人摔倒街頭被誣陷事件,讓公眾對道德滑坡產生擔憂。“好人難做”“先拍照再做好”等社會心態持續蔓延。全國人大代表、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周宏宇建議,制定《公民見義勇為行為保護條例》,對見義勇為行為實行公民豁免權,防止英雄流血流淚。
自發的見義勇為行為有助於樹立社會誠信,打擊各種不良作風,凈化社會風尚。現實情況是,由於法律法規的缺失,救助人的權益受到傷害,救助行為中的損失無法得到補償。即使救助行為被誣告為制造事端,也無法有效保護自己,使得救助行為成為壹種有風險的道德行為。在施救的行為中,妳自己可能會受傷,或者被救者可能會因為某些原因受傷。這就需要我們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消除見義勇為、自發施救者的後顧之憂。
在美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都有保護公民救助的法律。早在1959,加州就出臺了《好撒瑪利亞人法案》。到1983,美國所有的州加上哥倫比亞特區、波多黎各和維爾京群島都頒布了自己的《好撒瑪利亞人法》或《保護免費救助者法》。主要目的是通過在特定情況下免除見義勇為人員的責任,鼓勵社會的見義勇為行為。再比如,加拿大安大略省也在2001頒布了《見義勇為法》,明確規定“有意願且不索取報酬和獎勵的個人,對救助過程中造成的意外傷害不承擔責任”,魁北克省的《義務法》規定,省財政支出應對每壹位見義勇為者因實施救助造成的傷害或其他損失進行補償。國內壹些地方也在積極探索相關的《見義勇為條例》。浙江、重慶、福建、安徽、寧夏等地都出臺了相關通知或說明,深圳是第壹步。2013年6月,全國人大表決通過《深圳經濟特區救助人權益保護條例》,以法律法規的形式保障公民的救助行為,有效解決見義勇為者的後顧之憂。但這些法律法規的適用範圍僅限於當地,急需壹部國家層面的普遍適用的公民見義勇為行為獎勵和權益保護法律。
周宏宇代表建議國務院有關部委盡快制定出臺壹部具有中國特色的《公民救助行為保護條例》,確立助人為樂的免責原則,對歪曲事實真相、誣陷救助人的被救助人規定相應的懲戒措施,規定司法行政部門對經濟困難的被救助人安排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