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援助 - 反校園欺淩手抄報簡筆畫

反校園欺淩手抄報簡筆畫

在世界各國,校園欺淩事件每天都在發生,校園學生欺淩暴力案件時有報道,其中不乏壹些性質相當嚴重的惡性案件。案件中心靈被扭曲的孩子們的殘忍令人震驚。在中國,校園暴力直到非常嚴重,甚至已經觸犯刑法,才會被社會所關註。比如邯鄲二十六中女學生吳華,被同校七八個女生多次毆打折磨,送進醫院。廣東開平壹名初二女生因得罪七姐妹被帶到酒店,七姐妹在校園裏結拜為兄弟。七姐妹找了四個未成年男生XX對這個女生進行毆打,並把虐待過程拍成視頻上傳到網上取樂。

任何形式的欺淩都是不可接受的,因為欺淩不僅傷害了“受傷者”,也傷害了“欺淩者”和“旁觀者”。“惡霸”長期欺負別人,他們會以自我為中心,對同學缺乏同情,“旁觀者”會因為幫不了受害者而感到內疚和不安。但是同學和家長的配合也很重要。

欺淩行為

1,稱受害人為侮辱性綽號;責備受害者是沒有用的。罵人喝酒罵臟話。

2.對受害者、身體或物品的反復身體攻擊。拳打腳踢,掌摑,磕碰絆倒,揪頭發。

3、幹涉被害人的個人財產、課本、衣服等。、損害或通過它們嘲笑受害者。

4.欺負者明顯比受害者強,欺負發生在受害者沒有保護好自己的時候。

5.散布關於受害者的負面謠言和流言蜚語。

6.恐嚇或強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做的事,並威脅受害者服從命令。

7、讓受害者陷入困境,或使受害者招致懲罰。

8.誹謗、嘲笑或貶低受害人的外貌、性取向、宗教、種族、收入水平、國籍、家庭或他人。

9.黨派偏見:孤立、抵制或排擠受害者。

10,敲詐勒索:勒索錢財或貨物。

11,畫侮辱性圖片。

校園暴力的危害性

1.危及學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主要表現為易怒、焦慮、抑郁、學習效率低下、成績下降、厭學甚至放棄學習;沈默寡言,孤僻古怪;因不堪壓力而自傷、自殘或自殺。被暴力欺負容易導致挫敗感和安全感的喪失,往往表現為:人際關系緊張,缺乏自尊和自信;經常處於被欺負的恐慌中,並伴有緊張、煩惱、焦慮等情緒反應。

2.造成不良社會影響。校園暴力具有壹定的針對性,不僅破壞教學秩序,幹擾他人學習生活,危及師生安全,還會使學生和家長對學校產生不信任,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3.也會對施暴者本人造成極大的傷害。使他們道德缺失,誠信度下降,或因違法亂紀受到治安或法律處罰,對自己和家人的心理造成極大的陰影和壓力,使正常的學習生活秩序得不到保障,身心健康畸形發展。

  • 上一篇:法學研究生去哪個國家留學比較好?
  • 下一篇:未上市公司需要繳納股息稅嗎?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